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比较

2016-01-26 03:24:49林应良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自贡6430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尖牙

林应良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 自贡 643000

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比较

林应良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拔出2颗上颌前磨牙且均使用矫正器矫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轻弹力牵引尖牙;对照组用Laceback牵引尖牙,比较排齐前后的牙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治疗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患者的尖牙较显著地向远中移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者的磨牙有轻微近中倾斜、近中腭向旋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轻弹力牵引治疗能较快排齐牙列.可采用增加磨牙支抗减少磨牙轻微的中倾斜、近中腭向旋转.治疗组主要为冠远中倾斜移动,对照组主要为尖牙整体远中移动,表明Laceback牵引能较稳定控制尖牙的移动.

【关键词】轻弹力牵引; Laceback牵引;尖牙;正畸排齐

口腔正畸治疗中,强支抗拔牙初始阶段如何缩短疗程、降低支抗损耗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使用弹力牵引尖牙是否会对邻牙造成有害的旋转和倾斜有争议[1].故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轻弹力牵引尖牙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拔出2颗上颌第1前磨牙且均使用矫正器矫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8~40岁,平均(21. 2±4. 8)岁.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牙列且上颌拥挤2~5mm,拥挤平均距离(4. 34±0. 91)mm,矫正治疗中拔出2颗上颌前磨牙.取得患者及其家人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治疗组:轻弹力牵引尖牙.将已排齐的磨牙的第一、二磨牙进行结扎,弓丝末端回弯,将尖牙用皮圈远中移动,产生足够的排列间隙后停止尖牙的远中移动,将其扎紧.确保弓丝无明显弯曲后进行下一步操作排齐牙列;对照组: Laceback牵引尖牙.采用NiTi圆丝矫正牙列,将尖牙向后结扎,需控制结扎力量不至患者疼痛.

1. 3观察指标X线测量矫正前后同颌磨牙、前磨牙、尖牙见的宽度,计算矫治过程中尖牙远移的速度.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两组矫正前后牙列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尖牙较显著地向远中移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治疗组患者的磨牙有轻微近中倾斜、近中腭向旋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表1 两组矫正前后牙列比较(x±s)

2. 2两组尖牙移动速度比较治疗组尖牙移动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2.

2. 3两组病程比较治疗组患者平均疗程为(3. 04± 0. 49)个月,对照组平均疗程为(4. 79±1. 0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表2 两组尖牙移动速度比较(x±s)

3 讨论

不同牵引方法的尖牙远中移动速度不同,有研究指出[2],Laceback牵引尖牙中牵引力是间歇力,而70~100g的轻弹力可产生温和持续的矫正力,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产生充足间隙以排齐牙列,缩短治疗时间.本研究中治疗组的平均疗程为(3. 04±0. 49)个月,对照组平均疗程为(4. 79±1. 01)个月,两组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与上述理论一致.

本研究中,轻弹力牵引尖牙后磨牙近中颊尖有轻微的近中移动,磨牙少量近中腭向旋转,磨牙之间的宽度有轻微减少,牙体长轴有近中倾斜的趋势,但与Laceback组无统计学差异(P>0. 05),说明加强支抗可使其对邻牙的损伤降低到可控范围.其原因如下:①连续结扎将后牙段连为整体,使后牙支抗增强;②轻弹力(70~100g)的力量不足使磨牙整体移动.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磨牙近中腭向旋转及近中倾斜,可加强口内及口外的支抗装置[3].本研究的对照组对支抗的要求较治疗组低,原因如下:①Laceback牵引尖牙中牵引力是间歇力,故其对支抗消耗较小;②尖牙的移动可产生足够间隙给前牙区,且弓丝末端回弯阻止其向近中移动,减少对支抗的要求[4-5].

综上所述,Laceback牵引尖牙在后期治疗中对支抗的要求较低;轻弹力牵引尖牙对支抗有较高要求,但可缩短治疗时间,且其对邻牙的损伤在可控范围内(与Laceback牵引法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不同的状况和临床实际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武冠英,徐宝华,高雪梅.弹力牵引在牙列排齐阶段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 1267-1270.

[2]王嵬.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对比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2): 116-117.

[3]张建华,朱剑航.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对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2(5).

[4]周文华.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对比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22(9): 82-82.

[5]张昀,阿斯亚,陈慧.正畸牵引术在前牙埋伏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9(5): 11-13.

收稿日期:( 2014. 12. 05)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63-01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783. 5

猜你喜欢
尖牙
尖牙内收时,未愈合拔牙区远中倾斜更多
康复(2023年27期)2023-10-24 07:01:56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口腔医学(2022年6期)2022-07-29 08:17:12
阻断性拔除乳尖牙引导异位下颌恒尖牙向正常方向萌出1 例
影像学预测上颌尖牙阻生的研究进展
CBCT研究阻生尖牙与正常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猫的对峙
江南诗(2020年3期)2020-06-08 10:20:40
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颌尖牙异位至对侧阻生1例
西南军医(2019年1期)2019-03-07 00:48:04
Ni-Ti辅弓矫治恒牙初期上颌唇侧错位尖牙的临床方法
锥形束CT对上颌尖牙易位阻生的三维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