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花
【关键词】 幼儿;安全教育;渗透;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37—01
一、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明确自身职责,提高安全意识
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也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应时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幼儿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切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杜绝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
二、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幼儿的身心正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自理能力较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教师在关注和保护幼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真正地教给孩子才是最可靠的。作为幼儿园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抓住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机强化。
1. 创设安全环境,利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可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课,例如,运用讲故事、念儿歌及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认识火灾、水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等;并学会正确拨打特殊电话号码119、110、120等;或者根据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图画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把小心触电、交通安全、当心危险等活动画成色彩鲜艳的图片贴在活动室周围的墙上;或在楼梯、过道两旁贴上安全标记图,以经常提示幼儿,让幼儿知道上下楼梯按指示箭头行走,不推挤,以免碰撞。
还可利用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也可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玩中自己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及应对危险的能力。例如,以“消防安全教育”这一主题来说,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去消防大队参观,和幼儿一起讨论有关消防的安全知识,或者一起说说逃离火灾现场都有哪些方法(如用湿布或湿毛巾捂住鼻子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等),还可师幼互动一起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情景剧等。通过活动,让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2. 重视常规养成,培育良好习惯,减少伤害事故发生。良好常规的培育是幼儿遵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必不可少的活动。良好的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幼儿终身受益。例如,引导幼儿学会喝水、入厕时要排队、走路时不乱蹦乱跳,上下楼梯靠右行等,以减少幼儿与同伴碰撞造成的意外事故;还有,引导幼儿把鞋带系得紧一些,以避免跌倒或摔伤;吃饭时不嬉笑打闹,避免气管进入异物;不将微小的异物塞入耳、鼻、口腔内,注意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等,以此减少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在户外活动时,加强对幼儿的体能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平时活动量少的幼儿越容易受到伤害,而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动作较灵活、协调,反应敏捷,反而受到伤害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因此,教师应组织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如,“蚂蚁运粮”的活动,能培养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猴子摘桃”的活动能锻炼幼儿双脚跳及攀爬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在户外活动时,教师不要为了安全就严令禁止幼儿玩或固定玩法,相反教师应允许并鼓励幼儿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培养他们的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
三、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
幼儿对教师的言行非常的敏感,他们会因为教师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日常活动中,应让幼儿了解一日作息的每一个环节,以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感;并经常和幼儿讨论可能使他们害怕的灾难等,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及解决困难的能力。
四、与家长做好沟通,达到家园共育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与家长沟通、做到资源共享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
作为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例如,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介绍各种安全知识,教会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何提高孩子的独立行为能力等。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