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
祝安顺:在我看来,这是具有标志性与历史意义的事件。自1995年9位政协委员提出议案以来,社会上就出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直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转折:从家长的热情参与、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基层教师的努力拓展,转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制度设计和大力推动,其引领和建设作用不言而喻。
从历史意义来讲,中国近代教育自1905年起步,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1912年,小学堂取消读经课,之后的传统文化课程基本上出现的是很小范围内的量变,但《纲要》从教育史上说则是一个质变,是要全课程、全阶段、全人员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具有历史性的转变意义。
从社会现实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政府、社会和家长、教师达成了共识,认为让孩子读一些基本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中华民族优秀经典,具有知识传承、历史延续和价值构建的作用。可以说,《纲要》的颁布,与家长和教师的期盼是一致的。
从人力资源开发来讲,它扭转了人才培养模式,尝试遏制过分功利主义教育的势头,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才,以期达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健全人才的要求。
不过,《纲要》的要求提出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融入中小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而融入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融入的效果。如果把两个东西简单地搁在一块儿,比如将一个玻璃杯跟一个铁杯放在一起,它们融不了,只是并列地放在一起,这是物理反应。现在,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合反应,就像一包茶叶在开水的冲泡下融合成一杯茶水一样,而不是“水是水,茶是茶”,这才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
《中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祝安顺:对习总书记的这个提法,目前我个人还没有听到不同的意见,本人也是非常认可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谈,我主要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来谈一下,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多读一点中华民族的基本典籍,尤其是诗词,这应是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共识。现在有一些地方在语文课程中删减这些内容,尽管有其理由,但这可能违背了家长与教师的教育需求。习总书记的提法说出了家长和教师的心声。如何在课文中开展诗词教学?怎样阐发其文化意义?这是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可以探讨,但删减古诗词,我认为是一种过于草率的做法。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祝安顺:作为一门传承和规范语言文字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它的实用性较强,不一定与传统文化挂钩。晚清学制变革中将修身课、读经讲经课与中国文字课(高年级叫中国文学课)并列,且前两者的课时远远大于后者。但当下的语文教学,在无法从顶层设计上单设一门传统文化课时,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在可操作性和内容相关性上,语文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和传统文化教育对接的,它必将成为传统文化课的主体。而且,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也是由语文教师来承担的。
在相互的融合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融合,融合的形式又是什么,其效果如何,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教师处理得比较好,而有些教师则依旧按照“老语文课”的教法,以知识和技能来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加和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方面,大多数语文教师并不反感,但在教学目标上却产生了内在紧张:一方面,校长与家长对学生学科成绩有着天然要求,但当要学科成绩有所提升,文化课程开设可能就会变成一大难题,是不干涉,还是死磕教材,提高成绩,走“正路”?另一方面,私塾、学堂提倡的培养圣贤的主张,让语文教师听而生畏,不敢亲近。其实,文化课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功利化,也不能道德化。所以,在《纲要》颁布后,应结合相关问题做些理顺,关注语文学科如何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任务的问题。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应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是怎样的,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祝安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处理的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课与语文课的关系,二者是物理反应、化合反应,还是映射反应(辐射源与受辐射的指导关系)?这种关系的界定,直接牵涉教学内容的比重。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具有指导性,不一定要直接讲出来,但可以通过语文课的知识点介绍、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接受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要破解课堂教学的高效特性与传统文化教化功能的非功效之间的对立难题。课堂教学是中国近代教育一开始就全盘接受的教学形式,是在特定地点,针对特定对象,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内容的高效率、大众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当今主要的教学模式,简单、可复制、高效率是其明显特质,辅助简单、可量化的考试制度,但在过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太讲求效率的,几个年级的学生可以在一个课堂由一位教师教。在取消科举考试后,如何进行教学评估成为考试的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处理得并不好,通常会以默写经典、诵读经典为主要测评手段,使传统文化教学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再次,面对这些难题,很多小学或多或少都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低年级以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践行《弟子规》,诵读唐诗宋词、古文为主,高年级主要读《论语》、《孟子》、《孝经》等,在进行语文教学前诵读,或在个别教学中融入上述内容。目前,我认为在小学低年段中的比重应该不大,会存在一些诗词、故事,这主要是和社会氛围有一定的关系,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孩子都学做圣人,主要是继承文化,培养文化素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并非是指要成为圣人。在小学高年段要加重一点分量,初高中阶段也要增加一些分量,提高学习的难度,加大比重,坚持递进的原则,不能“一刀切”。从实践效果看,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华经典素读”教学,其理念是“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它有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设置,要求读传统文化经典不应影响语文考试,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再如,把传统文化整合成“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和”十个义理,然后分别展开每个主题的内涵,开展相关教学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他们的智慧,以帮助孩子打通传统语体与现代语体之间的关系。
就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比例而言,我个人认为,两者之间有内在的共性,都是母语学习,但关注点又有不同。所以,应保持两者的独立性,没有必要严格地划分教学比重。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祝安顺:在教材编写方面,我完全是一个外行,不敢多言,但可以谈一点感想,提几点建议。这需要大家在实践中达成共识,既要关注反对读经的理由,也要关注民间读经的做法,更要研究过去的传统教育,同时也应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如果只凭回应家长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或者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其结果可能与我们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和探索中的实践活动,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悲观失望,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团结、关注、参与,允许探索,相互提携,才能有明天。
