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环境及预防措施

2016-01-25 03:49董海英邢百梅开封市祥符区农林畜牧局河南开封475000
种业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基腐病积温病株

董海英,邢百梅(开封市祥符区农林畜牧局,河南 开封 475000)

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环境及预防措施

董海英,邢百梅
(开封市祥符区农林畜牧局,河南 开封 475000)

从发病田块的菌源、整地、播种、管理及气候因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小麦茎基腐病在祥符区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方法。

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环境;环境条件;预防

2016年祥符区部分麦田发生了小麦茎基腐病,并在4月底至5月初出现了植株枯死、白穗现象,多表现为抽棵死(一株小麦整株枯死,或一株小麦主茎和分蘖中仅有1个枯死),极个别表现为点状或片状死,且在地头处较多。与2015年相比,病田病株率增加,病田严重度增加,枯死植株出现早10d左右,危害程度有所增加。据了解,2016年其他地市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也重于2015年。

对发病田块的菌源情况、整地情况、播种情况、管理情况及气候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小麦茎基腐病在祥符区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科学防治方法。

1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因素

1.1 土壤中病残体

调查表明,2015年发生小麦茎基腐病的麦田2016年仍会发生,并且比较严重。2015年没有发病的周边临近地块,也出现了零星病株。

1.2 整地质量

连年秸秆直接还田但没有采取深耕措施的麦田发病概率大,病株率高,采用机械深耕技术且耙细、耙匀、无明暗坷垃、上松下实的麦田发病概率小。

1.3 播种

播种早、播量大、播种特别深的麦田发病概率大,病株率高;同一区域,种子采用包衣技术的麦田病株率相对较低,发病程度也较低;采用土壤药剂处理的麦田发病概率低。

1.4 管理

播种时水分不足、整个春季没有浇过水或只在返青期浇过一次水的,土壤墒情不足、水肥供应不足的麦田发病概率大,病株率高,死穗现象出现早;同一区域,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防治效果较差和植株长势弱、麦株苗脚不利落、病害严重的麦田,茎基腐病病株率相对较高。

1.5 品种

小麦品种不同,对茎基腐病抗性有较大差异。

1.6 气象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气象因素表现为旱(秋旱、春旱)、冷(冷的早,冷的时间长)、秋冬寡照、春季阶段性温度变化剧烈等,对小麦生长不利,利于病害侵染、传播。

2 开封市小麦气象因素分析

2.1 秋旱,补墒种小麦

2015年9月份,祥符区平均降雨量仅20.4mm,较2015年减少181mm;10月1日至24日降雨量仅为12.0mm,较2015年减少5.4mm。在小麦适播期内,降雨量严重不足,要种好小麦,只有浇水补墒。全区麦田在播种出苗期普浇一遍,浇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浇地后播种,二是先种后浇“蒙头水”。因2015年10月上旬有少量的降雨,部分农民抢墒整地播种,而后因干旱又浇水助苗出土。因此,与往年相比,蒙头水浇得多,而蒙头水是应变措施,浇水量不是特别大,久未下雨,造成一些麦田虽然表墒可以但底墒不是特别足,进而影响秸秆腐熟,影响小麦出苗、生长。

2.2 秋季降温早,麦苗遭受叠加冻害

2015年11月22日,雪伴随着强降温来临,小麦进入生理性越冬期,与往年相比,越冬期提前20多天。11月份总积温只有211℃• d,比2015年少82℃•d,主要少在11月下旬(下旬减少70.5℃• d,下旬日平均温度只有1.2℃),一些小麦叶片受到冻害。12月份总积温117℃• d,比2015年同期只高出15℃•d。1月份的积温只有22.5℃• d,其中1月上旬积温35.5℃•d,比2015年同期低8.5℃• d;1月中旬总积温只有1.5℃• d,比2015年低42.5℃• d,日平均气温在-1.5℃~3℃;1月下旬总积温为-14.5℃• d,11d的时间内有8d的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其中23日最低气温只有-11℃,日平均气温只有-6.5℃,小麦叶片再次受到冻害。

2.3 秋冬季寡照,小麦光合作用受影响

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阴、雾天气的日数近30d,约占总天数1/3。光照不足、低温,影响小麦的健壮生长。

2.4 春季干旱,气温变化大

2016年2月份无降雨,3月份只有3月6日一次零星小雨,4月份只有在6日、12日、16日、23日4次小雨,总降雨量不足30mm。而3-4月,正是小麦起身、拔节、孕穗、抽穗时期,是小麦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时期,需水、需肥较多,干旱不利于小麦生长。为使小麦健壮生长,农民浇水补墒,2-5月,两合土区的麦田平均浇水在2遍以上,砂土区的麦田平均浇水4~5遍以上。人为补墒受劳力、时间、水源、天气因素的制约,难免出现超前或滞后现象,从而出现土壤水分时多时少或阶段性空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健壮生长,降低小麦植株抗病能力,有利于病菌入侵和传播蔓延。

