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北白沟泥塑的艺术特色

2016-01-28 16:00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0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
关键词:泥塑河北题材

刘 慧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050000)

浅析河北白沟泥塑的艺术特色

刘 慧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050000)

河北白沟泥塑是一种泥玩具,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泥塑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在文献借鉴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白沟泥塑的起源条件和发展历程的探究介绍了它的源流,并对河北白沟泥塑的类型和题材进行了研究。重点是通过对造型、色彩、装饰和情感传达四个方面的探究来论述了河北白沟泥塑的艺术特色。本文有利于河北白沟泥塑更好的保持自身艺术的独特性发展,也为河北白沟泥塑艺术元素的运用提供依据。

河北白沟泥塑;源流;类型题材;艺术特征

一、河北白沟泥塑的源流

(一)河北白沟泥塑的起源条件

河北白沟泥塑来自白沟镇,隶属于河北保定市高碑店市,是副县级建制镇。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三角腹地,贯穿东西南北的公路铁路交错其中。白沟镇得名来源于本地区的重要河流——白沟河(又名“大清河”),“白沟河”因水面多白芙蓉而得名。白沟河早在三国时期被开发成运河,宋辽时期成为两国界河,明清以来白沟河成为上抵京都下至江南沟通南北的交通要冲,几百年间车水马龙、繁华不息,白沟地区因此成为北方著名的驿站。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运条件,自古白沟地区过往商人和旅客络绎不绝,有经商传统。现在白沟成为全国知名的箱包贸易市场。制作白沟泥塑的重要村落南、北刘庄,辘轳把等村依河而居。白沟河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河底的淤泥光洁细腻、韧而不黏是捏制泥人的上等材料。

(二)河北白沟泥塑的发展历程

白沟泥塑俗称“泥娃娃”,发端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多年历史,早年发展繁盛,与杨柳青年画齐名,相传为擅长泥人捏制的山东某人因灾荒流落白沟,而传入当地。至清朝末年,白沟的南、北刘庄、辘轳把等村几乎家家以此为业。白沟河大石桥桥洞下成为繁盛的泥人市场,南北过往的商旅带动了白沟泥塑的流传,泥塑产品远销华北、国外以及东北各地。

清末至建国初期,白沟泥塑繁荣发展,是华北地区民间泥塑的代表性作品,并在北京城内广受欢迎。“文革”时白沟泥塑的发展大受打击,北刘庄胡大学等艺人仍坚持创作,使白沟泥塑的传承没有间断。“文革”后白沟泥塑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达到全盛,不仅样式增加,还与外贸部门合作成为旅游纪念品。90年代白沟河从季节性干涸发展到长年断流,泥塑等传统手工行业迅速凋零,取而代之的是收益高的小商品和箱包行业,绝大部分泥塑艺人也随之转行,泥塑市场几乎绝迹。

进入21世纪,联合国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白沟泥塑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进行泥塑捏制的老艺人大部分已离世,仍在继续泥塑创作的艺人已很少。白沟泥塑它的发展和传承经受着艰巨的挑战。

二、河北白沟泥塑的类型和题材

(一)河北白沟泥塑的类型

按照泥塑的用途可分为三种:泥玩具、陶模和案几陈列品。

泥玩具体型较小,高约5厘米到10厘米不等,最小的泥玩具也称“寸人”。绘制简单,色彩艳丽,轮廓圆润,题材多样,功能不同,用于儿童玩耍。常见的作品有“十二生肖”“公鸡”“小鸟”等。

陶模是手工道具,儿童玩具的一种,是直径约8厘米的凹凸圆盘,可磕印出极似瓦当的泥饽饽。陶模题材最为丰富,有水果蔬菜、动物图案、吉祥纹样,还有成语故事、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

案几陈列品一般高10厘米到30厘米不等,清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见大型案几陈列泥塑,高达40厘米到60厘米不等,多陈设在堂屋迎门条案上,传说有“避邪镇宅”的功能。这类泥塑造型轮廓更细致,绘画更精美。

