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差异分析

2016-01-18 01:50吴慧玲齐晓安张玉琳
税务与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吉林省产业结构文明

吴慧玲,齐晓安,张玉琳

(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2.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规划,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方法体系,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引 言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决议和文件,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发展的长远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生态、技术、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1]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所谓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是指通过构建一定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对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的一系列方法体系。我国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如此,学者们仍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学者在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量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8]虽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测度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但是并未达成共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其中针对我国各个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量及其地区差距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然而,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方面看,采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对我国各个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距进行测度,从而为各地有的放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客观依据,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量:数据来源与方法

根据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特征,本文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生态治理四个维度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本文计算生态文明水平所涉及的变量数据来源于2000~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各省权威机构公布的统计资料。生态文明指数分别由一级指标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生态治理四个维度进行衡量,且每个维度的权重均取0.25。其中,以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占建设用地比重作为衡量增长方式的二级指标,且每个分指标权重均取0.33;以农业增加值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的二级指标,且每个分指标权重均取0.33;以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作为衡量消费模式的二级指标,且每个分指标权重均取0.33;以COD排放强度、SO2排放强度、城镇建成区绿化率作为衡量生态治理的二级指标,且每个分指标权重均取0.33。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占建设用地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COD排放强度及SO2排放强度为逆向指标,其他指标为正向指标。[2]

(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量方法

生态文明指数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由多个分项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指数。由于每个分项指标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同等重要,因此,本文采用等权重方法处理各分项指标的重要性。首先,对二级指标的每个分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根据已设定好的权重计算二级指标;最后,根据加权平均数方法计算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数。

各变量标准化的过程为:根据每个分项指标的最大值MAX(Xi)和最小值MIN(Xi)计算极差值R=MAX(Xi)-MIN(Xi);然后,根据极差值再计算标准化值。

公式(3)中,P为生态文明综合指数;Yi为一级指标权重;Wit为二级指标权重。生态文明综合指数P越接近100,表示生态文明水平越高。

三、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及差异分析

(一)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以吉林省为例

根据上述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量公式,分别计算全国和吉林省2000~2013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纵向对全国和吉林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13年全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但总体的生态文明水平呈现上升态势,2007年达到最高峰值83.5295。其中,2000~2007年,全国的生态文明总体水平上升幅度较大,2007年达到峰值。然而,2007年以后全国的生态文明水平却有所回落,2012年开始又转而上升。全国生态文明水平呈现出这样的波动曲线,有其内在的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总体规划,2001~2010年的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西部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有所提升。2003年,我国政府又实行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其中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东北振兴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由于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得我国生态文明总体水平呈逐步上行趋势。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年全国的生态文明水平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然而,2007年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严重受挫,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的不景气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008年以后全国的生态文明水平处于曲折下行的状态。直到2012年,中国经济出现好转;而这一年正值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又有了强劲的推动力,我国的生态文明水平重返上升的轨道。

表1 2000~2013年吉林省与全国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比较

如表1所示,从2000~2013年吉林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来看,2001~2012年吉林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平均线之下,2013年开始吉林省的生态文明指数跃居全国平均线之上,且发展势头强劲。这是由于吉林省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为吉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推动力。

2000~2013年,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指数和生态治理指数呈上升趋势,增长方式指数和消费模式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生态治理指数上升幅度较大,高出11.1203,消费模式指数下降较多,低了11.673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吉林省产业结构指数和生态治理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吉林省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吉林省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在增长方式指数和消费模式指数方面,吉林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呈现出递减的态势。这说明吉林省生态功能区规划及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得到了落实,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有制结构趋向合理;然而另一方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加大。因此,消费模式和消费导向有待进一步完善。

图1 2000~2013年全国和吉林省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的波动

如图1所示,全国生态文明指数曲折上升,吉林省也大体与全国同步,呈现出曲折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吉林省的生态文明指数水平跃居全国生态文明平均指数水平之上。

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主要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虽然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为此,全国上下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2012年吉林省出台了生态文明基地管理办法,标志着吉林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二)我国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的区域差异分析

本文运用公式(1)、(2)、(3)计算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生态文明综合指数,以便考察各省(市、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表2 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生态文明指数