进入2016年2月份,温度逐渐回升,2月上旬积温49℃• d,比2015年增18℃• d,旬日平均气温4.9℃,其中2月3日3.5℃,2月8日上升至9.5℃,小麦开始陆续进入返青期;2月中旬积温52.5℃• d,比2015年低23.5℃• d,旬日平均气温5.3℃,旬两端温度高中间低,小麦在春暖还寒的天气里生长;2月下旬积温58℃• d,比2015年增12.5℃• d,旬日平均气温6.4℃,小麦返青速度逐渐加快。

3-4月温度整体偏高,其中3月份积温358℃• d,比2015年同期高33℃• d,4月份积温546.5℃• d,比2015年同期高74℃• d。3-4月总积温904℃• d,比2015年同期高107℃• d。但3-4月的温度变化较大,呈现忽高忽低的情形。

由于温度在“一惊一乍”中整体攀升,使小麦返青速度先快中慢后快,部分麦田出现一些无效小分蘖,小麦拔节速度前快中慢后快,导致小麦分蘖成穗率略低,苗脚不利落、苗基部通风透光不良,为病菌侵染植株及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3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条件

小麦茎基腐病作为一种典型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其发生与发展程度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播期、土壤类型、土壤湿度、营养状况等。

3.1 播期

播种早、播量大、播种深、群体大、通风透光不良的麦田发病严重,适当晚播可减轻病害发生。

3.2 土壤类型

发病麦田不受土壤类型限制,沙土地、两合土地、淤土地各种类型的土壤都有,尤以黏性土壤最为普遍。常年整地质量差,特别是连年秸秆直接还田但没有进行深耕的麦田发病重。

3.3 土壤湿度

小麦整个生长季节内,田间小气候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天气干旱但浇水次数多或一次浇水量过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在孕穗—抽穗—扬花期,降雨次数多但降雨量极小,仅能增加表土层土壤水分或田间湿度,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4 营养状况

小麦前期长势好但中后期因肥水不足等各种原因造成长势衰弱的麦田发病重;冬前麦苗长势弱且在越冬期、返青期甚至拔节孕穗期遭受冻害且较严重的麦田发病重;管理粗放,水肥跟不上,或水肥虽到位但其他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不彻底的麦田发病重;冻害、干旱现象严重的麦田发病重。

4 预防措施

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4.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二是轮作倒茬。和蔬菜、豆类等双子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一般2~3年。

三是精细整地。深耕细耙,足墒打畦,提高整地质量,达到“深、净、细、实、平、足”的标准,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耕作层。

四是科学施肥。要注意合理搭配,注重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合,所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大量元素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配合,特别注意补充一定量的锌肥;底肥和追肥合理分配;土壤施肥和叶面追肥有机结合;分层施肥,特别是磷肥,确保耕层内肥料均匀。施肥量根据产量水平、地力水平、小麦需肥量等实际情况而确定。

五是适期、适量播种。根据土壤质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整地质量、肥水条件等适时播种,适量下种。采用机械播种,均匀下种,种子入土深浅一致,播深以3~5cm为宜。

六是适时浇水。根据小麦需水规律及生育进程,及时补充土壤水分,使小麦能够顺利出苗,健壮生长。

七是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将零星发病植株拔除带离农田,集中销毁;发病植株较多的麦田,秸秆不直接还田,经过腹还田或堆沤还田,从而减少土壤中的菌源数量。

4.2 化学防治

一是种子处理。拌种或包衣,可用多菌灵、戊唑醇等进行拌种。

二是土壤处理。发病严重的地块,在整地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消灭土壤中病菌。

三是及时喷药防治。返青至拔节期,喷药防治纹枯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抽穗扬花期,喷药补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杀菌剂可选用戊唑醇,或烯唑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

[1] 周海峰,杨云,牛亚娟,等.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动态与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14(5):114-117.

[2] 张长征,李新联,李晓琳.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5(1):23-24.

[3] 李吉民,王璐,刘清瑞.小麦春季生育进程分析及应变管理技术研究[J] .种业导刊,2015(3):11-12.

[4] 王路遥,王超,申成美,等.引发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禾谷镰孢菌的生物防治初探[J].麦类作物学报,2014(5):703-708.

[5] 董海英,邢百梅,曹振.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2015(7):16-17.

本刊常用单位符号及换算

依据国家标准,本刊在刊发稿件中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为便于读者阅读,现将本刊常用单位符号及其换算方法介绍如下:

1 长度单位:km=公里、千米, m=米,cm=厘米,mm=毫米;换算:1km=1000m,1m=100cm=3尺,1cm=10mm

2 重量单位:t=吨或1000kg,kg=公斤、千克,g=克,mg=毫克;换算: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500g=1市斤,50g=1两

3 面积单位:m2=平方米,hm2=公顷,cm2=平方厘米;换算:1hm2=10000m2=15亩,1亩=667m2

4 浓度单位:1mg/kg,mg/L或mg·kg-1,mg·L-1,μL·L-1=1×10-6=1ppm,即百万分之一,不用ppm和1×10-6表示

5 时间单位:“天、小时、分钟、秒”分别用“d,h,min,s”表示

-本刊编辑部-

S435.121

B

1003-4749(2016)08-0019-03

2016-05-31

董海英(1967-),女,河南开封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基腐病积温病株
渭南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控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40年负积温突变分析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百香果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