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锋 姜峰 杨永忠 庄楚雄
摘要: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在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创新要素共享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16-03
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到和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也是首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提出协同创新的理念。同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随后,我国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多方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2011计划”的实施,是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高校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将会深刻影响和改变我国高校的发展形态,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推进地方院校的协同创新工作,就要准确把握并充分发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在推进协同创新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一、高等院校推进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协同创新鼓励高校主动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融合,而推动协同创新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机制体制创新。目前,协同创新工作的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如协同创新的机制不健全,未能促进创新要素与资源优化组合和和汇聚增效,协同单位之间发展关系未理顺。因此,构建出完善健全的协同创新机制迫在眉睫。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通过机制创新对各创新主体的目标任务、资源配置等进行有效地协调与管理,形成共创、多赢的局面。各个协同创新的制度安排,通过吸收国内外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行业组织等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各协同主体间的战略协同,以提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层次与水平[1]。可见,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的重点与核心任务,将是高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2]。
二、制约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基于当前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现状,政府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所、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开展协同创新工作的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障碍,具体实施过程难免受限于体制机制上的缺陷。从目前学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来看,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缺失,不利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限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目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庞大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创新资源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3];同时,高校内部各学科等组织以及科研与教学之间都有着明显的界限,协作少,条块分割明显;高校内外部的教育资源分散,没有形成相互支撑,未能汇聚增效,存在的“孤岛”现象,无法有效整合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4]。虽有部分高校在实践环节等方面有所涉及联合培养,但合作层次较低,内容和范围有限,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教育资源分散现状。高校人才培养因受教育资源分散现状所限,与之相适应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直线型”,即人才培养基本局限于大学单一主体本身,学生所受的教育基本由高校一方来承担,社会用人单位只是从培养成型的毕业生中录用所需的人才[5]。该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将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到人才培养实践的全过程中,造成培养的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应用动手能力较弱,创新性不强,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所习技能与社会需求相脱离,未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达不到人民群众所期盼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高等教育质量受到质疑。
2.制度顶层设计未明确,影响协同创新中心的准确定位,制约着协同创新平台长效运行。协同创新中心的类型与定位是制约其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比如,如果协同创新中心定位为科学研究类型,其性质大多无法摆脱公益性的定位;反之,如果定位为行业产业则决定其必须与企业形成经济发展的共同体。从目前来看,协同创新中心的四大类型各有侧重,也各有其运行特点。尤其农业类的协同创新中心的公益性特点比较明显,但这类协同创新中心有谁来投资?从长远来看,协同创新中心是定位为公益性还是盈利性呢?二者之间的税收与财政政策配套是否有所差异呢?另外,协同创新中心起初都是按照预设的科研或技术研发开启的建设计划,那么随着科技发展需求或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如何针对不同的需求建立相应有效的反馈及组织机制,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3.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未完全建立,减低了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协同创新体的各组成单位性质各不相同,有以高校为主体的事业单位、有科研院所,还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单位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同,在协同合作时各有自身诉求,各有自身的制度缺陷。可见,协同创新是不同目标的利益主体相互协作和博弈的过程,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是协同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等一系列利益分配等问题需要新型机制来解决,一旦管理制度不完善,极有可能造成成果流失,也很容易造成成果应用不畅。尤其是当科技成果产生经济效益时,如何确保学校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4.协同创新中心的新型人员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现行的以“身份”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人才管理方面,如何建立一套适应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的人员聘用、管理及考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之后,协同单位的人员到协同创新中心各个岗位任职,在不改变人才原有身份和所在单位利益的情况下,面临着如何解决聘任、编制及工资发放,如何发挥创新团队倍增效应,如何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和充分发挥人才潜力,如何能保障这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又不影响其他普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实行多人多单位围绕同一个问题协同攻关,这是一种全新的组织体系,对相关人员的评价考核如何有效对接也是将来面临的问题。
三、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要建立推动协同创新长期运行的有效机制,需勇于打破内部传统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达成协同创新协议,制定合作章程和管理制度文件,确认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协同创新项目研究内容和目标,开展跨机构多项目协作,建立组织构架,设立专门办公管理人员等形成稳定的协同创新体系和机制。在机制改革内容方面,重点开展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人事管理制度、评价激励机制、科研创新机制、资源配置方式、组织运行规则等七个方面的改革,推动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转变高校办学发展导向,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平台搭建等工作要超越学科需求导向,逐步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导向为主转变:二是要转变现行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转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注重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为导向;三是转变高校组织管理方式,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四是转变高校资源配置方式,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实现有效的聚集和增效。
