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英
(广西扶绥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扶绥 532100)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
李秋英
(广西扶绥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扶绥532100)
[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美沙拉嗪灌肠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结果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总缓解率为97.4%(38/39),对照组为81.1%(30/3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37/39),对照组为75.7%(28/3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2/39),对照组为5.4%(2/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UC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美沙拉嗪;灌肠;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收稿日期:2014-12-29编校:王丽娜]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on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可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甚至整个结肠,具有病程长、自动复发等特点,其病程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不愈。目前UC已成为慢性腹泻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且有致癌倾向[1],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该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一直缺乏满意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以往多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进行治疗,但该药容易引起较严重并发症的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表明美沙拉嗪(masalazine,52氨基水杨酸)对UC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2]。本研究中采用了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的方式治疗UC患者共68例,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UC患者共76例,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定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的相关UC诊断标准[3],且均经临床表现、肠镜以及病理学等检查确诊,所有病例病情程度均为轻、中度急性期UC患者,并将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出血倾向、肝肾功能不全、暴发性UC、恶性肿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肠道手术史以及水杨酸过敏者等情况排除在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1~68岁,平均(41.2±5.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6±1.2)年;病情为轻度者24例,中度15例。对照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2~67岁,平均(41.5±5.6)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3.8±1.3)年;病情为轻度者23例,中度14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入选病例均停用包括激素、SASP、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影响UC的药物至少2周以上,在给予相应营养支持的同时,对照组患者均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剂量为1.0 g/次,4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美沙拉嗪灌肠剂(莎尔福灌肠剂,4 g.60 ml,使用时先稀释至100 ml)4 g/100 ml,1次/d,晚间给予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4周,用药期间均禁食牛奶、海鲜、辛辣等食物以及其他可能影响UC的药物。
1.3疗效评价
1.3.1结肠镜结果评价:参照资料报道[4]的相关分级标准对治疗前后肠镜下炎症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其中:黏膜正常评为0级;黏膜充血、血管模糊评为Ⅰ级;黏膜有接触性出血评为Ⅱ级;黏膜有自发性出血评为Ⅲ级;黏膜可见有大小不等溃疡评为Ⅳ级。经4周治疗后进步2级者评为完全缓解,进步1级者评为部分缓解,无进步或病情恶化者评为无变化,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算总缓解率。
1.3.2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大便≤2次/d、粪检未见白细胞、红细胞出现,肠镜检查黏膜未见明显异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患者大便2~4次/d、粪检中白细胞、红细胞<10个/HP,肠镜检查黏膜可见有轻度黏膜炎症及部分假息肉;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肠镜检查结果比较:经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总缓解率为97.4%(38/39),对照组为81.1%(30/37),两组肠镜下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后肠镜检查结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总缓解率(%)治疗组391820197.4对照组37921781.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37/39),对照组为75.7%(28/3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91918294.9对照组37919975.7
2.3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和腹泻者2例,无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2/39)。对照组出现腹泻者2例,无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2/3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关于UC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5],给人们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有关UC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可能与免疫、遗传、环境、感染及精神等多方面因素均有关[6],其病变多局限于肠道黏膜和膜下层,累及范围可由肛端直肠向上延展,可达降结肠、横结肠,严重时甚至可扩展至全结肠,并呈现弥散性、连续性分布。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具有病情易反复、慢性迁延等特点,以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程度以轻、中度为主[7],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进展为癌变的倾向,因此及时有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仍缺乏针对UC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传统治疗药物SASP虽然对UC也有一定疗效,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越来越多,主要由磺胺吡啶部分所引起,且患者耐受性较差[8],从而限制了该药的临床使用。美沙拉嗪为新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无磺胺砒啶成分,作为pH依赖性缓释剂而针对结肠与回肠末端定向释放52-SAS,使得结肠、回肠局部病变部位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大量基础研究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结肠局部抗炎作用:①调节肠黏膜局部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白三烯合成、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肪酸过氧化;②降低结肠黏膜表面细菌浓度、缓解感染程度;③直接或间接减少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合成,抑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在局部炎症部位的积聚和激活,减轻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9];④改善肠道内微环境。国内一项纳入13个随机对照研究(RCT)共涉及1104例UC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沙拉嗪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SASP,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SASP,体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10]。
UC主要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肠道黏膜和膜下层的病理特点为保留灌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针对美沙拉嗪口服与灌肠相结合的方式治疗UC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在与单纯口服的对照组的对比分析中发现,经过4周的积极治疗,口服联合灌肠的治疗组患者肠镜下黏膜改善及临床疗效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保留灌肠后美沙拉嗪直接发挥作用,其有效成分避免了胃排空、pH值及肠道菌群等各方面的影响,滞留于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部位的时间更长,且能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左半结肠段的黏膜及黏膜下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肠黏膜的炎性状态,因此其疗效得到了提高。而与口服对照组相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提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的用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作为UC的有效治疗方法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4
[1]刘斌,阳惠湘.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2,32(3):244.
[2]Kornbluth A,Sachar DB.Ulcerative colitis practice guidelines in adults: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Practice Parameters Committee[J].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3):501.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8):488.
[4]李娜.美沙拉嗪口服联合栓剂治疗左半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19(1):55.
[5]陈文华,黄国栋,方承康.溃疡性结肠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51.
[6]宋璐,夏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其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1056.
[7]何仙泉.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6):3289.
[8]袁晓红.美沙拉嗪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
[9]王小琴,孔超美,张予蜀.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艾迪莎)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ICAM 1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7):66.
[10]姬盼盼,周中银.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18):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