白沟泥塑按照功能可分为有声响和可活动的。有声响的泥塑,又称“小哨人”,即在泥塑内部安装哨子,泥塑底部和后背留有气孔,当从底部气孔吹气时,会发出声响,这些泥玩具深受孩子喜爱;可活动的泥塑如“阿凡提”“弥勒佛”等,人物身体做得小巧,头部和身体之间用弹簧连接,头部受到触碰会晃动,独具乐趣。还有“小汽车”,即在“车体”底部安装球状的“车轮”,用铁丝连接,做成可以活动的玩具,现在此作品已不多见。

(二)河北白沟泥塑的题材

1.题材的种类

白沟泥塑的题材种类繁多,主要是底层民众喜闻乐见的人物、动物和故事传说等。

其中人物题材有戏剧人物如“梁祝”“三国演义”“穆桂英”,神话人物如“西游记”“八仙过海”“麒麟送子”,民俗生活人物如“吉庆有余”“金童玉女”“功夫小子”;经典的动物题材有“大公鸡”“十二生肖”“小猫”“凤凰”等;故事传说题材有“三娘教子”“宝莲灯”“白蛇传”等;还根据客户订单制作了“日本艺妓”“法西斯烟灰缸”等作品。

2.题材的程式化表现

白沟泥塑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题材种类离不开民俗的程式化表现,这种程式化是民间美术长久发展而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共性表现。这个共性有:

(1)多采用乐观喜庆、寓意美好的故事或人物作为题材。如“八仙过海”“福禄寿喜”等。

(2)刻意回避负面题材,如没有寓意不好的“乌鸦”“豺狼”等题材。

(3)表达对生活祈愿的题材较多,如“麒麟送子”“金童玉女”等娃娃题材表达人们对多子多福的企盼。

(4)传播真善美的教育题材,如“三娘教子”“宝莲灯”等。

(5)讲究对称、偶数、完整、圆满的观念,白沟泥塑常是成双成对的出现,避免“形单影只”。如“金童玉女”“吉庆有余”等都是一对。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都以全身的形象出现,这是“完整圆满”观念的体现。

3.题材的个性化表现

白沟泥塑还有个别偏好性题材,比如戏剧人物题材中的将军类,主要作品有“岳飞”“穆桂英”“关羽”“钟馗”等,如“穆桂英”,有红绿色简单绘制站立版“寸人”,有制作精美骑马版案几陈列品。如“钟馗”,有黑衣仰脸圆眼呆萌版,有红衣戴冠仪表堂堂版,有肥头大脸圆肚糙胡版。对一种人物有如此多的表现形式,可见白沟泥塑艺人对该类题材的喜爱程度。

还有民俗题材中的娃娃类、动物和寿星题材。除了像“吉庆有余”“金童玉女”“大丰收”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寓意的娃娃,还有动物题材中的“猴子”“老虎”“公鸡”“孔雀”,神话人物中多种造型的“寿星”,这些带有偏好性的题材作品,是河北白沟泥塑的个性化表现之一。

三、河北白沟泥塑的艺术特色

(一)河北白沟泥塑的造型特点

1.廓型呈不对称、团块状

河北白沟泥塑的捏制根据不同物象有不同的廓形,轮廓不强求精准细致,注重意象传达,少有具象刻画。外形圆润可爱、饱满,呈团块状,符合儿童的审美。为了增加细节造型的牢固强度,白沟泥塑一般没有伸出整体的枝条造型,呈囫囵团块状,稍微受到磕碰,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害。连体泥塑的人物之间不留缝隙,使泥塑造型具整体感。

2.整体外形强调稳定性

从整体来看,白沟泥塑的大体外形相似,头部小,下身大,外形基本上呈三角形和圆柱形。为了保证泥塑的平稳站立,采用这些稳定的形状作为基础模型。

一般单体泥塑正面背面都整体塑型,连体泥塑背面简化成近似平面,涂有白粉。连体泥塑更能体现出造型上的形式美和韵律,如二人连体作品如泥塑“梁祝”,三人连体泥塑“三娘教子”中人物动作分别是站、蹲、跪,即表现出人物的故事性又使泥塑造型独具节奏美感。

从局部造型来看,白沟泥塑强调头部造型捏制,简化身体。素坯整体造型起伏不大,头部浅浮雕效果明显,身体简化,正面浅浮雕效果明显,背部简化,有的大型陈列品甚至把头部做成圆浮雕效果。简化的身体造型方便于上色。

