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需构建“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2016-01-19 19:28赵琍
出版参考 2015年17期
关键词:动漫动画校企

赵琍

本文提出以“校企联动”模式来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人才是当务之急,是促进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热词:动漫产业 校企联动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动漫产业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形成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结构,为动漫及多媒体产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动漫产业在创意产业和提升“软实力”大背景下也迅速发展起来,从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始,动漫产业已被列为国家级开发的主要文化产业。整体来看,我国电视动画行业正逐步由注重产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方向转变,由转型升级引导的行业发展战略调整持续深入,以内容战略、精品战略和品牌战略开拓动画产业。随着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这条崭新的产业链的建立有赖于各个环节的有力衔接,这也意味着它的发展需要多层面的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创意人才和运营人才。目前我国在动漫产业各领域的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索一种合理的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我国动漫产业人才严重短缺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曾经一度也是动画大国。我国动画片由于种类繁多,民族风格独特及制作精良而被国家动画艺术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片逐渐与发达国家拉开距离,由于缺少有影响力的国家作品,国外动画片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动画市场80%以上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片所占据。自2004年2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产业结构也逐步完善,动漫呈现出产业化趋势。据相关统计显示,国内13亿人口中,至少有5亿人口是动漫市场消费者,预计市场空间为10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有2000家省市电视台,其中动画专业频道4个,少儿频道25个,少儿栏目289个,动画栏目200个。儿童音像图书市场空间为100亿元/年,儿童服装900亿元/年,玩具200亿元/年,文具600亿元/年,儿童食品350亿元/年。2007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突破了1万亿美元。未来由数字艺术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将超过能源产业的产值,但是受困于产业链断裂及人才供需失衡,中国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

我国动漫产业急需的三种人才

随着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我国动漫产业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全国掀起了开设动漫专业的热潮。据《2007中国动画产业年报》统计数据,到2007年底我国有447所高校开办了动画、漫画类专业。1230所大学的院系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课程。动漫逐渐成为各高校与职业学校学生的热选,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动漫专业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但在人才市场上却出现了企业以高薪招聘动漫人才,却无奈适者难寻的窘境。根据2010年6月,中国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My COS)发布的最新一期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在2009年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中,动画专业以“本科毕业生半年后22.5%的失业率、平均月薪2359元”高居榜首。自2008年以来,动画专业已是二度进入“失业率最高专业的前十名”。根据专家统计,目前动画及多媒体行业需要的人才是15万-20万人,而每年能提供的人才仅为1万人左右,伴随产业的发展壮大,这个缺口还会不断加大。

以上数据表明,国内的现状是产业发展走在前面,人才培养有些滞后。目前院校、培训机构教育出来的学生和产业有些脱节,人才紧缺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出现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学科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岗位实际需求不相匹配;企业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与学校实践教师、实训设施严重缺乏形成的培养能力不相匹配;社会的就业、教育、产业等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这种现状对动漫产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国动漫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具体来说,我国动漫产业急需三种人才:

1.动漫产业缺乏具有审美能力和能够洞察消费者心理的加工制作人员

实际上,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有着很优秀的技术制作队伍,也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但是他们缺乏营销传播的中间环节,缺乏与受众审美需求的有效互动和了解。因此,尽管动漫产业的制作人员在软件技术上非常优秀,但在整体上却表现出脱离市场实际,对动漫消费审美心理,尤其是动漫消费偏好不是太了解。导致优秀的制作人员就只能在市场加工的产业环节上,进行为别人制作等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活动,那就谈不上建立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了。

2.动漫产业缺乏有思想有创意的研发人才

作为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漫产业,被国际市场公认为是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2005年全球动漫产业的产值达到了2500亿美元。然而,由于我国动漫市场严重缺乏原创人员,而导致我国动漫市场的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海外市场。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尽管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以杭州市为例,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从2005年起,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动漫游戏产业重点项目扶持、优秀产品奖励以及贴息优惠,从2010年开始,这一专项资金增至7000万元。但在借鉴中逐步成长的中国动漫产业,在创作中依然难逃“模仿”的窠臼。业内一位专家说,“中国动漫不缺技术,缺的是创意,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端人才,原创作品的不足阻碍了国产动漫的发展,势必严重影响企业的宣传推广和衍生品的开发。”

