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院长”的仁爱情怀

2016-01-22 10:41齐素玲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滑县正骨骨科

齐素玲

爱如果不用柔情、玫瑰、金钱去表达,何如?解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塔膏药”第十二代传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滑县骨科医院常务副院长明新杰对杏林遗风、大医精诚、积德行善等国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劳动和付出,就会找出答案。

明新杰1968年出生于滑县半坡店乡黄塔寺村的一个中医世家,他中等身材,国字脸盘线条舒展,黑发浓密,额头宽大,双目有神,言谈举止透着中原人那份特有的厚道与和善。在黄河故道边闻药香、读药典、诵祖训长大的他,自幼心中就有梦想,刻苦读书,将来做名医。1987年新乡医学院毕业后,他没去风光旖旎的大城市,而是返乡继承祖业,在黄塔寺祖传正骨医院(滑县骨科医院的前身)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骨科医生。他热爱祖宗留下的正骨事业,凭自己精湛的医术,为病患祛病减灾,积德行善,造福乡梓。明新杰经过在医院数年的磨砺摔打,很快就成为当地值得老百姓信赖的、技术精湛的骨科医生。几年后,他晋升为医院的骨科主任。他精心经营,把骨科病区管理得井井有条。实践证明,他不仅医术超群,同时还具有综合管理才能。2000年后,被医院推选为滑县骨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同时还兼任脊柱关节科主任。脊柱关节病和颈肩腰腿疼是多年来发病率极高的顽症,他博览古今医书,结合临床,技术公关,终于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法。在豫北一带率先开展了“带锁髓内钉”、“激光消融”、“椎间孔镜”、“关节置换”、“脊柱矫形”等手术,使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因勤奋敬业,责任心强又善驾驭全局事务,2010年又被医院推选为滑县骨科医院常务副院长,负责全面工作。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全身心扑在医院医疗质量和道德规范管理工作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团队,干事创业,使医院得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河南省诚信医疗单位、河南省最佳骨科医院、全国百佳诚信医院、中国当代骨科名医诊疗机构。黄塔明氏正骨从族内秘传、家人传授到成立滑县骨科医院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中医正骨流派之一。

明院长的座右铭

明新杰每天面对的是被病痛摧残和折磨着的鲜活生命,以及求助者痛苦和哀怨的表情。患者及家属皆慕名而来,无论患者病情多么严重,情况多么复杂,凡找他救治的,都渴望奇迹发生。在患者眼中明新杰是名医、是高手、是救星。无形中给明新杰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向明新杰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明新杰时常感到诚惶诚恐,每次刀骨触碰,都敲击着他那凝重、敏感的神经,作为医生他更懂如何敬畏生命。或许跟职业道德有关,素怀恻隐之心的明新杰,便请书法家为其书写了“敬畏生命”的四字条幅,并悬挂在他的办公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卡尔维诺说:“死亡是你加上这个世界再减去你。”听起来一点遗憾的意味都没有。其实,人类和花草禽兽无异,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生死无非是一个能量守恒。而明新杰卻把生生死死看得很重,他知道一条生命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啊!尽管几十年临床经验多,技术精,但他一刻都不觉得轻松。一次,一位乡邻遭车祸造成多处骨折,因失血过多,生死未卜,其家人找到明新杰呼啦一声跪倒满地。明新杰话语铿锵,掷地有声:“都起来吧。你们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我们会竭尽全力救治的。”明新杰说到做到,立即组织医院的技术骨干进行抢救,经过数小时的救治,终于拯救了那位已经向阎王报过到的生命。

2003年,“非典”肆虐。滑县与全国一样,医疗部门全部投入到“抗击非典”工作中。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吃住在医院,被子脏了,不洗;衣服脏了,不换。一天,一位从天津来的滑县籍民工薛某,小腿骨折错位。当时天津被列入非典重点防范区,地方政府规定:非典期间,凡从外地返乡的人都要强行隔离。加之医院的众多患者和部分医务工作者“谈典色变”,都不同意外来人员住院,怕传染。重重压力,没吓倒明新杰,他毅然做出决定:救人!把患者安排在医院偏僻病房,为其正骨复位,使其转危为安。