3.造型上的特殊型

河北白沟泥塑大部分都是泥体整体造型,除此之外还有泥体分体造型,比如“阿凡提”“小佛像”“小老虎”等,这些物像的身体和头部分开,用弹簧连接做成可晃动的玩具,头部底面也做成平面而不是立体,物像的身体脖颈处突起圆润而不是平面,这样造型时与实际物像特点相颠倒,形成一“平”一“圆”的形状对比,由此造型妙趣横生,让人心生爱意。

(二)河北白沟泥塑色彩的运用

如果说泥塑的泥体素坯是基础,是“舞台”,那么色彩绘制就是主角,是“演员”,色彩诠释出泥塑的“性格”,决定了泥塑的艺术感染力。白沟泥塑用色主要有纯度高、鲜艳明快的红色、绿色、蓝色、黄色。还有白色、黑色、金色,其中白色是底色,几乎所有泥塑在上色前都要铺上底色“大白”,黑色主要用于绘色过程的最后,勾画出纹饰线或者身体部位的分界线。金色除了用于“龙”作为底色外,几乎都用于装饰。并且不管是主色还是副色,必要时都用于图案绘制。以大面积的色块为主,色彩搭配不拘泥于物像本身的颜色,而是多取决于泥塑艺人的主观想象和审美。

(三)河北白沟泥塑的装饰特点

白沟泥塑有了作为基础的形体,有了烘托整体基调的色块,还需要表明物像特征的细部装饰。白沟泥塑通过运用线条、点、图案等装饰手法,在基调统一的前提下,添加局部的丰富搭配。使观者在细细寻味白沟泥塑时,可以发现不少乐趣。

白沟泥塑的绘制中“线”的运用是一大特色。白沟泥塑艺人用笔迅速果断,笔触轻率,不讲究点线刻画的工整,线条随性潦草。线条的长短和粗细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靠艺人的感悟和喜好。在绘色时,泥塑艺人一层层上完颜色并用墨线勾勒出身体部位,包括人物的衣襟、胡子等。最后的点睛之笔是用墨线对眼睛、鼻子、嘴巴、眉毛的细部刻画,传达出泥塑活灵活现的神态。也是白沟泥塑特有的“态度”和情感的表现。

(四)河北白沟泥塑的情感传达

我国泥塑的发展源远流长,考古发现证明,我国泥塑艺术可追溯到距今4000到10000年前的新时期时期,很多地域都有各自的泥塑历史。泥塑发展至今时间如此长久,分布如此广泛,它在人们生活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在没有太多儿童玩具的古代,漂亮可爱、实惠易得的泥玩具是孩子们喜爱的玩物。人们购置家中装点室内,绝大部分白沟泥塑都承载着美好的寓意,像“金童玉女”“麒麟送子”“吉庆有余”等娃娃表达了人们盼望多子多福的美好心愿。如“福禄寿喜”表达了人们盼望生活富裕幸福。像“五谷丰登”寓意人们企盼好收成。而“穆桂英”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购置泥塑多少包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祈愿之情。白沟泥塑本身就有憨态、逗趣、可爱之感,有的甚至有点好笑的“丑”样,多个同种作品放在一起,各具喜感,让人欢心。

四、结语

白沟泥塑不管塑型还是绘色不刻意强求面面俱到的“完美”,正是这种粗鲁”和“俗气”,区别于学院派泥塑的“精准”,也区别于天津泥人张和惠山泥塑的“精美”,河北白沟泥塑所表达的正是接地气的民间艺人所感受到的生活,是他们对自己审美眼光的毫无保留的表达,是一种对艺术的无拘无束的追求。

大清河孕育了白沟这片土地,供养了白沟人民的生活和性格,20世纪80年代白沟泥塑的繁华只存于越来越少的人们的记忆中了,那时丰富的作品,现已无从观摩。如此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河北白沟泥塑的传承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保护这一艺术需要更多人为之努力。

[1]平白.白沟志略[Z].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王连海.民间玩具[M].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3][4][5]赵健磊.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6]杜云生.中国民间美术[M].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刘慧,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

乔 南

猜你喜欢
泥塑河北题材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