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平,白招弟
(万荣县农业委员会,山西 运城 044200)
万荣县西村乡旱地柴胡栽培技术
赵海平,白招弟
(万荣县农业委员会,山西 运城 044200)
为了提高有限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提出柴胡—玉米(芝麻)等套种栽培技术。总结了万荣县西村乡旱地柴胡栽培技术要点,为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柴胡;栽培技术
万荣县西村乡坐落在稷王山半腰,海拔700~800 m,地形落差160 m左右。年均气温9~10℃,年平均降雨量500~600 mm,年日照时数2 300 h,无霜期180 d左右。冬春寒冷干旱、夏秋高温多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一年四季分明,土壤耕作层深厚,没有厂矿污染,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绿色中药材生产最佳生态区,野生柴胡在山凹、沟坡、堰头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中,西村乡不仅柴胡生产由野生变家种,而且发展到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另外,为了使时间差、温度差、地力差、水分差及空间差得到协调互补,大大提高有限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值效益,广大药农在乡政府和涉农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摸索出了各种粮油作物和药材的套种技术,真正实现了药材优质、粮油增产及农民增收的目的。
西村乡现有耕地面积3 100 hm2,柴胡种植面积达1 333 hm2,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荣膺“华夏柴胡第一乡”的美称。
柴胡为伞形科,属多年生植物。以根供药,具有解表和里、退热开阳、疏肝解郁之功效。柴胡株高一般为60~90 cm,单叶互生,叶披针形;花黄色,生于茎枝顶端,呈复伞形花序;根圆锥形,外皮黄褐色。柴胡对土壤、气候要求不高,喜温暖、湿润、冷凉气候,抗严寒,耐干旱,忌高温多雨,怕低洼积水。适宜在中性或偏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长。柴胡主要的品质特征为主根粗壮、侧根少,色黄棕,气香味浓。挥发油≥1.20%,柴胡皂甙≥1.0%。
2.1 选地
虽然柴胡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种植地的选择上,仍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地块为宜,尽量避免重茬连作。对新修地,更要注意土壤培肥,打破不良夹层,增施腐植酸类有机肥,为柴胡健康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2.2 选种
以本地的北柴胡为主,其适应性广、生长势强、根茎分叉少、药用品质好。柴胡种子寿命短,当年种子发芽力强,播种第二年的陈籽出苗率会下降30%~40%。因此,应尽量引购当年收获的籽播种,出苗率才有保证。
2.3 播期
柴胡种子小、发芽慢,几乎不覆土,在温度为18~25℃时,需要20~25 d才能出苗,而且需要适宜的湿度。在十年九旱的西村乡春季干旱严重,出苗很困难,因此以夏播为主。也就是在七八月播种,容易抓全苗。
2.4 种植方式
种植采取玉米或芝麻与柴胡套种的方式。5月常规播种玉米或芝麻,等玉米或芝麻长到50 cm左右时,直接把柴胡套种条播在玉米或芝麻地里。2000年前后,播种采用“锄开沟、手溜籽(或滚筒撒籽)、用脚连踩带耱”的老办法,近年来已发展为用柴胡耧播种,简单方便。柴胡播后可以利用玉米或芝麻遮阴,水分蒸发少、湿度大、温度高等自然条件,提高发芽率,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2.5 田间管理
2.5.1 科学追肥
一般以春季追肥为主,秋季可以补追一次。春季以氮肥为主,可追尿素30~40 kg/667 m2;秋季以追磷钾复合肥为主,追肥30 kg/667 m2左右。
2.5.2 割除茎秆
柴胡地上部分生长旺盛,一年生植株有半数的能抽薹开花,二年生的全部能抽薹开花。一般一年生的不留种子,应在6月底和10月分2次及时割除分蘖和新长出的花薹蕾,或者进行秸秆还田,地上部分留3~5 cm的茎茬,促进植株根部营养的积累膨大。注意割除或秸秆还田时,一定要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有利于茬口愈合,恢复生长。二年生的可收籽,籽粒饱满、产量高。
2.5.3 及时排水
柴胡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但最怕地内积水浸渍。在雨季来临前,要及时清理畦沟,保证畦沟排水畅通,减少田间病害发生。
2.5.4 草害的防治
(1)柴胡幼苗细弱,最怕草欺。此时各类杂草生长较快,应勤锄草,以免杂草掩盖柴胡,和柴胡争夺水分和养分。等苗长到5~7 cm时,结合除草适当间苗,株距一般7~10 cm。每次雨后都要及时人工除草,特别要求的是用小镰刀,防止误伤柴胡,造成缺苗断垄。一年人工除草2~3次。
(2)第二年早春柴胡还未返青时,茵陈(又叫面面蒿)、地菜菜已经长出,此时用草甘磷或2,4-D丁脂均可防除。
(3)幼苗直至封垄之前,对单子叶杂草,均可用精喹禾灵(又叫阔锄、闲锄、休锄等)喷雾防治;对双子叶杂草,现阶段只能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勤检查、随时拔除。
2.5.5 病虫害防治
在柴胡病虫害防治上,要遵循不施用重金属农药及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坚持以农业措施预防为主,采用生物制剂农药或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到目前为止,发现柴胡上的害虫主要有螟蛾、地老虎和蚜虫等。
(1)螟蛾:螟蛾是近年来为害柴胡的主要虫害,以幼虫为害叶片、嫩尖及分枝。化学防治主要可用25%的灭幼脲3号或苦参碱等喷雾防治。
(2)地老虎:地老虎又称土蚕,常将柴胡幼苗咬得缺苗断垄,对其防治时,一是糖醋液拌毒饵诱杀,即用0.5 kg糖、1 kg醋、0.05 kg酒、0.1 kg敌百虫、2.5~3.5 kg水,混合好后拌麦麸10~15 kg,呈“手捏成团、触之即散”状,于傍晚按5 m×5 m的布局,每处一撮置于田间。地老虎闻到糖醋酒的味道,便会取食毒饵而死;二是傍晚取桐树叶按5 m×5 m布局放置田间,第二天清晨逐片检查,抓获诱到的地老虎活虫,带回喂鸡或销毁,化害为利。
(3)蚜虫:蚜虫又叫腻虫、旱虫,多为害嫩叶。可在有翅蚜迁飞期,在田边多插黄板(40 cm×60 cm的硬纸板也可),涂上黄油与机油,利用蚜虫趋黄性诱杀有翅成蚜。对于已迁居到柴胡枝叶上和繁殖的成蚜、若蚜,也可用吡虫啉类生物农药防除(整个柴胡生长期喷药不要超过3次)。
柴胡播后2~3年(通常是2年半),采用机械化翻根、人工捡拾方式收获。收回的柴胡根按根茎粗细、大小分级,剪去芦头和分叉、毛刺,然后切断晾晒、贮存、销售。
1005-2690(2016)07-0062-02
:S567.7+9
:B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