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鹏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互联网+”的提法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各行各业纷纷拥抱互联网+。在传统教育出版领域,MOOC、翻转课堂、智慧教育等新兴在线教育模式的出现,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并驱动了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变革。因此,传统教育出版只有积极拥抱互联网+,与在线教育相融合,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才能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传统教育出版单位顺应互联网的趋势,转型升级已经开始,纷纷建立数字教育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出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教学的需求,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出版的重点是纸质教材与教辅,以提供学习资源为主要出版内容。出版社根据学校开设专业或课程的设置,遴选针对某一专业或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和作者,并将其成果转化为符合出版规范的纸质教材,再通过传统营销渠道将纸质教材推荐给相关任课教师,一旦教师选用,就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将纸本教材售卖给学校或学生,以此为各高校的教学提供服务。
而互联网+时代,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逐渐由纸质图书转移到网络,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Kindle等数码产品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随之由各种纸质图书转移到网络在线模式。尤其是作为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从小就广泛接触互联网,他们更加适应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新兴在线教育模式;另外,各高校纷纷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校园,教师的教学也不仅仅局限在纸质教材与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越来越多地需要一些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因此,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传统教育出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教学的需求,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为鼓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政府部门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以支持传统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意见》指出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应用与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前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各大教育类出版社纷纷开展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建设了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优先遴选了数字化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作者知名度高的“国家级精品课程”,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并对相关课程资源进行运营、更新、维护和管理。另外,该社还启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大量收集微课资源,以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字教学平台“智学苑”,是基于MOOC+Classroom模式,将教材及其他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同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个性化的课程管理模块,实现教学资源的智能化和最大化共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人大芸窗数字教材”平台,是对几十年来优质教学资源、经验、科研成果的积累,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合开发运营的教育创新型项目。该平台以丰富权威的教学资源及开放先进的平台技术,帮助学校、教师、学生轻松实现线上教学管理、线上教学、线上学习、资源上线等。
“学堂在线”平台,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研发,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合作伙伴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C9联盟高校和一些国际高校,目前上线课程200多门课程。
“好大学在线”中文慕课平台,由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百度校园服务发布云计算资源平台,并通过对接百度教育和百度搜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发布。
北京大学MOOC平台“华文慕课”于2015年上线,“华文慕课”是以阿里云为依托,服务于全球华人的慕课平台,主要以华语课程为主,网站现已开放20多门北大自录课程。
互联网+不是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是重新组建新的模式
传统教育出版单位的转型升级尽管已经开始很多年,但成功的转型案例并不多,示范性也不强。笔者认为,互联网+不是指行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是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新的模式、新的结构。同样地,在线数字教育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完全颠覆,而应该是将在线数字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自身优势完美结合,实现升级换代。
(一)利用内容资源优势,研发新形态“富媒体”教材
教材是传统教育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传统教育出版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教材内容资源,也包括部分数字化材料,如教学用PPT、练习题库及答案等。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的教与学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新的教与学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发展和重视,这时传统教育出版的相关劣势也凸现出来:印制成本高、知识信息更新速度慢、不能适应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等。
可以想象,当教室里的学生都在玩手机、Pad,不再抬头听课的时候,你的教育目标是否还能实现?因此,学校急需重新建构学习流程,改革传统教学中的弊端,MOOC、翻转课堂、在线教育等“互联网+”课堂模式应运而生。就目前的阶段来看,将传统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能满足高校的需求。传统教育出版应该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教材优质内容资源,并结合新型数字化出版技术,积极开发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的“富媒体”教材,以此迅速占领市场。
新形态“富媒体”教材主要呈现形式为“纸版教材+APP应用+课程平台”,其开发不仅要注重内容质量,也要注重形式,如内容编排、数字技术的应用等,在设计之初就建立相互配合的、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以打通手机端、Pad端、PC端等不同载体之间的应用,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技术(AR),可以将一些传统纸质教材无法体现的重点内容生动化(利用视频、语音等),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三维模型、动作演示),将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快速链接、检索等。同时,通过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材料上传,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可以通过在线题库系统,随时随地布置作业,进行知识点的测试、考试,也可以进行答案解析的上传,学生可以关联下载加强记忆,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就大大增强了线上线下教学的体验性、互动性。新形态“富媒体”教材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新形态“富媒体”教材主要功能
(二)构建知识集群传播平台,向知识服务商转型
互联网+不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而是升级换代,其本质是碎片与重构,是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构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新形态“富媒体”教材大多是基于传统教育出版的优质资源所建设(知名高校、重点师资团队的成果),又或者仅仅是作为一门课程的资源增强,但其很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条件高校及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除了新形态“富媒体”教材外,与教学实施过程相关的个性化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教学管理和运营服务的知识传播平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传统教育出版不再仅限于新形态“富媒体”教材,而是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以课程建设与社区化分享为中心,在充分解构各专业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集数字资源管理与制作、在线考试、远程培训、个性化定制、数字化资源商城、信息共享为一体的知识集群传播平台。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的“人卫慕课”平台等,率先迈出了平台化发展的步伐。知识集群传播平台包括的主要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集群传播平台的主要模块
平台各模块之间相互关联,可以通过后台权限的设置,使得高校、教师、学生所能看到各模块的功能不同,以达到教与学的要求。例如,个性化定制系统,平台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要求和特色,定制化页面显示、数字化资源检索权限、对外发布高校学科新闻等;学校的管理员可以在后台在线审核教师等上传的资源、对资源进行后期加工、对资源进行批处理、发布审核通过的资源等。在资源制作系统中,高校普通教师也可以创建自己的班级、添加属于自己的课程,师生共建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UGC课程资源)。在线考试系统支持在线考试与自测、自主组卷并实现千人千卷、后台配备错题及答案解析等大数据分析辅助教与学,考试成绩也可以直接与教务系统进行对接,减少人工的录入,实现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传统教育出版时代,一本教材的问世,从选题策划、编写、编辑加工出版到使用,长达1-2年时间,对于一些学科的内容来说往往是刚出版就已经过时了。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和手段,与传统教育出版的融合,可以实现双赢。传统教育出版亟需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利用新技术、云平台,积极向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型企业转型,建设海量的,跨专业、跨领域的知识集群传播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相信传统教育出版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单位系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