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升级大转型时期,急需大量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和高端应用型人才。而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却呈现报读学生人数逐年下滑态势,只有尽快构建“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学制体系改革,以吸引更多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行列,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物流技术;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12-03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广义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统一体(系统),包括职教学制体系、职业培训体系、职教师资培养体系、职教管理体系、职教科研服务体系等,其中学制体系是核心;狭义职业教育体系仅指职业教育学制或结构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主要包含三年制中职、三年制高职和职工培训教育等。
由于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文凭轻技能”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根深蒂固,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等生教育,导致学生及其家长们不愿选择职业教育。以高职生为例,从2010年起我国高职高专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与本科生人数占比连续5年呈下滑态势。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就读职业院校,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升级转型,急需大量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尽快构建“专本研直通”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吸引更多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行列,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一、台湾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专本研直通”的经验借鉴
台湾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并存的“双轨制”教育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台湾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高中教育分为“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两大体系,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台湾称为“高职”我们称为“职高”),普通高中学生主要升学目标是学术型四年制大学(本科);职业高中学生可依据其成绩升入四年制技术学院(授学士学位)或两年制专科。台湾高等教育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型,另一类是职业技术型。职业技术型高等教育设有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等,分别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等职业技术型人才。可见,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包含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专本研直通”教育的完整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平行发展,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平等并列的“双轨制”。
台湾“双轨制”教育体系的形成,产业升级对相应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是最大动力。20世纪50—60年代,为适应台湾产业发展对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中职业教育(职高)得到迅速发展,高职与高中学生比例达到6:4。20世纪70—80年代,台湾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为适应产业不断转型对更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台湾技职教育形成“职高—专科—技术学院”直通体系。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为配合两兆双星产业、四大智能型产业、六大新兴产业和十大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和自由化发展,台湾技职教育一方面面临急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强大挑战,另一方面面临“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及其家长希望能有通道获得与普通教育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同等地位的尊严和荣誉。在双重压力下,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大力进行学制改革,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开办综合高中、增设技术学院、鼓励绩优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绩优技术学院改为科技大学等。自1997年起,台湾技职教育“高职(中职)—专科(高职)—技术学院(本科)—科技大学(本硕博)”直通体系完全形成,成为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的台湾第二条教育通道。
台湾“双轨制”教育体系的形成,让在学青年和社会人员在各阶段都可以找到与自身程度项适应的求学通道,目前,在台湾选择就读技职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的各类学生数各占半壁江山,“高职(中职)—专科(高职)—技术学院(本科)—科技大学(本硕博)”的技职教育体系已得到学生和家长们广泛认可。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对台湾产业的顺利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功不可没,技职教育体系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并列成为世界技职教育发展的典范。
二、“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需要
1.“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急需大量高端应用型人才。据2014年10月0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然而,建立在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等优势之上的“中国制造”,不但出口产品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一直处于低端位置,而且日益面临国际贸易磨擦、能源原料短缺、环境恶化及民工荒等诸多压力,可见,“中国制造”必须尽快向“中国创造”产业升级。实现“中国创造”产业升级必然急需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支撑,职业教育正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亲临2014年6月23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足可见我国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李克强要求,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按照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我们力争在十年内建成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我国“重文凭轻技能”传统升学就业观念制约职业教育的长效发展。一方面,我国面临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升级转型,急需大量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和高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报读职业院校的学生人数却呈逐年下滑态势。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报读中职学生人数由2010年870万人降至2013年670万人,而报读本科学生人数却由350万人上升为380万人。
究其原因,这与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文凭轻技能”和“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影响息息相关。一方面,三年制中职和三年制高职(大专)职教体系让职校生无法获得与普通教育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同等地位的尊严和荣誉,导致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等生教育,只有读不了书的孩子才会选择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职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身份人们普遍对其工作待遇、升职空间等存在观念歧视和制度歧视,表现在技术工人升职通道不畅、再教育认可度低等。
这两方面双重影响导致优秀考生不愿意报读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呈现招生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滑态势。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不要存在一种误区,总觉得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另一方面要构建“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消除用人政策歧视,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后顾之忧,才能吸引更多学生转入应用技术领域,真正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目的,为大力发展我国高端制造业发挥重要作用。
3.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现行学制问题亟待构建“专本研直通”体系。除观念制约外,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也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包含三年制中职、三年制高职和职工培训教育等。职业教育学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中职学校进入高职学校的毕业生数量少、比例低;二是高职教育还停留在以专科为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尚未取得突破,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更是空白;三是中高职对口升学专业在课程上还未能有效衔接与贯通;四是中职和高职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界定不明;五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没有真正融通,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大学学习存在很多限制。因为“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通道没有打开,导致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等问题存在诸多障碍。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有必要加大改革力度,尽快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专本研直通”职教体系。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形成包含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这对大陆高职教育改革有一定借鉴与启示。
三、我国构建“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想
“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体系构想,源自台湾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并存的“双轨制”教育体系。我国推行“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体系可从下几方面构建。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教育类型。为了吸引更多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行列,必须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是可以培养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类型,而不是低层次教育;其次,要明确初中后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类,普通教育走“高中—本科—研究生”系列,职业教育走“职业高中—高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研究生”系列,初中毕业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报考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最后,要明确从职业教育体系毕业的学生,应享受与普通教育系列相同待遇和升职空间,打破现行职校毕业生只能当工人不能提干等歧视性人事规定。要推行“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教育类型”的宣传是关键。
2.“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侧重于理论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强调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以便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服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侧重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典范,学生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问题。“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提倡推行德国“双元制”模式,一方面学生可积累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为本科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可利用企业设备和人员条件,节省学校单独承担职业训练所需的人、物、财;第三方面可有效解决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用工难问题。
实际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已在广东等发达地区兴起,2013年8月珠海成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着眼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需要,依托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适时开设机械制造、模具设计、数控技术、汽车、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等相应专业,为珠海培养中高级各层次、多专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3.“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学制和招生考试自成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主要包含三年制中职、三年制高职和职工培训教育等,因为职业教育“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直通通道没有打开,导致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等问题存在诸多障碍,推行“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学制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适应我国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学制体系的构想是:初中毕业生可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选读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中职),三年学制职业高中采取两年文化理论+专业实践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专业顶岗实习,职高毕业生可直接就业做技术工人,也可报考对应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应用型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制大专通常由高职院校开设,可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毕业生享受与普通大专教育同等待遇;五年制应用型本科由部分示范性高职院和部分本科院校开设,三年大专教育与普通高职一样,重点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问题,两年应用型本科教育侧重理论升华,重点解决“为什么”问题,为怎样改进和创新等技术攻关做好基础准备,毕业后发与普通大学相当的职业教育系列本科文凭,职业能力相当于高级技师水平;五年制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根据自身研究需要可继续报考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研究生,通常由专业领域内的企业教授级高工授课,重点解决企业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问题,毕业生可直接到企业任高级工程师。
“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招生考试不同之处在于:普通教育考试重点是语、数、英、物、化、生等课程知识的考核,职业教育升学考试分专业实践技能和文化课考试两部分,专业实践技能侧重于专业动手实践技能测试和理论应用考试,其分值在专业实践技能+文化课的分值占比达到70—80%。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靠科技,关键靠人才。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是生产工业化和服务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性改革,尽快构建“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体系,以吸引更多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行列,大力发展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才能有效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瓶颈。各职业院校也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区域主导产业,认真研究分析所在区域的需求,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严中华.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解读[J].职业教育,2013,(8).
[2]侯才水.台湾职业教育特色及启示[J].中国水利教育与人才,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