2008年,汶川地震。他先后4次组织骨科医师赴四川省眉山市骨科医院医疗支援,为灾区病人开展各种疑难骨科手术,并组织全院职工为灾区捐款4.6万余元,为灾区捐送衣物2370余件。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明新杰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白天到各科室了解情况,晚上在办公室阅文件、查资料,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有时还吃住在办公室,方便面即美餐。应急、手术、会诊、出诊,对于他来说早已习惯。他没有节假日,无论春夏秋冬,不分黑夜白昼,一旦病人求助,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精心诊治。身为院长,除大量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处理外,他从来没放弃过临床和手术。近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有手术,甚至两三台手术连着作,从长的一次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累得他曾一度晕倒在手术室沙发上。2014年春末,由于他连续手术太多,在无影灯下用眼过度,致使他左眼患上了严重的眼疾,流泪干涩疼痛难忍,眼科医生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每小时必须滴一次眼药水。可他哪有这个时间,他仍坚持查病房、会诊和作手术。

明新杰的平民情怀

多年来,社会上普遍反应“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明新杰便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没钱看病怎么办?老百姓靠种地打工能挣多少钱?有病看不起,有病不敢治的大有人在。他从小生长在农村,深知老百姓的苦和难。作为医生,普救含灵之苦,施爱天下百姓,救死扶伤,是他的职责。明氏家族自古行医不为求财,而是积德行善。为能解决此问题,他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优惠减免政策,实行会诊把关,并要求所有临床医生坚决做到:“能保守治疗绝不手术,能微创绝不开大刀,能简单绝不复杂,能少花绝不让百姓多花,能中医绝不西医”的治疗原则。尤其强调不能过度检查,不能开大药方,严格执行单病种付费标准及临床路径,降低住院人均次费用和降低住院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他坚持简、便、廉、验的中医治疗原则。中医夹板固定最多费用百余元。若开刀治疗,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明知中医中药不挣钱,他还是要求医院的医师及所有的医务人员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开发和研制中药制剂,鼓励实行夹板、石膏、手法复位、针灸、熏蒸等的治疗,让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百姓称他为“平民院长”。

2012年,山东莘县患者于某某,因患胸椎管多节段狭窄症压迫脊髓神经,无法行走,不能自理,家人筹集20余万元跑了几所大医院,因其病情严重,手术风险大,多次转诊均未施术。于某某在绝望中慕名找到明新杰。明新杰不敢怠慢,立即组织本院医生,研究国内外类似病例,翻书本、查资料,精心设计治疗方案。通过两次手术,彻底解除了被压迫的脊髓,使患者终于站了起来,治疗费不足2万元。患者感动得泪流满面,激动地说:“明院长,您是我的大恩人啊!”明新杰也是性情中人,上前拉起病患的手说:“我还要感谢你呢。你是我临床这么多年,遇到的最復杂的一个病例。放心吧,我会定期随访,到你家复诊。”病人感动得不知说啥好:“明院长您这么忙……”明新杰说:“没啥,就当我串了门亲戚。”明新杰说到做到,多次到山东莘县病人家中进行回访复查和康复指导。目前病人已得到全面康复。

院长就是医院的标杆,其一言一行,激励着全院医务人员正能量的发挥和传播。他坚持“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病人开处方”的服务理念,并在全院开展“医患无距离,服务无缝隙”、“亲情化服务”、“人性化服务”创优争先活动。多次在会上强调:“对戴‘礼帽的与戴‘草帽的要一视同仁。作为医务人员,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转化为一种动力,视患者如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一样去关爱,尤其是那些不太富裕的农村患者,我们更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一句话:病人就是我们的亲人。”多么朴素的话语啊!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滑县骨科医院率先把亲情服务贯穿在医务工作中。他把医患沟通当作临床一线的工作来抓,坚持为医务人员订阅报刊,邀请专家来院讲课,组织职工学习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病患也把医院当成了家,把医生当成了可敬可爱的亲人。在滑县骨科医院,医患关系成了鱼水关系,成了亲人关系。从他为全院医护人员制定的“座右铭”,就可以看出这位平民院长的仁爱情怀:“常怀大慈恻隐、仁心仁术、患者至上之正骨心,富有痌瘝在抱、救死扶伤、施爱天下之正骨情,争做悬壶济世、大医精诚、妙手回春之正骨人。”

