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婉婷
2016年的第一场“血”比2015年来得更早一些,开局股市就遭遇暴跌,人民币则加速贬值。在岸人民币汇率跌至6.59,创下五年来的新低;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6.76,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价差曾扩大至1600个基点以上,创下价差历史纪录。这一价差的不断扩大,说明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仍然非常强烈。
在新年刚过的几个交易日里,在岸人民币汇率贬值了近1000个基点,累计贬值超1%;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贬值了1500个基点左右,累计贬值超2%。
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还与股票的大跌相伴随,甚至全球市场亦有波动。1月4日,上证综指跌6.85%,跌至3300点以下,创业板指数更是暴跌了8.21%,一天之内两次触发了熔断。当天欧美股市也纷纷下跌,比如德国股市跌了4.28%,标普500跌1.53%。1月7日,股市再度两次熔断,上证指数跌7.32%至3115.9点,创业板跌8.66%。我们并不认为汇率贬值是触发A股市场熔断的唯一因素,但完全可以作为重要诱因之一。
多重因素致使人民币贬值加速
近期人民币贬值加速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经济前景的担忧,短期资金流出加剧,以及央行的模糊态度。
首先,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较为担忧,而政策的放松可能不及预期。虽然2015年11月经济数据略有企稳,但事态依然非常弱。最新公布的2015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低于市场预期的49.8;财新PMI为48.2,比11月下降了0.4。
由于2015年上半年金融业超级繁荣,股灾后交易量的萎缩使得2016年上半年金融业对GDP贡献将大大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跌至6.5%附近。
短期经济的起伏关键还要看政策的支持力度。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七问七答”的方式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中明确强调,不会实行需求紧缩,但认为主次要分明,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也就是说,未来决定短期增长的需求面政策更多是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不会采取强刺激。
从近期货币政策的操作看,似乎央行也在有意放慢放松的步伐。
按照2015年的节奏,大概是两个月降准一次,但是自2015年10月底降准之后,目前央行仍按兵不动。对政策预期的落空和延后,可能会使市场产生对经济不利的预期。
其次,资金外流加剧。对中国经济前景悲观和中美利差的缩小导致资金流出,2015年以来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而新年初始贬值预期加强,可能由于新的一年居民有了新的换汇额度,从而加大人民币的短期抛售压力。另外,朝核问题也可能引发全球资金避险情绪的上升,导致资金大幅流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
第三,央行对人民币的预期管理不明确。虽然央行多次表态,人民币长期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但对短期人民币波动以及贬值的容忍度并没有明确表态,这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猜测。
例如8月11日的人民币突然贬值,事前未做预期管理,导致了市场震动;新年伊始的人民币贬值加速,央行的预期管理仍然显得不够明确。从人民币加入SDR后的走势看,其波动似乎在央行意料当中,但当贬值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就会自行放大对资金大规模外流的担心。
人民币贬值与资本市场联动
从长期角度看,汇率贬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不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汇率贬值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汇率贬值是由央行主动的宽松政策所致,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会带来股市的上涨,比如安倍上台以后的日本,日元贬值与日本股市大幅上涨紧密相连。如果汇率贬值更多因美元升值而被动跟随,则会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这种贬值往往会与股市下跌相伴随,比如2014年下半年的俄罗斯和一些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从短期和中国的角度看,人民币的贬值,尤其是加速而突然的贬值,很容易带来资本市场的暴跌。自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的走势大概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8月11日后的突然大幅贬值,诱发中国股市1000多点的暴跌,并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共振,以至于9月份的美联储会议对此都给予了额外的重点关注。
第二个阶段,9月至11月,人民币汇率得到有效控制,在岸人民币汇率基本维持在6.3-6.4之间窄幅波动。这一期间中国股市也见底回升,形成了一波幅度较大的反弹。
第三阶段,11月底人民币加入SDR后,人民币汇率开始持续贬值,在岸人民币汇率突破前期6.4的边界,同时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的价差不断扩大。2016年初的几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贬值加速,其贬值幅度几乎赶上第一阶段,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逾1600个基点,中国股市再度暴跌。
在其他早已习惯了自由汇率的国家,汇率的涨跌如家常便饭,不太会引起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但是,中国过去一直习惯的是固定的汇率或单边升值的汇率,如今突然贬值了,波动放大了,企业和居民从心理上需要适应期,也更容易导致恐慌。
央行或出手稳定贬值预期
随着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汇率的波动弹性也会加大。近期人民币的加速贬值,使得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加剧,金融市场风险攀升,我们认为央行会很快出手稳定预期。大致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央行可能会更为明确地表达自己对人民币的长期和短期的态度,也可能进一步明确汇率政策操作的一些依据。1月7日,央行网站转发了中国货币网的两篇评论文章,认为2015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保持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更加市场化。这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沟通和预期引导作用。
第二,适时采取直接的外汇干预。虽然减少汇率干预是汇率改革的方向,但即使是很成熟的发达国家,比如日本、瑞士也都有明显的干预汇市的行为。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加速、不利于资本流动和金融稳定的情况下,央行直接入市干预有其必要性。
1月7日早盘,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贬值至6.76,但又迅速被拉回至6.68附近,使得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缩小到1000个基点以内。随后人民币中间价也结束了此前的“八连贬”,1月12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回到6.58,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价差已经缩小到100个基点左右。据相关媒体报道,这一系列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央行已经直接干预了汇市。
第三,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弥补资金流出的缺失,同时有利于经济企稳。央行也可以实施间接的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
目前来看,由于资金可能加速流出,为了保持适当的流动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但有利于维持资金市场的平稳,也有助于经济企稳。
1月5日,央行实施了1300亿元的逆回购,是4个月以来的最大量,也说明近期市场流动性可能存在问题。考虑到春节将近,流动性的季节性需求会大幅上升,我们认为,近期降准的概率大大提高。
作者为联讯证券投研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