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申青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精彩的导入,巧妙的导入是打开新课的金钥匙,它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绪快速集中到课堂上,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要想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较快进入学习状态,就必须讲究课堂导入的艺术。那么,怎样导入新课呢?下面我就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背景介绍导入法
有的课文,因为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对于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古诗《元日》时,就可以通过介绍王安石当时所处的环境背景来导入。当时王安石刚刚拜相,手中掌握大权,想要推行新政,大展宏图,便于新年写下了《元日》这首诗。这样的导入学生就能了解原来新年新气象寓意着作者的雄心壮志以及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不会仅仅浮于文字表面。
二、悬问质疑导入法
学贵有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时候让学生带着一定疑问去学习课文,还能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当然,问题的提出要遵循“适宜、有针对性、可实施”的原则,如果问题过易或过难,就不能达到激发学生探究的目的。比如《学会查“无字词典”》这一课的导入,就可以运用质疑导入。“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查‘无字词典?”等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成效。像这样可以进行质疑导入的课文还有很多,比如《李时珍夜宿古寺》《诚实与信任》《雾凇》《菩萨兵》《军神》……
三、创设情境导入法
所谓创设情景导入是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它又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语言导入
教师在上课前依据要讲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等,形成一个情境、一个氛围,以真实的环境把学生带入文章描述的情景中去,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这篇课文时,我就运用激情的话语进行导入。“同学们,每次上课听到你们对我喊‘老师,您好时,我都感到无比开心和激动。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的老师,没有他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和爱的熏陶,我就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能站在讲台上听你们喊我一声‘老师,您好。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好课题:老师,您好!”这样充满激情的导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极高。
2.图片导入
这是一种借助简笔画、图片或者教学挂图,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导入方法。一般而言,优美的写景文或者状物文,都可以通过图片导入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荷花》一课的教学,我在上课开始就出示几张不同姿态的荷花图片,学生被荷花的美震撼了,谈到荷花时简直是妙语连珠,整堂课的氛围轻松自如,充满情趣。
3.音乐导入
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表明,他们大多喜欢唱歌、听音乐。借助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歌曲来导入,既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比如在《拉萨的天空》一课的导入时,教师就可以先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在歌声里带领学生走进西藏的神奇、拉萨的壮美。也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首歌,直接播放歌曲导入便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课文。
4.视频导入
有的情况下,光是图片和声音还不能够直接表达事物的本质,也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时候可以出示一段视频,更加直观、清楚地展现一个事物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黄河的主人》,教学一开始就可以播放一段黄河波涛滚滚的视频,让学生先来体会一下黄河的气势,再直接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感受黄河浊浪排空的特点,这样学生的感受就更真切。
四、复习旧知导入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前,先温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来导入并学习新知,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为知识的“迁移”。这里的“温故”是一种手段,导入新课才是真正的目的。比如五年级《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的教学,我就用四年级学习过的《江雪》这首诗来导入,两首诗都是描写雪景的,都蕴含着一种孤寂之情,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的效率也极高。
五、妙趣横生导入法
以上几种方法,在小学高年级中比较常用,而对于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应该采用一些更加适应他们年龄特点的导入方法,让他们的注意力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故事导入法、歌谣导入法、谜语导入法等充满趣味的导入方法。就拿谜语导入来说吧!课前先让学生猜谜,再由此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不仅有学习积极性,还会对新知充满兴趣。比如三年级的《蒲公英》和《小露珠》都可以采用猜谜的方法来导入课题。我上《小露珠》这课时,就曾用这样的谜语导入:“透明闪亮一颗珠,不大不小像黄豆,树叶花瓣当摇篮,太阳出来无踪影”。同学们异口同声猜出是小露珠,整堂课的学习兴趣很浓。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开门见山导入、游戏导入、复习导入、名人名言导入、诗词导入……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无论运用那种导入方法一定要紧扣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要讲究知识性和趣味性,富于启发性和感召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老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每篇课文适当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