2008年,滑县某乡镇一位48岁的李某,患椎间盘病,因不堪痛苦折磨,几天没有进食。明新杰给她做完手术的当晚,约凌晨2点左右,患者突然饥饿难忍,说想吃面,家属惊喜。可夜深人静农村饭店早关了门,到哪去买饭呢?家属无奈,试着拨通了明新杰的电话,汇报了患者想吃面的情况,并请院长能否联系饭店给予解决。明院长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边起床边说:“这事儿我来办!”20分钟后,明新杰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来到患者病床前时,病人家属和同病房的病友及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殊不知,明新杰做完手术刚躺下,为不惊动家人,他亲自下厨为患者做了一碗鸡蛋面。病人狼吞虎咽地将面吃完,感动地说:“我一个平民百姓,竟敢劳院长大驾!您真是俺平民百姓的院长啊!”明新杰也打趣地说:“我也是平民出身,俺愿当平民百姓的院长。”

2011年,封丘一位10岁大的小女孩高某,因患脑瘫后遗症,下肢和双足严重畸形被遗弃。明新杰得知好心人收养她还为她治病时,感慨地说:“凡积德行善者是一家!”立即对收养小女孩的好心人说:“老兄,您放心吧,给孩子治病的费用,咱们共同想办法!”这次手术,让小女孩家省去3万多元的治疗费。明新杰还组织员工献爱心,为小女孩先后送去了书本、文具和衣物等80余件。

2014年10月,本院职工胡志玲突患脑病,两度去外地住院治疗,花费很大,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明新杰知道后,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前去慰问看望该职工,并带去了慰问金。同时,号召全院职工为其献爱心,并率先捐出1000元。滑县骨科医院在他的带领下,两天内共捐款近两万元。温暖了该职工的心,使已对生活绝望胡志玲又重新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像这样的善事,明新杰做了很多,事例枚不胜举。

名医无距离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滑县骨科医院虽地处乡村,但名声远播。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广东、福建、安徽、山西、四川、云南、广西、甘肃、内蒙等地的病患,以及台湾和港澳同胞也多慕名而至。黄塔寺村,小轿车出出进进,他们皆奔名医而来。

2011年3月的一天,一辆豪华轿车开进医院,从车上抬下一位骨伤患者,患者点名请明新杰救治。他就是70多岁的台胞潘先生。潘先生回大陆探亲期间,不慎摔伤造成左髋和左肩两处骨折,非常痛苦。潘先生一见明新杰便迫不及待地说:“听说黄塔明氏正骨很有名,我是专门找明新杰院长的。”明新杰非常重视这位远方来客,他立即为潘先生检查,并把他安排在特殊病房,并制订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潘先生在治疗期间,明新杰多次看望潘先生,与之聊天拉家常,嘘寒问暖,把家乡人民的亲情和温暖送给了这位台胞。潘先生感激地说:“您医德医术都让人敬佩啊。我在医院有到家的感觉。”经过明新杰的精心治疗和特殊照顾,潘先生的骨伤恢复很快。他出院时,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特地让人制作了一面上写“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八个大字的锦旗,赠送给明新杰院长。

2013年6月,安阳市某行政机关霍某,因摔伤导致右手腕部粉碎性骨折,经安阳某医院整复做石膏外固定后仍疼痛难忍,经人推荐找到明新杰。明新杰检查后发现,骨折处仍严重错位。他与助手张全金医生一起,一边与患者聊天,一边运用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之古人正骨手法为患者手法复位。在患者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完成骨折复位,并以明氏弹力夹板外固定,半分钟整复成功。当患者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迎接一场撕心裂肺的痛苦时,明新杰却轻松地说:“复位固定好了。”当时患者惊讶,半信半疑地问:“中了?”接着他又感慨地说:“不满你们说,我来之前曾心存疑惑,不太相信你们的医术。可在安阳市某大医院三个医生轮番给我整复好几次,折腾了半天,真受罪啊!也没有弄好。今天来,也是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你们不到半分钟就复位固定好了。你们明氏祖传正骨技术真是太神奇了。我做梦都没想到你们的医术会这么高!真是民间有高手啊!”

