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谢建芳 赵向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药剂科 上海 201700)
2011-2013年青浦区公立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分析
朱凤*谢建芳 赵向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药剂科 上海 201700)
摘 要目的:了解本区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区13家公立医疗机构2011-2013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基本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与综合分析。结果: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处方书写较规范。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26种;注射剂使用占比为13.26%,药品通用名占处方之比为100%;抗菌药的使用率2013年较2011年下降了7.21%;合理处方合格率提升至94.60%;二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率逐年上升。但也存在开具的处方未见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者、处方书写不规范以及门诊处方超过规定用量等现象。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青浦区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比例显著提高,但仍有不合理处方存在,还需持续改进。
关键词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Analysis of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in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Qingpu District during 2011-2013
ZHU Feng*, XIE Jianfang, ZHAO Xiangy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Qingpu Branch of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prescription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service in the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Qingpu distract so as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 Methods: The basic data on the reviews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escription issued in 13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Qingpu district during 2011-2013 were statistically classified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se prescriptions were normatively written with average 2.26 different kinds of drugs in each, in which the use of injection accounted for 13.26% and the generic drugs 100%.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2013 decreased by 7.21% compared with that in 2011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reasonable prescription increased to 94.60%. The rate of the use of essential drug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secondary hospitals.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the phenomena in prescription writing, such as without clinical diagnosis or with incomplete clinical diagnosis, the nonstandard handwriting and exceeding the prescribed prescription. 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rational use of drug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escription in the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Qingpu distract is remarkably enhanced by prescription comments and intervening measures,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which need to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KEY WORDSprescription; prescription comments; rational use of drug
处方点评是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青浦区卫生计生委于2011年开始实施规范化处方点评工作,现将2011-2013年处方点评情况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本区13家公立医疗机构(二级机构3家,一级机构10家)2011-2013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基本数据作为资料,共计处方47 080张(3年度分别为15 410、17 640 和14 030张),其中二级医疗机构20 883张(3年度分别为6 772、8 255和5 856张),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
方除外,按年度进行分类统计。
1.2 方法
各医院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工作小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资料作为评价标准,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抽取不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的抽样率,对所抽取的处方以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百分比、注射剂使用百分比、抗菌药使用百分比、平均每张处方费用、合理处方百分比以及二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比等基本指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对每月点评数据作环比、同比处理分析。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存在不合理情况予以分析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及跟踪落实情况。一是联合医疗管理部门每月在院内公示处方点评结果和编写季度处方点评信息刊物。二是将每月处方点评结果上报卫生行政部门。三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区内不按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医院责令整改正。如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等。
2.1 2011-2013年处方点评概况
所抽取的2011-2013年47 08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41 901张,平均合格率为89%,各项基本指标逐年提高。根据统计学数据显示[1],处方点评工作对持续改进门急诊处方质量,在提高合理处方、用药安全方面具有促进作用(表1)。
表1 2011-2013年处方点评概况
2.2 2011-2013年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
2011-2013年这3年处方点评中共发现不合理用药5 385次,每年发生不合理用药次数分别为3 507次(占65.13%)、1 119次(占20.78%)和759次(占14.09%),不合理处方下降幅度明显。其中不规范处方与超常处方发生次数明显下降,而用药不适宜处方有一定上升趋势(表2)。
2.3 2011-2013年不合理处方存在问题前3位种类情况
对28种处方点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其
中存在问题占前3位的分别为:未见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1-10)、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1-1)、无特殊情况,门诊处方超过7 d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 d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1-12)(表3)。
表2 2011-2013年不合理处方汇总
表3 2011-2013年不合理处方前3位种类情况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2],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处方点评工作也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处方点评制度,是为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督促临床医师明确诊断、对症下药、合理用药,也是药师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并及时进行药学干预的重要手段。
从本次点评结果汇总来看,青浦区13家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处方书写较规范。3年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26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每张低于5种药品的要求;注射剂使用占比平均为13.26%,均低于基层医疗机构处方评价指标理想值20%的要求;2012-2013年连续2年来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之比为100%,符合指标要求;2013年抗菌药的使用率较2011年下降了7.21%,已基本接近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评价指标20%的规定;2013年合理处方合格率提高至94.60%,与2011年相比提高了16.68%;除社区全部使用规定的基本药物外,二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率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44.67%提高至2013年的70.73%[3]。但也有不合理处方存在,主要表现在:①不规范处方:目前大部分单位使用电子处方系统,此类问题可以避免发生,但在点评中有些单位连续重复出现此类问题。②用药不适宜处方:诸如抗菌药物使用不当、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以及选用药物不适宜等。③超常处方:对于出现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等严重问题,单位管理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监管,但从点评结果对比中发现,有些单位还是重复发生此类情况。
本次点评分析结果显示,有些指标的提升幅度还不够理想,与《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4]。规范处方书写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也需要医院管理者、医师、药师的共同努力。药学部门工作人员应进一步提高处方审核能力,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点评深度,分析处方中常见错误和不合理因素,重视处方点评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行政及技术干预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有效提升医院处方水平,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洋, 颜虹. 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 中国医院统计, 2005, 12(1): 79-82.
[2] 毛亚俊. 临床药师在门诊处方点评制度中的实践与体会[J]. 海峡药学, 2012, 24(2): 225-226.
[3] 李健哲, 谭娜, 张军. 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11B): 107-108.
[4] 郝明昭. 处方点评制度在门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J]. 西北药学杂志, 2010, 25(6): 468-469.
收稿日期:(2014-07-02)
通讯作者:**赵向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
作者简介:*朱凤,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事管理。E-mail:healthzhuf@shqp.gov.cn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3-0025-03
文献标识码:C
中图分类号:R19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