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燕
笔者从事编辑工作七年有余,责编过几本学术专著,每次编稿都有新的收获与体会。现就自己在编辑这些学术专著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跟同行们探讨,以期共同提高。
一、单位用法如何统一
众所周知,书稿中的单位名称应统一用中文或英文,特别是学术专著,以后者为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会碰到特殊情况,需要灵活应对,比如时间单位的问题。
正常用 h 表示时间单位“小时”,但是笔者责编的一本名为《模式生物家蚕》的专著,其原稿中代表“小时”的时间单位除了h之外,还有hpt、hpi等。如果编辑对此不了解,可能就会直接统一成h,但事实上这三者的含义完全不一样:hpt表示转染后经过的时间(小时),hpi表示感染后经过的时间(小时)。若将hpt和hpi盲目统一成标准单位h就大大改变了书稿的原意,不可行;但若不改,普通读者不理解不说,还不符合编校规范。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与作者商讨后统一了一个原则,即一般的单位保留英文形式,时间单位用中文表示,做到局部统一。如原稿“vBm61-ko在24~96 hpt 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只有微量的增加”编辑加工后改为“vBm61-ko在转染后24~96小时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只有微量的增加”。
另外,同一个中文单位也有不同的说法,如代表时间的“天”和“日”、某些动物计数的“头”和“条”、用于蛋计数的“个”和“枚”等,对于这类问题,若两者没有实质性差别,则应该统一用一种表述,笔者一般的做法是按照原稿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统一。
二、正文中经常出现英文描述,是否一定要改成中文
随着学术研究同国际接轨,很多名词既有中文又有英文称呼,往往还有英文缩写。原则上中文著作不建议用英文表述,但为了更加规范、全面进行论述,英文翻译往往必不可少。对于英文翻译什么时候出现,以何种形式出现,这个问题应该全稿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一般的做法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用中文名后面加上括号备注英文名的形式,如果还有英文简称,那么就在英文名后面用逗号,再写上简称,后文出现的时候一般直接用中文表示,如“人类皮肤角质层中存在一种叫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NMF)的成分”,后文出现“天然保湿因子”不再标注英文,直接用中文。值得一提的是,若书稿篇幅较大,也可以将上述所说的词汇在每一篇章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均按上述方法加注一次。若稿件中一个中文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说法及翻译,则需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将两种或多种说法及翻译都备注,在后文中出现时尽量用第一种说法,如“蜕皮激素又称蜕皮素、蜕皮甾酮、蜕皮类固(甾)醇(ecdysone,ecdysteroid)”,后文中出现的时候就用“蜕皮激素”,需要用到英文的时候就用“ecdysone”。
笔者认为,有两种情况可以在下文中直接用英文或英文缩写的形式而不一定是中文:第一种是中文名很长,且上下文中多次出现,若都用中文名易显得文字累赘,如“外施茉莉酸甲酯可诱导番茄叶片蛋白酶抑制剂Ⅰ(PIⅠ)的合成和积累,与其在同一培养室生长的对照番茄植株也会积累少量的PIⅠ,从这个现象克制后者的PIⅠ合成会受到前者的影响”;第二种情况是名词本身就由国外学者首次提出或者命名,中文名是对外文的翻译,这种情况往往阅读起来没有英文缩写通顺,且业内读者也较为习惯用英文简称的形式。
三、如何合理引用别人的图片
学术著作中,如果为了引证别人的观点,来说明自己研究的问题,适当的引用是可以的,但必须注明出处。若是引用图片,特别是别人独创的图片,笔者认为最好应该征得对方的同意。
笔者曾经责编的一本著作《新发现的植物激素》便是个很好的例子。当时拿到书稿后,笔者便跟主编沟通这一问题,正好该书的主编是一位治学非常严谨的老专家,于是他按照笔者的要求将书中所用到的别人的图片一家家发邮件给图片所有权者。这些人遍布世界多地,虽联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作者的努力,最终大多数图片获得了作者的授权,对于没获得授权的图片,作者也进行了妥善处理。每一幅得到授权的图片,笔者在编辑加工时都会进行说明,如“图片引自Wasternack,2007,并经德国Halle大学Wasternack教授慨允使用”等。
四、表格中的缺项和对齐方式如何处理
笔者看到过一些书稿中的表格,缺项有的用半字线或一字线表示、有的用斜线表示、有的干脆直接空白。缺项没有正常填写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有的内容确实无法填写,比如不存在这种情况;也可能因为条件限制,这一项数据的实验没做等。笔者认为,不管什么原因,空白肯定是不可行的,否则容易给读者造成这项数据缺漏的误解,甚至有可能引发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笔者的处理方式是:统一用半字线表示缺项。值得一提的是,若该项数据为零,千万不可当作缺项处理,必须写上“0”。