实践证明,明新杰的医术之高超,真可谓达到了“法之所施,使病人不知其所苦”的境界。

积德行善乃祖训

惊异,坐落在黄河故道边的骨科医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如何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来此求医问药呢?

黄塔寺有一段神秘的历史。黄塔膏药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据《滑县志》载:明朝英宗皇帝携女路过此地,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皇姑因偶染风寒,病故此地。当地百姓感念其恩德,于明正统九年(1443年)二月建一塔,取名“皇姑塔”。三月在塔前建一寺院,又更名为“皇姑寺塔”。因“皇”与“黄”谐音,后人传成黄塔。黄塔寺村名由此而来。清顺治年间,黄塔寺村人明时通在黄塔寺遇见一位古稀老人,见他孤苦伶仃,又无亲可投,便动了恻隐之心,把老人赡养起来,利用自己的中医知识为老人看病抓藥。老人临终前从怀里掏出一本中医接骨秘笈,并传授了接骨膏药的秘方及怎样配药熬制等。明时通接过秘笈如获至宝,又结合自己学得的中医理论,反复实践,制成药膏。经临床试验,他制成的接骨膏药疗效非常神奇。因其膏药与黄塔寺老人有关,故明时通把研制的接骨膏命名为“黄塔膏药”,并称明时通的接骨术为“明氏正骨”,因在黄塔寺村源起,所以又称“黄塔明氏正骨”。从此明家在中原大地的接骨术名声鹊起。

黄塔明氏正骨以及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滑县骨科医院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如下四个阶段:舍医舍药时期。即自备药膏,义务行医,约200余年的历史。舍医不舍药时期。即患者找药,帮其熬制,约10年历史。有医有药期。即出诊行医,合理收费,约40多年历史。中西结合发展时期。1983年6月,明氏正骨第十代传人明全富、明全有率先成立了豫北第一家个体骨科医院——黄塔寺祖传正骨医院。从此,黄塔明氏正骨由传统的中医正骨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1991年3月,又更名为滑县骨科医院。从此,明氏正骨由传统的家族式经营,转向现代化、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方向发展。其300年秘方熬制的“黄塔膏药”,缔造着万病回春的神奇,也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塔膏药”从清顺治年间明时通研制秘方,发展到现在的明氏正骨术,已有十四代传人,他们世世代代牢记明氏祖训:“积德行善,造福乡梓;吃亏是福,与世无争;仁心仁术,敬畏生命;自强不息,家和事兴。”在传承国医文化的同时,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黄塔明氏正骨术第十代传人明全富曾说过“既积德要积大德,既行善要行大善”的话。这句话在明新杰的心里生根发芽。1999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积德行善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牢记在心。作为医生,他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自己身上的担子和重量。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他还系统学习了古代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及当代《中国医师宣言》、《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和国外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南丁格尔誓言》等医德规范。并从古代中医名家为医做人之道中吸取精神营养,把中医前辈争做“悬壶济世、普救含灵”的苍生大医与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医乃仁术,一尘不染。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明新杰从医28年,当一个个濒危的生命被他从死神的铁牢里拉出来时,他觉得踏实,人生有意义。他的劳动和付出让病患获得了新生,有种成就感,他乐在其中。作为名医,他自己的技术不是束之高阁的商品,而是用来服务大众的本领。他多次带领专家和技术骨干不顾严寒酷暑,定期到周边原阳县、封丘县、长垣县及偏远黄河滩区及太行山区走街串巷为老百姓义诊,免费送医送药。义诊期间凡遇到孤寡老人或贫困户,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给鳏寡老人送慰问金和慰问品。

