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凡尔纳与莫言说起

2016-01-21 19:58万玉云
出版参考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出版社凡尔纳莫言

万玉云

近年来,图书的翻译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集中体现在政经图书和文学图书的翻译出版。这也促使我们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问题上反思翻译出版。

热词:凡尔纳 莫言 引进来 走出去 翻译出版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一直以来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1957-196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大规模地出版了“凡尔纳选集”,如范希衡译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曾觉之译的《海底两万里》,联星译的《地心游记》和《蓓根的五亿法郎》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年出版社不仅将已出版的“凡尔纳选集”全部重印,还组织译者翻译了当时来不及出版的十余部凡尔纳名作,成套出售。201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再次经典再造“凡尔纳选集”。至今,不少读者在收集凡尔纳作品时仍会说还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版本好。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莫言作品《我的高密》和《学习蒲松龄》也一度热卖,广受读者好评。

然而,是否翻译出版的作品都能像凡尔纳作品一样让经典变为流行,让流行变为流传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能否在褒扬声中实现“飞跃”,持久获得出版市场的成功?笔者认为,这还是要回头来看我们的翻译出版市场。

翻译出版的现状与问题

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引进图书16625种,输出图书7305种,总计23930种,图书的翻译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集中体现在政经图书和文学图书的翻译出版。这也促使我们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问题上反思翻译出版。

从“引进来”的角度看,我国翻译出版信息渠道不畅通,质量上良莠不齐。日前,出版社的版权贸易大多是从版权代理公司获取相关信息,选书、报价、竞价。这种模式自然就会出现代理人荐书和编辑需求不对接的现象,会出现哄抢版权、天价版权的现象。加上,国际上通行的版权购买年限是7-10年,在中国通常会是5年。因此,有的出版社为了规避高成本的翻译出版,会另辟蹊径引进一些图书,会追求翻译上的“短、平、快”,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选书水准上的失误、出现低质量的译著。

从“走出去”的角度看,我国翻译出版比重仍偏低。中国外文局黄友义曾指出:“我国从事专业外语翻译的工作人员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及政府工作部门。中国真正合格的‘中译外人才不足百人,缺少‘中译外的人才,将导致文化上的‘逆差。”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存在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差额是9320种。

翻译出版的发展与举措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曾将传播过程归纳为五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和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传播效果是整个活动的核心,而要取得传播效果,传播内容和形式必须在受众身上起作用。

翻译出版的关键在于对双方文化意识的共通性与差异性的熟知和把握,也就是要用对方熟知的言语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国际传播。

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大图书对外推广扶持力度,如“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中国之窗”“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图书专项基金。笔者认为,双方出版社只有做到五个“好”,才能促进翻译出版的发展。

1.培养好优秀的版权代理人。对双方出版社来讲,一个优秀的版权代理人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最佳匹配双方资源。从专业能力上看,一个优秀的版权代理人,要熟知引进国及输出国的出版政策和原则,要结合引进国近期的图书市场走向、动态分析、客户需求等方面向输出国寻找合适的图书资源,并将相关图书的信息资源整理成引进国语言,如获奖情况、版权销售情况、在输出国的发行销售情况、专家意见、知名媒体评价等,进而向引进国目标出版社推荐与其需求匹配的图书。

2.以文学翻译和实用翻译并重的思想培养好翻译人才。作家刘震云曾说:“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而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了中国。”如果没有陈安娜和葛浩文的成功翻译,莫言的影响力恐怕难以进入西方(《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红高粱家族》是莫言在瑞典出版的三本书,陈安娜是莫言文学作品的瑞典文翻译,葛浩文则是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译)。一个好的译者至少要掌握两种语言,一个用来分析,一个用来表达,而最重要的还是母语,要真正地融会贯通两种语言,并达到语言欣赏的层面。为此,出版社要充分利用好老中青的翻译人才,提高译者水平:年轻译者要加倍努力,增加实践环节;中年译者应特别看重选题,慎重地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文本,对新的写作风格要尽快地熟悉和把握;老年译者,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把精力放在那些还缺少译本的经典著作上,填补那些应该填补的空白。同时,出版社还需要吸引具有良好外文功底的专家学者加入到译者队伍。

3.搭建好著作权交流的平台。除了各国际书展上的版权贸易外,双方出版社应关注对方国家所举办的文学研讨会,加强文化交流,引进和输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翻译作品。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先后以合资、独资和收购的方式进入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出版市场;培生、剑桥等优秀的国外出版社也逐渐注重和打入中国出版市场。

以中国青年出版社为例,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7年在英国伦敦注册成立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出版界从商业意义上投资海外的第一家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图书,大型视觉艺术画册《中国》《西藏》被国际出版界评价为截至目前所见过的最具震撼力、质量最好的反映中国的出版物,创下了同类画册的全球销量之最,成为同类书籍中无可比拟的精品力作;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推出的《中国园林艺术》与《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在国际书展中表现出色,和著名的美国兰登书屋、法国C&M以及意大利Modadori出版社合作,全球同步发行了中文版、英文版、北美英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和俄文版等版本,是中国出版走出去中的优秀案例和标志性产品。

4.规范好翻译出版的相关制度。各国都在不断健全与翻译出版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行业规范,为翻译出版活动的有序进行和高水平翻译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如国家翻译标准规范、翻译资格认证、外语和翻译人才培养标准等。为保质保量地促进翻译出版,双方出版社在各国政策下也可出台本社的翻译出版制度,如开展相应的外语教育和翻译教育规划,通过政策引导高校培养具有汉外文化翻译应用能力的翻译专门人才,建设相对稳定和高水平的汉外翻译人才队伍;建立翻译监督和评估机制,鼓励发表客观的图书翻译评论;改革翻译稿酬制度等。

5.完善好翻译出版的交流程序,从引进、借鉴到原创再到走出去。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彩乌鸦系列”,定位在引进当代德语国家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后来该书从畅销到常销,成为引进版童书的标杆。随即,“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应运而生,汇集当代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各种风格的原创精品。编辑在借鉴国外“彩乌鸦”呈现方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用高质量的插图较好地诠释了文本内容。现在“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也实现了走出去,一举输出多国版权,法文版、日文版、韩文版即将出版,德文版也已达成输出意向,“彩乌鸦”从莱茵河畔飞来,又飞回莱茵河畔,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开创了中国童书品牌从引进、借鉴,到原创,再到走出去的新模式。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桑塔格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个译本就像一座座建筑物, 如果它们有任何出色之处,时间的光泽会使它们更出色。”我们只有把握好双方文化意识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把读者放心中,做到五个“好”,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永续持久地发展翻译出版。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出版社凡尔纳莫言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Close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the Immigrant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in Under the Skin(Glazer 2013)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莫言的职场启示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