另外,表格的对齐方法也是一门学问。一般的对齐方式有居中对齐、左对齐或右对齐,很少采用右对齐。但在实际操作中,若不管三七二十一做到绝对统一,那么表格会看起来很不美观。笔者的原则是:可以因“项”制宜,即以文字为主、每行字数很不一致的项,可以采用左对齐的方式;以数字为主、每行字数较为接近的项采用居中对齐的方式。另外,数字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应该一致,通常为两位,缺者补“0”。这个可以根据上下文局部统一。
五、只有少量图片需要排成彩色的情况如何处理
学术专著不同于科普书,往往篇幅较长,纯文字较多,学术性强,编辑要求高;而又因专业研究的限制,发行量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注定了学术专著较普通科普书出版成本高得多,因此多数采用黑白印刷的形式。但是有些图片,需要还原成彩色才能说明问题,比如与颜色有关的不同研究成果,这类情况笔者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法是,在正文中出现时排成黑白,跟正文其他黑白图片排法和注释形式一样,另外在全书最前面或最后面单独作为彩插再排一遍。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在全书最前面或最后面排彩插,正文中不出现黑白图,但在正文中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六、参考文献著录方式在正文和文后编排时如何用
众所周知,参考文献有两种著录方式,分别是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时候应该在右上角标注序号,如“从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蛋白质分子晶体的三围结构[1]可以得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文末参考文献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标注,且序号同文中的序号对应,如“[1]沈同,王镜岩.生物化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9:140.”;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时候用著者姓氏(或姓名)和出版年标注,在文末按照著者字顺和出版年著录,仍以上述文献举例,正文中出现时为“从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蛋白质分子晶体的三围结构(沈同,1969)可以得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文末参考文献为“沈同,王镜岩. 1969.生物化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40.”。文中出现的时候两者的不同点一目了然,文末出现的时候主要区别在于年份排放的位置。
笔者看到过不少书稿的参考文献编排方法,都是文中出现时按照著者-出版年制,而文末著录时按照顺序编码制,严格来讲,很不合规范。编辑在编稿实践中,可以自己定一个原则编排参考文献,但文中和文末必须统一用一种方式,笔者通常用著者-出版年制,因为顺序编码制是严格按照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万一作者在退改的过程中要增减参考文献,那么所有的其他文献就要重新编排顺序,这在文末操作不难,但在文中就大受影响,因为往往一篇文献被多次引用,若把顺序全部改掉,很有可能因疏漏造成文献对应错位的情况发生。
每一部学术著作都是作者和其团队多年来辛勤研究的成果,凝结了多人大量的心血,能付梓出版实属不易,而在此过程中很多问题站在作者角度是发现不了也难以想到的,这时恰恰需要编辑来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深深感受到这一点,因此在编辑工作中尽量想为作者把书做得最精、最美、最好,每编辑一本书均会就上述各种问题多次同作者沟通,他们也从中感觉到编辑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体会到出版社真正为作者着想的态度,能支持和理解我们的工作。其实编辑和作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将作者的研究成果准确无误地以最好的方式出版。作者一旦意识到这一点,编辑和作者之间的沟通就能非常融洽通畅。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多次受到专家(作者)的肯定与感谢,并也因此跟不少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为朋友。专家表示今后他和同行有出版需求,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笔者,在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样的效应已经开始出现。其实,笔者还有另外一层深刻的体会:编辑好一本学术专著对责任编辑来说确非易事,只要不怕繁琐,沉下心来,仔仔细细去做,就犹如上了一堂最好的编辑实践课程,编辑技能在实践中会不知不觉得到快速提升。
(作者单位系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