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2016-01-21 18:01李培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0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大学生

李培琴

摘要:在以改革和创新为主旋律的当今时代,创新型人才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目标。国家及教学工作者务必要意识到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通过创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调整评价体系、改革授课和考试方法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61-02

目前,各高校都在开展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其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创造性的科研实践活动对其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和补充,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快速成长和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对他们自主创新意识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组织管理才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的内涵及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1.创新的内涵。创新一词,源于拉丁语,英文为innovation,其原意为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通常说的创新,是在前人创造结果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比如说提出新见解、获得新发现、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事物、开拓新领域或做出创造性的应用。随着对创新的进一步认识,目前,出现了教育创新、机制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知识(科学)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诸多概念。从本质意义上理解,创新就是开创一种新事物的过程,通过运用相关信息知识引进和创造出某种有用的新事物,并获得相关部门、相关领域和社会大众的认可的任何一种新的事物或思想。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综合概念。

2.创新型人才特征。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获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中,他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获得一系列的优秀创新成果,为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思想、方法或工具,并为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做出重大的贡献。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他们通常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生理想,具备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具备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和探索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伟大的情怀,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并且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拥有扎实而广博的知识,能够承担艰苦的工作。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人才队伍缺少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主要表现为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知识面相对狭窄,终身教育观念比较淡薄,大部分人离开学校后就不再进行系统的学习。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弱,接收能力不强,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目前,人才匮乏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因此,只有高度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建设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的科技、社会和经济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和推进。

2.创新人才对国家战略发展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面向新世纪发展的两大战略分别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创新是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基础和前提。中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教育和科技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始终贯彻教育为本的理念,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快速促进科技向实际生产转化的步伐,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点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从而加速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和繁荣强盛。唯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现,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3.创新人才能提高国家在国际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现在,许多国家都在为培养和吸引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采取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知识的更新换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得更为多样化,高端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争取的人才资源。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便是人才匮乏。面对如今国际市场上激烈的人才竞争,我们要做的便是参与竞争,迎接挑战,不但要采取措施防止人才外流,还要积极争取人才的回归,尤其是创新型人才。

三、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1.教学理念偏离。我国的教育注重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很少有参与课堂的机会,这种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课堂表现出厌恶情绪,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这既不利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由于部分教师本身的创造性不强,思路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从而引发了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后果。

2.课程设置存在缺陷。过分强调按学科划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明显弊端,学校往往按专业设置课程,所有教学活动以专业为核心,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的选用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课表刚性过强,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这严重影响了高等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学生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表现出多样化不够,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考试高度统一等问题,严重忽视了各层次学校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严重地阻碍了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由此形成的固有规范体系势必会导致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出现片面地求同弃异、不能体现自身办学和专业特色、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发展等后果。

4.学校缺乏合理完善的制度。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专业选择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或是别人的建议填报,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的简单了解,致使其入学后表现出对自己所选专业不感兴趣等问题,而且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再次选择权。此外,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通过考试而且主要是以考卷进行,过分注重考分,各项奖学金的评选基本上是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或唯一依据,这种过分强调考试分数的考核模式给部分学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而且,考核大多以课本知识为主,考试内容单一,不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学习,不进行研究型学习,通常只是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呆板,严重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高度重视教育的多样化,实施人才全面化培养。教育的多样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在高校教育中,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多样化和人才培养多样化。学生的多样化培养既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忽视其自身的个性发展。个性与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在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其个性发展。因此,各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学生评价体系、学生培养模式等环节,从而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改革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加强培养模式的整合性研究。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只是从不同层面简单地罗列培养方法与方式,并没有系统地阐明各种培养模式之间的联系,严重影响了培养模式功能的发挥。

3.构建创新环境。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为其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只有让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才有利于其思维、态度、知识等的培养,从而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若是将各种因素的培养割裂开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系统,固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4.深入研究并借鉴西方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教学工作者虽然对西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力度不够,而且对中西方创新能力培养思想的研究缺乏独到的见解。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西方教育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征,只有大力加强对西方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系统总结西方教学的成功经验并大胆地借鉴,才能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大规模培养。

5.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高校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可以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大概地划分为以下四种: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和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其中,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各高校可以从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出发,从各培养模式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和吸取经验教训,依据自身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或者结合几种培养模式来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培养出高端创新型人才。

五、结语

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须具备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从学生踏入校门时就要高度重视,在学生的整体教育和各个环节中融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利用多种机会和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培养,使学生普遍受益。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不能与基础教学相分离,又要有针对性地为那些喜欢思考、勤于动手的学生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目前,如何充分利用各大高校的优势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