浅谈竹编技艺的发展

2016-01-28 07:43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3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竹编技艺历史

黄 丽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330000)



浅谈竹编技艺的发展

黄 丽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330000)

摘要:竹编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最早的竹编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主要是生活器具。之后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竹编被加工成形式多样、结构美观、图案丰富、色彩优美的生活器具及农具,甚至是战争冷兵器。历经三千年的发展,竹编艺术的发展有高潮、低落,通过了解竹编发展历史,掌握竹编技艺的发展规律,更好的发展未来,帮助当今竹编艺术走出困境。

关键词:竹编;技艺;发展;历史

竹编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竹编的筐、篮等用来存放食物。良渚文化时期,发现先人们用大幅的竹编席子铺在干栏式建筑的屋顶上,用来遮风避雨。这一时期的编制技艺简单,经过刮磨加工,编制成表面光滑的篓、蓝等简单生活用具。在技法上,有单纬、二经三纬以上编制的人字纹、菱形格、十字纹、梅花眼、辫子纹,且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之中。

商汤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利用竹子劈篾,编织成简易的用具。竹排、竹篮、竹筷、提篮、鞋篮、竹席、竹椅、竹箩、竹笠等竹制交通工具、家庭日常用具和小农具应用十分广泛。战国时期,竹编工艺的雏形便开始形成,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竹编纹样。但初期竹编工艺不是很精美。到后来才发展得更为精美、细腻,如篾编织的团扇,像秋蝉的羽翼一样精细而透明。据有关文献记载,东晋著名诗人许询见到一把用竹篾编织成的精细团扇,爱不释手,欣然题诗一首:“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因助望舒景。”诗中的“良工”“妙思”即指竹编工艺的精湛技艺和巧妙的编织构思。

到了宋元时期,竹编技艺水平又有了提高,竹编技艺主要用在节日庆祝方面。当时的龙灯、花灯在元宵时的十分盛行,在江南一带的达官贵人,为了夸耀门弟,特雇请制灯艺人用竹篾编织精细的花灯。在元宵佳节时挂在大门两侧。此后,每逢新春元宵佳节时,当地人们为了庆祝秋后丰收年景,对生活美好祝愿,舞龙也开始盛行,龙头和龙身的骨架便是用竹篾编造。

明清两代,竹编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竹编产品精致细巧、经济实用,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竹编用具逐渐成为家家户户的必不可少生活用品。有走亲戚担的托篮、进庙烧香拎的香篮、做针线活时盛针线的鞋篮、盛粮果用的果篮、赴京考挑的考篮等。从事竹编艺人也逐渐增多,接受定制、批量生产。由于需求量增加,一些民间竹编艺人以互助的形式完成竹编产品。这就是竹编产品最原始的批量生产方式,竹编作坊由此慢慢出现。随着竹编产品需求量的增多,品种也逐渐丰富,提篮、套篮、鞋篮、珠花篮、花盒、梳头盘等相继出现。花色也不断增多,每个种类一般可分大、中、小三套,有方、圆、八角、六角、腰形、长方、扁方等形式,而以套篮、考篮、香篮、食篮最为精巧细致,编织的蔑丝每寸内竟可排列一百二十多根之多,还能编出各种花样。这些精细的篮子大多是层层相套,形如宝塔,故又称“塔篮”。篮子的色彩大都采用黑色、本色,并饰以金钱,在篮柄、夹口上配以典雅的山水、花鸟雕刻图案,篮子的盖面用薄杉板加工,上面涂上匀净的黑漆和棕色漆,用金漆单线描绘山水、人物和花鸟,这种画面往往带有吉祥的寓意。一些考究的竹篮,还用黄铜嵌角镶边,显得古朴庄重,典雅俏丽,具有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这一时期的编织品成为现在有考究的工艺品。

民国时期,竹编在编织技巧、方法、花色品种有了很大的发展,且以进入国外市场,如用竹篾编织了一批烟盒,颇受英国用户的赞赏。抗日战争爆发后,竹编的生产、销售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生产陷于停顿,大部分竹编艺人改行转业,从事小贩、粗作或务农。少数竹编艺人颠沛流离,只能在破庙旧庵中度日,生活难以维持温饱,竹编工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主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也大量涌现,有的还被评上了“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职务。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

现在,竹编艺术品随处可见,有编制精致的艺术品,也有简单的家用器具,建筑材料等。竹材在当代竹材被再一次追捧,这跟竹材独特的优点紧密联系,竹材的环保性、实用性、节能性等综合优势,能在各领域被应用。如家具中的竹床、竹椅、竹地板等。商品中的礼品包装盒、竹筒饭、竹筒酒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受生活节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冲击,传统的竹编艺人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工艺品、现代日用品,产品缺乏灵性和与人的情感交流。竹编技艺是我国劳动人民劳作的结晶,它的纹饰艺术价值在当今艺术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对竹编艺术重新重视,给予保护,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2008年,竹编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非遗继承人并给予经济支持。相信通过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努力和保护,传统的竹编技艺源远流长,竹编产品继续发扬着的强大艺术作用魅力。

参考文献:

[1]常璐.“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以傣族竹编工艺为例” [J].艺术科技,2015(10).

[2]沈珉.中国传统竹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09).

[3]徐华档.中国竹编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01).

黄丽,文学学士,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教育管理、艺术设计、民间艺术。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竹编技艺历史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