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立
把最好的水稻科研写在大地上
◇赵广立
“中国水稻科研的使命是什么?一是吃饱,二是吃好,还要吃得安全”,在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创新工程实施进展媒体座谈会上,水稻所所长程式华言简意赅。
不过,对“什么是最好的水稻科研”,程式华还有另外一个答案,就是要让农民愿意种稻、种得开心,让国家多放心、少操心。
他介绍,3年前水稻所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希望“把最好的水稻科研写在大地上”,确保水稻产业竞争力,保障口粮绝对安全。
唐绍清是水稻所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创新团队的研究员,该团队每天琢磨的事情是“如何培育出好看又好吃的稻米”。“你到田里去,经常会看到他们几乎每个人嘴巴上都长着‘白胡子’,不是别的,都是嚼稻米嚼出来的白沫”,该所党委副书记李西明说。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创新团队里的每个人都 “嘴功了得”,能嚼出来哪些品种好、哪些品种差。
从品质改良的角度看,早稻是一大禁区,因为早稻很难凭品质取胜。于是该团队独辟蹊径,将早稻品种向加工型品种方向培育。如今,该团队培育的“中嘉早17”专用型早稻的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
随着田租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如何让水稻种植更加高产、高效?水稻所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德峰的答案是:规模化、机械化种粮。
此前,水稻机插秧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的“毯苗机插技术”。然而农民发现,秧苗机插下去后一周都不发不长。朱德峰认为,日本的机插技术并不适合我国,必须改进。他和团队成员发明了“钵型毯状机插秧技术”,一举解决了秧苗不返青、长得慢的问题。该技术也成了水稻所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栽培技术。
朱德峰等的另一项发明——叠盘暗出苗模式更是革新了水稻机插育秧的新模式,将原来一次最多育成66.7 hm2秧苗改进到2 000 hm2,大幅推动了水稻种植规模化、机械化。
“水稻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需要大量研究、实地操作。‘中嘉早17’开始只推广了13.3万hm2,有了创新工程的经费支持,我们于2013—2015年在全国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2013年一下扩充到46.7万hm2,2014年就已经突破66.7万hm2了”,唐绍清说。
“当时做钵型毯状秧苗的时候,开一只秧盘就要6万元,我们一下开了10多只秧盘,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很难做到”,朱德峰说,这些成果都得益于科技创新工程。
水稻所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傅强说:“我觉得创新工程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以前单虫、单病、单草的研究方式,把水稻所有的病虫草害研究集合到一个团队里,综合起来提出解决方案。”
水稻产业经济研究是中国农科院第一个软科学创新团队。软科学经费向来难以保障,该团队也不例外。不过,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还是让该团队首席科学家方福平消除了后顾之忧。
水稻所财务处处长李国荣认为,科技创新工程在科研经费体制机制管理上实现了较大创新,打破了原来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实现了稳定支持,“这是一个重大的机制突破”。
冯国忠是水稻所为数不多的“年轻首席”,他所在的微生物资源与生物农药创新团队聚焦 “生物农药”对传统农药的替代。在回国之前,他一直担心自己的想法没有平台可以实践,没想到科技创新工程一下子打消了他的顾虑。
“在创新团队的支持下,我在很短时间内就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特别是创新工程实施后,与科研无关的工作少了不少,我们能集中精力做与科研相关的工作”,冯国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