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节康
(新疆阿克苏市畜禽育种改良站843000)
阿克苏市养牛业滑坡原因分析及对策
张节康
(新疆阿克苏市畜禽育种改良站843000)
近年来,牛业市场行情况持续高涨,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作为阿克苏市传统产业中的养牛业确实处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萎缩现状,本文就阿克苏市养牛业不景气的原因及发展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2015年末,牛存栏2.98万头,其中西门塔尔牛存栏2.05万头、黑白花存栏0.65万头,与2009年同期2.89万头相比增长0.03%;2015年年内出栏7.03万头,2009年同期6.19万头相比增长13.57%;2015年养牛业从事人员6169人,与2009年同期5846人相比增长13.22%;2015年产奶量2.78万t与 2009年同期 1.5万 t相比增长85.33%;2015年产肉量 1.3万 t与2009年同期 1万 t相比增长 30%;2015年全市养牛业收入1.36亿元与2009年同期的0.74亿元相比增长83.58%。
近年来,由于农业、林果业效益逐年升高,农业、林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离农区较近的天然草场变为农业、林果业发展用地,致使阿克苏市天然草场从2009年31.8万公顷,减至目前25.5万公顷;天然草场退化严重载畜量从2009年的1.13公顷/羊单位减至目前1.26公顷/羊单位;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科学化发展进一步加剧草畜矛盾,2009年前,阿克苏市每年粮食作物保有面积在2.756万公顷以上,每年可为畜牧业提供40万t以上的农作物秸秆,到2015年粮食作物面积已降至1.41万公顷,为畜牧业提供20万t的农作物秸秆,2009年前农田田埂到处可见的杂草,目前已变成光秃秃土埂;饲草料短缺已严重制约阿克苏市养牛业的发展。
由于阿克苏市天然可利用草场面积少,发展养牛业中90%以上的牛只能圈养,1头牛每天采食20kg的草料全部要从市场上购买,以麦草1~1.5元/kg计算,阿克苏市养殖1头牛与天然草场资源丰富的地区相比每头牛每年要多支出3650~5475元,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牛产品不会因为阿克苏市养殖成本高,而牛产品价格高于其他地区牛产品,所以阿克苏市牛产品利润相对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前几年牛产品市场价格低下,造成农牧民大量屠宰牛,牛业的恢复也急需一定周期。
养牛业是一个投资大、有风险、技术含量高、利润少的产业。一个年内养殖量20头牛的规模养牛户,至少要投入资金20万元,并且在养殖技术跟上、管理科学到位、无重大疫病和市场风险的条件下,一年能收入在4~6万元。很多养殖户由于不懂科学饲养技术,造成养殖同期长、产品质量不高和成本相对增高,农牧民缺乏市场经营经验,在牛产品市场交易中与久经商场的商贩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特别是在架子牛和犊牛交易采用估重交易,没通过实践训练的人员很难掌握其中的技巧,使一些牛养殖户买卖都吃亏,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无形被商贩剥夺了,资金和技术已成为阿克苏市养牛业发展的颈瓶。
随着城乡一体化经发展,农牧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居住、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大部分农牧民的闲散资金热衷于投资房屋建设,改善生活居住环境,而对于发展养殖业,一怕麻烦太苦太脏,二怕冒风险,农闲时在进城做些杂活或做点小生意,很少涉足养牛业。每个进城务工者年收入都在18000~24000元,农村青年更愿意选择风险小挣钱快的进城务工方式,远离比较效益低、投入成本高并需要一定技术和有一定市场风险的养牛业。
发展思路:进一步发展 “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分散养殖,产品统一经营;红旗坡、实验林场、依干其乡、托普鲁克乡,良种场以养殖产奶的黑白花和架子牛育肥业为主;拜什吐格曼乡、喀拉塔勒镇、库木巴什乡、阿依库勒镇以养殖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
采取多途径、多渠道争取阿克苏市做到每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每年为养殖业提供农作物秸秆在30万t以上,2年生以下防护林带必须到苜蓿套种率达100%,8年生以上林果业用地做到套种饲料甜菜等块茎作物套种率达90%以上。发展农作物秸秆用于发展养殖业,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料的养殖种植一体化经营。
加大牛杂交改良点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牛杂交改良技术,不断扩大牛杂交改良覆盖面,着力提高杂交牛比重。加强牛品改点管理,不断提高品改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输配数和受胎率。提高牛品改员的待遇,保障品改员队伍建设的稳定发展。落实能繁杂交母牛补贴制度,扶持养殖户 (场)饲养能繁杂交母牛,增加能繁母牛数量,提高犊牛质量,大力推广奶牛保险,降低养牛风险。
发挥阿克苏市处于地区中心城市对牛产品需求较大的市场优势,运用国家、自治区出台的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农牧民提高现有圈舍利用率。在红旗坡、实验林场、依干其乡、托普鲁克乡,良种场养殖奶牛和架子牛育肥业;拜什吐格曼乡、喀拉塔勒镇、库木巴什乡、阿依库勒镇大力发展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促使牛产品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依靠。
要大力推广牛杂交改良技术,提高牛个体质量,增加杂交母牛数量,提高母牛的整体质量水平。实行良种良法相结合,组织动员广大养牛户改造传统圈舍,改善饲养条件;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的科技处理,实现草畜平衡发展;推广使用牛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改传统饲养为科学饲养,提高牛质量和经济效益。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普及科学养牛知识,提高广大养牛户的养殖水平,增加养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