3.动漫产业缺乏有能力将动漫产业链贯穿起来的商业运作人才

国外流行这样一条动漫商业模式:“动漫生产——动漫片播出——衍生产品开发——衍生产品销售——收益——再生产”。但在我国,这一产业链往往呈“断裂”状况,国内的产业环节基本集中在“动画制作”及“电视播出”两个环节上。从资金分配比例看,绝大部分的资金使用量放在前期和中期,后期资金特别是在产品开发、品牌授权等环节中投入微薄。甚至有些公司几乎没有规划和安排后期所需要的市场运作资金,结果往往不得不依赖单一渠道与产品,产品影响力十分有限,导致我国许多动漫企业无法经营的局面。由于我国的动漫产业的商业运作人才极少,加之市场缺少经验,许多内地的原创漫画作品在市场运作模式和市场推广过程上均不是很成功。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丁俊杰认为,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最缺乏的是能将创意文化产业链贯穿起来的人才。

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策略

笔者认为,要切实推动国内动漫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一方面是学生本身的热情和梦想。这个行业是实现梦想的专业,热情和梦想是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动力。该行业信息更新很快,60%以上的知识在更新换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决定了自己能在这行走多远。另一方面,教育行业同仁一起努力,要有更多有产业经验、项目经验的人进入教育一线。最重要的是需要产业项目的参与,企业不应等在招聘会和简历前面,而应在教育阶段介入教育和培训当中。因此,我们提出解决我国动漫产业人才奇缺以及促进该产业快速发展的策略是建立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机制。

具体的运作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产品的研发、动漫的创意和制作等。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为学校提供见习、实习的平台;学校则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与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不同,高校与企业只是合作的关系,它并不单纯地为某一个企业培养人才,它是一种联合的、互动的培养模式。除了在多层次上的合作之外,校企之间应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联动机制下,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机构时时关注市场的走向和企业发展的动态,以便修订自己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同时,企业也会因为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而变得生机勃勃。总之,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互相影响,做到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良性循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共同完成培养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由于动漫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关的大多都是新专业,因此,不管是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还是专业的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从专业设置来看,缺少动画创作与管理专业。在447所拥有动画学院的大学中只有上海大学等9所高校开设了动画文学专业;仅有北京工商大学1所学校开设了数字管理专业;仅有北京电影学院1所大学开设漫画制作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学校大都偏重动画技术的课程,特别是电脑设计技术,忽视与影视相关的人文课程。这样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会导致动漫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处于非平衡状态。因此,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签定长期合作协议,确立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根据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共同完成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

2.共同建设长期的专业实践环境,搭建实习基地

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建立工作小组,由企业的行业专家、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实习指导委员会,共同建设长期的专业实践环境,搭建实习基地,将本科最后一年定位于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实践教育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创意产业、动漫产业所需人才。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从2008年5月起,北京工商大学与北京市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对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校企联动模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自北京工商大学与北京市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合作以来,基地每年都会定期为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们组织动漫产业主题研讨会,为学生讲座并相互交流探讨,为这些还在“襁褓”中的数字管理人才,提供了一个瞻仰产业前沿的机会。每年即将毕业的学生都到基地实习,投入至少两个月以上甚至半年的时间,分小组跟着公司的项目经理实践,从而了解数字娱乐产业中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当然,这样的合作并不只是简单的学生实践,企业在给学生营造实践环境的同时,还给学生实地辅导毕业论文,在实践中进行指导和帮助,就好像将“课堂”带入了企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更生动,内容更实际,将理论完全融入实践。

北京市数字领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以动漫创作和后期加工制作为主的公司,公司也以同样的模式为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娱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参与项目的平台。这样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更早地投入到动漫市场中,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当然这种合作模式,合作的主动性多在学校。学校主动把人才培养与动漫产业经济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主动介入企业的发展,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通过专业设置调整、培养过程的动态调整,使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程度较高,对满足相关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有整体、长期的推动作用。另外,从合作条件看,合作企业要全程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形成紧密、融合的合作体。但是,由于专业共建对某个具体企业的用人需求的作用是隐性的,企业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参与不够积极。如实训环境的创建不仅仅是硬环境的建设,还必须考虑软环境的建设,即实训管理,包括实训计划的制定、实训的过程管理。学校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们,企业能不能全心全意地让他们为学生传帮带,学生能不能切实提高能力的关键,也是衡量校企合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3.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加快动漫专业师资培养

纵观目前我国的动漫教育,从专业师资力量上来看,动漫专业缺少与影视、动画创作、动漫营销策划与管理等相关的师资。动漫专业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学校动漫专业的中坚师资力量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他们有很好的技术能力,但缺乏影视创作能力或者是动漫产业的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力。我们认为,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师资,通过企业人员作为师资,或者学校师资到企业实际环境接受训练或直接参与企业的动漫产业项目,从而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是提升动漫产业师资力量和完善中国动漫产业人才培养的最佳策略。

校企联动模式,其本质特征是产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结合。加快中国动漫产业所需的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需要根据产业发展对动漫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整合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组合,从而将动漫人才培训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总之,动漫人才的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只有建立一套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动漫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动漫动画校企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