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乡土景观的特点研究

2016-01-16 07:24付宗驰李应宾
绿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疆

付宗驰,李应宾

(石河子大学 农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疆乡土景观的特点研究

付宗驰,李应宾

(石河子大学 农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指出了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又迎来了一个较长时期高速发展的机遇,为使在快速发展中能够使新疆保持自身的景观特色,充分认识乡土景观是必要的。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提出了新疆的乡土景观具体有水资源约束型、人工主导型、文化影响型和气候适应型的复合特点。

关键词:新疆;乡土景观;人工主导型;水资源约束型;文化影响型

收稿日期:2015-07-10

基金项目:干旱区生态城镇规划与地方资源利用研究与示范(2013BAJ03B02)资助

作者简介:付宗驰(1980—),男,河南南阳人,讲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674-9944(2015)09-0114-03

1引言

由于乡土景观的形成发展受气候、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乡土景观的认识,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解读,从而也使乡土景观的丰富内涵得以展现。虽然不同学科关注点不同,但在乡土景观的成因——“充分适应了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经济等资源环境条件[1]”和结果——“反映特定地域文化特色”上有着高度的一致。依据其制约、形成的自然和文化因素,新疆乡土景观具有水资源约束型、人工主导型、文化影响型和气候适应型等复合特点。

2水资源约束型

新疆地处内陆腹地,地理环境特殊,南抵昆仑山、北至阿拉泰山、中被天山分隔,天山南北分布着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和准葛尔盆地。海拔最高8 611 m(乔戈里峰),最低-155 m(吐鲁番艾丁湖),地形的阻挡使外界湿润空气难以进入,形成新疆雨水由山区向盆地逐渐减少,总体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水作为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必需资源对乡土聚落分布及聚落兴衰具有刚性约束[2]。新疆最主要的水资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从而形成了新疆大多数聚落分布在盆地与山地过渡带的绿洲中。楼兰、尼雅、扜弥等古聚落皆因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水源的变迁而消亡[3]。通过对吐鲁番盆地乡土聚落下麻扎村、塔里木盆地乡土聚落普鲁村的分析研究,李玥宏(2011)指出了新疆乡土景观中水资源对聚落选址布局、形态构成和空间构成方面的影响。

3人工主导型

在新疆总体干旱的气候特点、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及区域分析的不均,对乡土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新疆可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都来源于冰川及积雪带,河川径流的变化系数小——长期水文资料显示新疆地表径流年变差系数为0.13。另外,自然的绿洲常因自然浮流的河流改道而表现的并不稳定。干涸的土壤、干旱气候及不稳定的自然绿洲,促使的人们筑坝建库、凿渠引水——稳定的可用水资源提供了保障,以人工沟渠代替自然河道、水库代替湖泊、人工植被代替自然植被,建成了以人工灌溉支撑的农田生态系统——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场所,这就是新疆典型的人工主导的乡土景观。

图1 传统沟渠灌溉农业——高垄深沟

这种人工主导的乡土农业景观按开发模式及灌溉方式的不同可为分传统沟渠农业景观(图1)和现代节约型管道灌溉的大农业景观(图2),分别以地方农业和兵团农业为代表。

图2 现代节约型管道灌溉的大农业景观

4文化影响型

作为众多复合因素影响下的乡土景观自然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对聚落布局形态,在文化影响中最突出的两个当属伊斯兰宗教文化和涝坝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居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体。在历史上穆斯林每天要多次进清真寺做礼拜,因此便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聚落形式,如图3。在干旱的新疆特别是南疆,地下水多为盐碱水,不适合饮用,生活用水也多是渠系水。但渠系水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基本每年都有断水期,另外渠系也不可直接饮用。为解决此矛盾,人工涝坝被用于沉淀、储存饮用水,涝坝成为聚落的水源地。为了生活方便,人们濒水而居,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形成了以涝坝为中心的聚落形式[4],如图4、图5。虽然涝坝出自水资源受限的实用需要,但以此衍生出了村落之间、居民之间和谐、和睦相处的邻里文化;改善环境为动物栖息提供生存环境,调节气候、延缓夏季炎热的生态文化;定期开展说书演讲、集市贸易的民俗文化等[5]。这些均为涝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涝坝已经退出实用功能的今天,涝坝文化与聚落乡土景观的关系则是我们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图3 麻扎村围绕清真寺的布局

5气候适应型

新疆地处内陆中低纬度区,干燥少雨、多风沙、日照时间长,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本地居民在与自然的长期磨合中,营建出了能够很好适应气候环境的人居环境。

图5 久维其村涝坝与聚落的关系

针对阳光曝晒,创造出了完整的遮阳系统。较大的聚落如喀什老城、于田老城,建筑“肩靠肩,背靠背”高密度围合[6,7],多为1、2层的建筑高低错落,相互遮挡有效地减少太阳辐射。曲折狭窄的街巷保证了户外的活动空间有较长时间的阴影。再加上居民庭院上的棚架,从而使整个喀什老城下层空间基本处于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凉处。单体民居,如于田民居建筑(图6),阿以旺相当于一个有顶(有窗采光)的院落,与周围房间相连,向外有辟希阿以旺(檐廊)与真正的院子过渡相连。新疆乡土聚落从整体局部,充分发挥建筑的群体优势,保障了强光下生活的热舒适。

针对极端的冷热温度,整体上密集排列发挥“抱团”的方式保暖隔热;材料上厚实的生土墙亦可以保暖隔热;更有利用半地下空间温度的相对稳定来获得冷热季都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图6 于田民居建筑

针对风沙,密集的排列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单体建筑受到的影响;竖向的错落有致可以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曲折的街巷有利于降低风速;高小的开窗设置亦起到防风的作用。综合看来新疆的乡土景观具有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多重属性。对这些属性的完整认识有助于我们在遗产保护、景观营建、旧城改造更新等方面,传承优秀的本土文化,创造出属于新疆本地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陈磊,姜婧,张婷,等.我国干旱区乡土景观研究的界定、现状及展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719~725.

[2] 李玥宏.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 韩春鲜,熊黑钢,张冠斌.罗布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3):37~44+158.

[4] 李丽,阿里木江·马克苏提.新疆伊斯兰教麻扎建筑艺术特色浅析[J].城市建筑,2013(16):224~226.

[5] 海热提江·乌斯曼.新疆的涝坝文化初探[EB/OL].http://xj.ts.cn/2014-04/24/content_9592672.htm.

[6] 赵月,李京生.喀什旧城密集形聚落——喀什传统维族民居[J].建筑学报,1993(4):45~47.

[7] 李春静.干旱区气候环境下的乡土景观设计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和静高级中学简介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怀念新疆
怀念新疆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一帯一路」の砂漠の要衝——新疆カシュガルを行く
新疆多怪
新疆:60年春华秋实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