善举,乃明氏家族之遗风;慈心,乃明氏传人之素养。他如此这般的舍生取义,是对道义的传承和担当。他还设立“贫困医疗和教育援助基金”,为黄塔寺村捐资建设“黄塔明德小学”,为贫困患者捐助医疗救助资金,为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为了减轻社会养老负担,筹资1300万元,在滑县新区建设“养老护理院”,以收取低廉成本费用,让当地居民享受到养老、医疗、护理、食宿等服务。为方便周围百姓出行,出资为黄塔村内修建乡村公路和建设公益活动场所。当半坡店乡卫生院濒临破产的关头,滑县骨科医院果断进行了托管,招贤纳士,规范管理,让泥土的气息接通自己的血脉。这种寻根的姿势,形成了自身刚性、勇气和反哺的发展特质,也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卫生院焕发出勃勃生机。

明新杰的善举曾被新乡市电视台、安阳市电视台、河南省电视台、健康报、安阳日报、医药卫生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大医精诚练真功

医生,仅有善心义举还不够,面对一个个复杂的手术,必须有高超的诊疗技术,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出现的临床复杂、疑难的病情。深造、学习、交流、科研、创新是医学的生命。无论工作多么辛苦,明新杰仍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坚持阅读医书。在专业上,他孜孜以求,不断充电。他常与同行说:“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2008年赴台湾长庚医院进行学术交流。2010年至2011年就读北京大学医学管理EMBA高级研修班。2013年5月随国内骨科专家代表团赴德国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作为一名常务副院长,他更懂得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对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性。他的理念是“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他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分批去国内知名院校进修深造,不断引进先进诊疗设备。同时,他还聘请国内的骨科名医名家到医院坐诊和讲学。科研方面,长期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大力培养医院科研队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几年来,在他带领下,全院共获发明专利86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9篇,获安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河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其中他本人率先垂范,获安阳市科技成果奖2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发表散文、随笔10篇,主编《杏林春满三十秋》、《黄塔明氏正骨图谱》、《滑县骨科医院中医药文化读本》、《人文教育读本》等专业书籍7部,主持制作专题宣传片4部。其发明的专利“一种骨折固定器”和“加压易折型肱骨钉”分别在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和铜奖。目前新开展的两个科研成果项目正在申报中。

明新杰曾多次与人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强调从医者要“德艺双馨”。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仅靠仁心不行,高超的医术更能惠及苍生,他愿为那些仍在被病痛折磨和滋扰的平民百姓付出更多劳动。他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发展理念,要求医院不断地向骨科高峰攀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病原、新课题,也为明新杰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思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2年,他率先提出医院要创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于是,他带领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创建二甲医院成员组奔赴国内多家医院学习,邀请国家、省、市等级评审专家开展全院培训授课达10余次。通过合理规划,统筹兼顾,确定学习动员、自查自纠、执行改进、巩固提升、模拟评审、接受评审六个阶段,科学安排时间和进度,处理好创建与日常工作、创建与持续改进的关系。将《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的14章120条296款标准进行详细分工,逐项标准进行解读、梳理,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共下发文件、制度、流程和各类表格687个;编写各专业操作规范、指南、应急手册等书籍12种。按照等级评审的具体要求,修订完善文件、制度36个,新增制度、流程168个。经过努力,滑县骨科医院终于在2013年11月20日,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评审验收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这在国内地处乡村一所民营医院能达到如此等级实为鲜见。

明新杰用他大爱无疆和仁慈情怀带出来的精英团队,创出了自己的中医专科医院品牌,为中原一带乃至全国各地的骨伤患者带来了福音。在古黄河岸边演绎了一曲曲医道国粹、救死扶伤、施德重爱的国医传奇。

明新杰倡导的滑县骨科医院的国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积德行善文化,是“仁、和、精、诚”文化,是人们心灵倾慕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治病的同时,也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相信在明新杰的带领下,发展中的滑县骨科医院会一路芬芳。更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明新杰及其带领的团队将一如既往,继续团结协作,仁爱奉献,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魏建军

猜你喜欢
滑县正骨骨科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滑县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滑县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