根据表2,对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进行排序可得,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浙江5省(市)的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处于前5位,即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较高,而河北、山西、青海、内蒙古、宁夏5省(区)的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处于最后5位,即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北京和宁夏的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相差13.1。

本文根据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产业结构、生态治理四个维度进行快速聚类,以便考察我国31个省(市、区)之间生态文明是否具有共同特征。如表3所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表3 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类型划分

第一类,生态治理类指标突出。2013年北京和上海的生态治理类指标得分最高,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指标也处于较高地位。地处东部地区,作为直辖市和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和上海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绿化及污染物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两地的增长方式指标得分较低,今后应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类,产业结构类指标突出。天津、江苏及广东3省(市)的产业结构指标得分较高,优化的产业结构特色突出。天津、江苏和广东属于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产业类型相对完备。3省(市)中,天津和广东产业结构指标得分比较接近,但生态治理方面效果不明显。因此,3省(市)今后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第三类,增长方式类指标突出。东部地区的河北、辽宁、浙江、福建、山东、海南6省;中部地区的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陕西9省(区);西部地区的广西、青海、重庆、四川4省(市、区)的增长方式指标得分较高,集约化的增长方式特色突出。其中,东部地区的海南、浙江、山东等省份生态治理水平相对较高,但产业结构指标得分相对较低。因此,这些地区需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等省份的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指标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增长方式和生态治理指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湖北和湖南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需加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西部地区的广西、青海、重庆、四川等省(市、区)的增长方式指标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上看,西部地区由于长期的人类生活与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物种减少等生态问题,使得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相对于其他省(市、区)处于较低水平。

第四类,消费模式类指标突出。黑龙江、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新疆7省(区)消费模式指标得分较高。这些省(区)大部分属于西部地区。7省(区)的消费模式指标虽然得分较高,但生态治理指标得分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综合考察,7省(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资源型省(区)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特别是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最终实现向城乡统筹、生态治理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结论与建议

由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判断,全国31个省(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在初期上升发展阶段,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1.认真总结经验。各地应认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并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地区汲取成功经验。(1)“拒资”:拒绝产业导向、能耗水平和环境评价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投资。(2)“咬定”生态品牌:集中发展生态旅游业、新能源及云计算等低碳产业。例如苏州三景区建成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经验值得借鉴。(3)“投资”:加强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资金投入。例如,上海已连续12年环保投入占同期生产总值的3%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连续8年稳定保持在85%以上,近3年超过90%。(4)“科技+环保”:例如从2009年开始,上海开通了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中转转运系统;拥有国内最大网络规模的上海地铁,近年来采用了变频空调再造、新型水处理应用、LED照明改造、车辆基地太阳能利用等新技术。只有注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快“短板”地区建设。要提高全国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水平,必须优先加快生态文明落后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加强政府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政府应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及资金投入力度,帮助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借力发展、和谐融入”。其次,加强教育引领,转变思想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需要从意识、观念、知识、行为等各个层面推进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构建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在社会各个层面形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公众环境伦理道德水准,自觉约束环境行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只有这样,生态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改善。最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应根据生态文明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农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形成集约式的生产经营方式。

3.注重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的好坏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势在必行。首先,要科学制定并适时调整生态文明战略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则,这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效推进和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完善生态文明政策法规。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政策法规不完善、不系统,因此加快生态文明政策法规的建设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再次,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如建立绿色GDP绩效考核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最后,着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文化发展建设。

4.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环境无国界,我国应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首先,我国应制定或适度调整国内相关规则,以便与国际规则相衔接,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其次,加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衔接的政策、条例的研究,形成可操作的政策体系;认真研究有关国际标准及开展环境治理卓有成效的国家的标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和采纳其合理成分;大力开发绿色产业,开拓国际绿色市场;积极全面开展国际绿色营销工作等。最后,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公约与相关协定,积极引进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政府间双边无偿援助和民间无偿援助项目等渠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技术援助。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

[2]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

[3]廖海伟,等.我国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2).

[4]刘某承,等.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指标[J].生态学报,2014,(1).

[5]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32).

[6]蔺春雪.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建构[J].生产力研究,2013,(1).

[7]刘微.北京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1).

[8]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

猜你喜欢
吉林省产业结构文明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对不文明说“不”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文明歌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