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四阶段”培养体系及措施探讨

2016-01-21 10:37胡昌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0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职业能力高职

胡昌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各种教育方式中,高职教育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其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学校的主要培养目标。高职学校应该紧跟社会形势,根据现阶段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型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提高职业能力对高职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为未来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提供参考依据,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情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38-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我们应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改善教育体制,促进教育事业朝着多元化、信息化、普及化发展。高等教育、成人自考教育、高职技术培养教育,是目前我国主要的教育制度。三种教育方式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这使得我国教育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充分利用了这项先进的通信工具,通过互联网在线或者录制教学视频等方式,实现异地教育,使教育事业逐渐向信息化和普及化发展。在三种教育制度中,高等教育主要适用于参与高考制度正常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成人教育适用于一些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以完成继续教育为目的;高职教育则是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没有学习时间和学习对象的要求,具有普遍性。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其在社会中就业竞争的关键因素,高职学校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高职学生只有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自身价值。因此,研究高职学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1]。

二、职业能力的包含内容和发展现状

社会不断发展,对职业技术性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一般是指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品德能力四个方面。根据养成教育的理论,职业能力具有养成性特点。用养成教育的原理对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把职业能力养成的过程分解成“知识技能学训—仿真实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培养体系,是根据职业能力养成在四个阶段的不同要求,针对能力点养成的内在要求,构建培养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养成为主线,以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整合教学、管理、服务等教育资源,融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于一体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培养体系。从员工聘任的角度讲,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是主要的职业能力。

1.职业知识。职业知识由专业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高职学校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有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外语、文学、体育等。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人生观、价值观,扩展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人文素质。高职学校开设基本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在校学生能够形成自身的个性,完善个人人格,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教育,有利于他们进入社会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职业技能。

在校学生不仅要学习和自身专业有关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联的学科,涉猎信息相关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将基本知识和所学专业知识相互结合,能够很好地完成企业下达的任务[2]。

2.职业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又可以称其为职业技能。它是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融合以及创新利用等,极大地体现出高职学生的自身价值。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学校应增多实训课程,适当减少书本知识学习,针对不同专业和相关企业达成的合作协议,为高职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养的完整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3.职业品质。职业品质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社会责任感强,关心社会公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遵守社会法规等,是职业道德的主要体现。高职学生的职业品质是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对其他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职业品质和职业技能位于同等地位,学生职业道德低下,直接引起不良的职业行为,给社会利益造成损害。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职业品质,实现职业价值。

三、职业能力“四阶段”的培养体系

1.知识技能学训。在学生入学初期,安排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适应职业能力的综合要求,教师应改变长期以来偏重课堂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做法,构建适应职业能力综合养成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2.仿真实训。学生在完成基本课程的学习后,学校应安排一些计算机仿真课程,让学生充分加强对计算机的了解,通过仿真软件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模拟与仿真。教师应构建仿真实训养成教学体系,力争实现实训案例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和能力兼容性。

3.企业实训。学生完成教室里的基本学习任务后,学校要组织建立跟岗实训机制,让学生拥有第一次参与企业工作任务的感觉,使跟岗实训中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协同配合,让学生能够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和企业之间协调配合,让学生在企业实训阶段能够学以致用,学到应有的职业技能。

4.顶岗实习。学生在完成以上三个阶段后,就会面临顶岗问题。顶岗问题是学生迈入企业之前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极其重要。这是学校和企业的衔接阶段。学校构建顶岗实习机制,能够把学生的品德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养成整合到顶岗实习中,为学生以后在企业中充分运用所学职业技能做准备。

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

现阶段,大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的机构,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就业任务,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因此,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目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缺乏高技能人才,而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却难以胜任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一个矛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过关,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应采用各种措施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高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1.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学校教师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处在不断上升阶段,随着高职学校数量的增多,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难免会发生教师素质不合格等问题。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队伍体制不完善等缺陷,教师年龄和水平出现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各大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年龄较小,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经验不足。而且,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数较少,讲师、助教人数却很多,而学校大力聘请高校退休教师作为客座教授,由于学校职称数量的限制,会导致很多年轻教师没有晋升职称的机会,使教师心理存在不平衡,影响教学效果。

2.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系。现阶段,国家已经到了科技信息化时代,逐渐脱离了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也要增加信息化的教学设施,全面实现信息化教学,因此学校要改善教学管理体制。教师要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特点,一方面对课程进度做全面的安排,服务大众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接收能力差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教师不但要完成课程任务,最重要的是要传授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探索问题和自学的能力。然而,所有问题的完成,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较高的水平,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坚持产学研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职业能力高尚的人才。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此类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技能、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职业型人才,其是一种将生产、教学和科研综合为一体的教育模式。职业院校可以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持续提高,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教育事业、科技发明、经济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三个重要方向。其中,教育事业是基础,也是重点,只有搞好教育,才能培育出出色的人才,才能大力发展科技,为科技事业提供生力军,最终都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由此可见,教育事业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发展适应现代人的教育,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这不仅能够提高国民素质,还能够提高居民的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就业率。在各种教育中,高职教育是最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教育,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高职学校应该明白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职业技能。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和目前状况,提出了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建永,凌红,张高勋.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现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11):38-39.

[2]平若媛.高职财经类学生职业能力体系及培养策略[J].北京市财贸千部学院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职业能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