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芳
幼儿园“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是:让幼儿有机会亲自探究自然奥秘,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把幼儿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它是幼儿发现和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注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能否实现上述科学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幼儿园如何使“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谈一些初步实践经验与体会。
一、 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策略与探索愿望
科学始于好奇,丰富的材料是幼儿探索的基础。对幼儿来说,做中学的第一步是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对物体产生兴趣,让他看到每一件东西都有想去做一做的欲望。在幼儿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教师要引导幼儿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身边易得的、卫生、安全的废旧物品,设置班级“百宝箱”,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充分地提供了幼儿玩耍的材料,孩子们玩起来就随心所欲了。愿望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前奏曲,当孩子愿意去做一做的时候,就会产生愉快情绪,争着去做一做。而在不断的尝试中,幼儿只要有一点成就感,他就会对探索活动的兴趣持久不衰。因此,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不同的环境与氛围,让孩子充分感受,从而激发他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激活思维,让幼儿积极体验并主动构建知识
“做中学”与以往的科学教育不同的是它改变了传统的“教”的模式,不再强调“教师传授”,更多的是注重让孩子亲身经历探究科学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做中学”活动中,当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孩子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探索,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可以引导幼儿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其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
如在《怎样使球不滚下来》这一活动中,很多幼儿都各抒己见,佳佳小朋友说:“我可用橡皮泥把球粘住,这样球就不滚下来了。”思思小朋友说:“我想用许多木头积木把球围住,让它不滚下来”。恒恒小朋友却说:“把我头上的帽子拿下来盖住球就不滚了。”他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小朋友的赞同,他们都说:“这个办法真好,我怎么没想到。”其实,伟伟小朋友平时是一个不爱开口、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小男孩,在“做中学”活动中,我们给他提供了表现的机会,使他打开了思维的闸口,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
老师在这个时候,是不宜于对这些假设进行评判的,因为即使是表扬幼儿的某个想法,也可能引起其他幼儿因争起仿效而限制了思维的广度。而幼儿的一些有误的观点,则反映了他们固有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往往很顽固,需要在后面的动手操作环节中用事实来摧毁,这是教师简单的指正所无法完成的。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做不做指导呢?有不少教师的确什么也不做,只是在一旁聆听这些观点,并尊重幼儿的意见。其实,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教师还应充分关注幼儿假设背后的思想,“你是怎么想的?”——让幼儿在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说明自己是怎么想到要这样解决。这样,老师就能够真实地了解幼儿的思路,为后面的指导提供保证。更为重要的是,让幼儿谈出自己假设背后的想法,其实是教师提供幼儿的一个梳理思路、完善假设的机会,将后面的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
三、实验探索,培养幼儿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
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设是“做中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给幼儿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真相。根据活动内容,要求幼儿至少两人或三至四人组成小组,自己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整,并最终完成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证实或推翻实验前自己提出的假设。从小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将有助于幼儿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我们以“有趣的保龄球”活动为例,带着问题与假设,孩子们开始了探索活动,活动就来自于平时孩子们经常玩的保龄球游戏。平时的保龄球游戏中使用的保龄球是圆的,滚起来是直直的,当孩子玩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将保龄球换成了圆柱形的八宝粥罐子和圆锥形的果汁瓶,先让孩子来猜猜:如果用这两种保龄球来玩游戏,谁能击中目标?接着孩子在坡道上分别用这两种材料来击打目标,结果发现圆柱形的八宝粥罐子可以笔直地往前滚,击中目标,而圆锥形的果汁瓶一放手就转弯了,无法击中目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规范开展科学活动。
四、交流表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在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幼儿详细地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数字表格,也可以画成图。幼儿园多是由孩子复述自己的图画,由教师记录下孩子的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验证假设,自己得出结论,还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在实验结束时,当孩子通过实验操作有了发现后,无论他们的探究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应尽可能地为孩子间的交流经验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幼儿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做中学的科学教育活动强调树立了“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注重激发幼儿喜欢观察、喜欢动手、喜欢动脑,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想象的精神,积极诱发幼儿创造的潜能,不注重教育的结果,强调孩子亲身经历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经验,获得探究的具体方法。在幼儿园指南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更加要全面推进“做中学”教育活动。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