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甫
(瓮安县中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黔南 550400)
试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刘昌甫
(瓮安县中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黔南 550400)
农业推广是将农业信息的发展状况、技术改进以及适应性等情况适时传达给农民的服务性活动,以此达到农业向现代化、技术化不断改进的目的。随着现代农业的科学化发展,原有农技推广的力度已经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需要不断改进农技推广体系,使其适应当代农业的变革。针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探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策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科学化、科技化发展,提升农业单产,发展新型农业。但是多年来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人员综合能力差、推广内容落后及推广手段不完善等问题,在新农业理念的促进下,改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1.1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将农业实用技术的科研成果传达给农民,使农业生产越来越向科技化应用变革。传统农业由于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时节、温度、气候等要求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有效改进农业对于外在条件的要求,使其不再受传统农业弊端的影响,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1.2 建立新型农业产业
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更能促进农民创新思维的产生。比如“无土栽培”、“彩色农业”等新模式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农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改变了农业发展的固有模式。
1.3 为技术改进提供建议
技术推动农业发展,同时农业也能推动技术的不断改进。通过对技术的实际应用,农业会体现出不同效果。针对经济效益可以给技术改良反馈建议,使技术不断精进;利用更精进的技术发展农业,使技术与农业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2.1 推广人员人数不足
我国地大物博,又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分布散落,很少有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专业人才,现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多为产品生产者,数量较少。并且由于有些农村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对外信息交流程度差,一直缺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导致偏远地区一直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此外,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对于酬劳的管理一直以低薪酬为主,导致很多技术推广人员迫于生计不得不转行。
2.2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力度小
农业技术需要经过大面积实验来确定该技术可否被应用,但是政府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一直不足,有很多技术因为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无法应用于生产,并且由于技术改良也需要资金,使得在改进中因为缺少资金而放弃改进的现象频繁发生。前期投入不到位、后续资金接不上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大难题,影响农业发展。
2.3 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不足
农业推广单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足以完成推广活动,现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网络媒体都有技术推广的信息,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依然以推广人员实际讲解为主,既浪费时间,也影响普及。并且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一般推广人员对于技术的推广都以一次性为主,农民接受程度低,不能一次性吸收全部内容,缺乏对技术的全面了解。
3.1 提升农民科技应用意识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加强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认知。政府应该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内设专业培训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认识到现今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并从农民实际文化情况出发,不断宣传技术对于提高产量的重要性,让农民了解多方面技术改良知识,使农民不局限于固有的传统生产模式,将技术与农业结合的重要性灌输到农民思想中,并且提升农民对高新科技的运用能力,教会农民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查找农业技术信息,以网络为依托,完善推广体系。
3.2 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资金投入,通过询问农民意见,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二是加大对农民的鼓励制度,农民对农业更加了解,可以自主研发出适用于农业的技术内容,而对于农民自主研发的农业技术应该大力推广,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有利于农民之间的交流,提升农民自主推广意识,使其适用于农业生产。
3.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推广人才队伍
可以在农村的公共地区建设机构,在机构内设置电子设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村委会连接电脑,可以便于农民适时查询农业技术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会议,扩大农业推广的渠道;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既节约了人力、财力,也能将农业技术信息更全面地展现,更重要的是网络的应用可以满足农民实时查找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从而达到技术推广信息的广泛传播,以此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此外,要增加推广人员的薪酬,以此扩大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并且鼓励推广人员走访偏远农村,加大对偏远农村的技术推广力度,以此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005-2690(2016)07-0040-02
:F323.3
:A
20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