四、高等院校开展协同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以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汇聚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积极响应和充分利用政府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的引导作用,先从建立科技研究平台共享机制为切入点,采用“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制定各类协同创新研究平台、科学技术及师资队伍等教育资源共享制度,汇聚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建立起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从以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仅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方面的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扩展至多单位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主体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到人才培养的实践全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产业、企业之间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求在政府的各项协同创新政策指引下,将人才协同培养的制度及机制先行改革,社会各类协同单位整体推进。
2.建立流动、开放、协同的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创新要素活力。高校联合其他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高效有序的创新要素共享机制,使得协同创新主体各创新要素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共振放大效益。首先,建立创新资源管理共享机制。改革完善现有科研管理体系,建立全面涵盖科研相关的项目、成果、人员、设备、经费等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机制。采取大型设备统一管理,实现设备开放服务和高效使用;建立房屋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减少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其次,建立协同单位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优势互补,建立长效、互动机制,推动课程互认、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资源共享工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联动模式。
3.确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探索建立起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起一套适应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的人员聘用、管理及考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协同创新体能长期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通过改革创新人才资源配置方式,着力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将优秀人才汇集到达到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有效合力,启动人才的内驱力,发挥创新团队倍增效应,达到人才配置的最优化。它既包括优秀人才的引进,也包括在不改变人才原有身份和所在单位利益的情况下,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和充分发挥人才潜力。其次,在人才队伍的组建的实际操作中,应以解决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以研究任务为牵引,以关键技术为中心、以开放性聘请首席研究专家为人才组建的核心,弹性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缩短引进人才熟悉和适应环境的时间,实现优势互补、人才合理流动的原则,开展“互信、互补、协作、共赢”为基础的团队文化建设,推进无障碍的纵横向结合的人事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专项聘用、双职聘用、人才租用、人员借用等灵活方式,按照聘期实行聘用制管理。再次,探索出新的人才综合评价机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与追求数量的评价导向,确立以任务完成的质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社会需求的综合评价机制。尤其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制度中更加突出对协同创新相关人员的贡献,建立以解决社会重大需求的贡献为主要依据的资源分配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开展竞争合作,动态发展,避免频繁考核、过度量化。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整合各个协同单位的人才优势,构建一支年龄层次合理,知识结构搭配得当,具有鲜明特色、衔接紧密的梯队组织架构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团队。
4.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平台为创新成果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和转化收益提供良好的市场空间。创新成果共享与利益分配机制是推动协同创新发展的有效法律、经济和管理手段,是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主体建立协同创新战略的桥梁和纽带,更是维持协同创新不断发展的源动力。首先,完善协同创新的合作总框架,协调协同创新主体各方诉求,建立完善的创新成果共享与利益分配机制,实行利益分配、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转化市场化,明确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归属、共享与获益关系等利益分配机制,保障达到各方利益均衡、合作共赢的局面。其次,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的科研方向要紧随社会需求,引导技术人员紧密围绕对产业和企业中关键技术、应用基础和战略问题开展深入、系统、持续研究。以超前于企业的眼光和思维、迎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真正达到引领行业发展的境界和高度,确保科研成果能100%用于企业。成果在市场的推广应用时,能促进了企业的迅速扩张和获取重大经济利润。其次,明确形成的利润归协同体和权利所属单位所有,构建多种要素参与知识产权分享的资源配置体系。围绕共同利益的实现,找到利益平衡点,明确知识产权拥有者参与资本投入收益的分配权,明确分配比例,保障更多的支撑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投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持续不断的资金。
5.建立有利于汇聚国际资源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随着世界创新活动不断渗透到全球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程,协同创新体立足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乃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就离不开开展国际间的协同创新。首先,协同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更新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充分借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实施学生国际化培养计划。与境外高校推进学生互换、课程互换、学分互认等实质性项目建设,加强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交流,有利于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次,联合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推动科学研究国际化进程。重点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世界著名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主体,推动相关研究领域与国(境)外相一流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协同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争取承担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特别是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提升学科创新力与国际影响力。最后,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杨继瑞,杨蓉,马永坤.协同创新理论探讨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3,(1).
[2]郑世珠.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与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3,(4).
[3]王树国.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大学(学术版),2013,(6).
[4]喻江平,王思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4(4).
[5]宋茜.大学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3,31(3).
[6]齐绍平,张婧.区域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求索,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