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锐晶
(内蒙古包钢医院老年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闫锐晶
(内蒙古包钢医院老年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对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老年科接收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入组的所有患者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采用常规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案,研究组的治疗方案为在对比组的方案基础上给患者加口服稳心颗粒。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一个月治疗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知对比组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都要弱于研究组,各类指标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对比组为要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各项治疗指标的恢复,而且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稳心颗粒;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
目前为止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致残及致死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1],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律失常的几率大约为78%~98%[2],而且在临床上常以室性心率失常为最常见,也是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致残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心肌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的疗效进行评价研究,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老年科接收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所有本文入选的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WHO所明确规定的心肌梗死诊断的基本标准,且均通过心电图以各类临床检验指标一直诊断为心肌梗死,排除有严重合并症及感染或肿瘤的情况。对比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56~88岁,平均年龄68.9岁;研究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67.8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入院卧床治疗并依照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按照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进行相应的治疗,为患进行抗心机缺血及抗心律失常等常规性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稳心颗粒治疗(山东步长制药厂生产,药品规格为9 g/袋),患者口服,3次/d,1袋/次,饭前空腹温水服用。观察两组患者一个月后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患者在治疗前均检测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等各项指标,并于1个月治疗后再次检测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率。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对比各组内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的指标可知对比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3.4±11.8),(15.6±4.7),(154.9±29.3);(62.9±9.1),(11.2±2.6),(102.1±19.9)。研究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4.1±11.9),(15.8±4.8),(156.1±29.6);(43.1±5.0),(6.2±1.8),(56.5±15.4)。可见两组患者组内各类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方案的治疗均有成效;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治疗方案比对比组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对比组为52.1%,要明显高于研究组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但近些年临床上在治疗心肌梗塞上有显著的成效,对心肌梗塞行再灌注与溶栓配置治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减少心肌梗塞的范围,缓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3]。稳心颗粒是我国步长公司研制的国家批注的首个抗心律失常的中成类药物,根据多年的临床使用可见疗效较为显著[4]。综述所述,稳心颗粒治疗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各项治疗指标的恢复,而且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1] 马振刚,吴永梅,等.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硼[J].河北医药,2010,32(16):2209-2210.
[2] 李华波.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27):142.
[3] 何 颖,刘 莹,邹爱英.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J].中草药,2014,45(15):2277-2282.
[4] 李 瑾,唐海沁,李结华,等.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2):84-89,10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541.7
B
ISSN.2095-6681.2016.30.0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