在教材设计和内容选择方面,我提出“十六字”的建议,即“体用兼备、嵌入教学、中小衔接、教研至上”。
体用兼备。我认为1—9年级的学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把中华民族的基本典籍读熟,不一定利用课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与课后时间。在熟读的基础上,部分名句、名段甚至名篇,达到背诵的水平。熟读,是当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青少年只有在接触、了解后,才有可能逐步理解、领悟并践行民族精神,这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解决的。我认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体”,但仅仅熟读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并将其落实在语文、德育、历史甚至是艺术类课程中,通过主题式迁移把课讲透。一节课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做人做事的小道理“引爆”,但这种“引爆”要由孩子提出,通过探索和体验学习后得出结论。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把传统文化的力量“引爆”,体用兼备,尽管我们并不奢望短短的语文课能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丢弃高效的课堂,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嵌入教学。“嵌入”要和《纲要》的精神高度契合。我所说的“嵌入”是指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主题分类,选择与语文课文的主题相近或相关的内容,迁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偏重文化内涵的教学,提倡学生深度参与,在教学中体验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
中小衔接。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小学会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但到初中、高中和大学几乎就没有了。我认为中小学、大学的课程应有衔接。传统文化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将来的成人教育、社会教育都应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内容。
教研至上。应为教师营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氛围,做好充分的服务工作。提倡教师研读经典,相互交流,进行入门、有序的培训,提供基本的传统文化书籍资料,组织交流,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观摩。我们一定要用有文化素养和感悟的先行教师来引导、感染更多的教师,让教师的文化感悟和信念不断加强,用信念来引导与感染学生。
“体用兼备、嵌入教学、中小衔接、教研至上”是我针对当下的教材设计和内容选择提出的“十六字”建议。我们不要一味地相信读经,也不要一味地相信课堂,要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方式,在不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前提下,通过主题嵌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祝安顺: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开设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教学效果也得到很多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在这些课程中,学校可以围绕几个方面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开展相关课程。比如,当前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行为规范不是很好,学校可以开展《弟子规》等的诵读和践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针对学生将来的成长需要开展相关课程。比如农村学生相对比较内向,可以开展经典诵读大赛、经典诵读表演,以提高学生在公众面前的交流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分子或专家学者资源开展相关教学。一线教师相对来说对学生的了解比较充分,他们会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后,尝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一些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如果其自身是学生家长,又愿意做公益教学,可以将其引入学校。如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性,成功开展校本课程或选修课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且此类事例比比皆是。
第四,深度梳理学校的办学理念、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此类课程的有效路径之一。每所学校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如校名、校训、校歌、校徽、校友等,可以梳理出学校的主导办学理念,并结合当地的名人、著名历史事件、民俗等,开展此类课程,这也是可以继承与发展的。如有学校所在地是范仲淹的家乡,学校在开发自主课程时就可以将范仲淹的相关内容当作校本课程,挖掘其精神和故事,引导孩子了解、接受传统民族英雄人格,将其具体化。
第五,加强学校间的交流,打开思路,获得激励。学校自主课程的开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相互交流、分享,然后总结、完善、提高,否则各个学校的做法会由于理念不到位而停滞。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措施?
祝安顺: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居于核心位置,我认为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过分,从某种角度来讲,语文教师的确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作用。
就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来说,语文教师能做得非常多,结合众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来看,我认为有如下五个措施:
第一,提高母语教学水平,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美和文字美。这是让中小学生愿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条件。把课本中的古诗文讲透彻,讲出文化内涵,再适当增加相关内容,这样青少年学生便相对容易接受。
第二,充分认识学科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虽然目前存在很多的具体的困难,但应认定必须开展,才会有开展的可能,如对1—9年级的孩子,尤其是还没有上2年级及之前的孩子来说开展经典熟读非常重要,不熟读不行,读是前提,是基础,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支撑,但是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点拨。
第三,采用绘本、吟诵、歌诗、实地体验等形式和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不拘泥于语文课的固有教学形式和方法。我们不一定要死记硬背,现在很多方式,如绘本,就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再如漫画,如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孩子和成人都很喜欢。吟诵符合汉语的韵律,适合古典诗词和散文的传播。还有歌诗,可以把古代的吟诵调、民歌、普通话、朗诵等综合起来,谱成曲子,供小孩子唱。我认为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
第四,在当前效率至上、个性张扬的时代,应该探索转变课堂教学的形式,积极全面探索系统的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即把古诗文中的情境、价值选择、答案,让孩子们通过探讨、集体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式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得出最佳答案,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比如,某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讲到“孝”文化时,在教学中就可以把传统文化中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爱的关系”的相关主题——“孝亲之爱”迁移出来,把它嵌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诵读、谈论素材,写出自己的理解,并把他们探索出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报,教师给予引导。这种体验式教学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然而然就容易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好感。
虽然存在众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但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形成符合文化传承规律的,也符合教育学规律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比较关键的。
(责任编辑:孙建辉 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