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
摘 要:中小学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教育事业中的工作重点。本文通过论述了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浅析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对策,旨在培养中小学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问题;对策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学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及。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强对其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从而实现中小学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如何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成为当代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正确健康的心理可以有利于中小学学生形成聊好的品德。中小学的对是非的界限不明确,对道德层面缺乏基本的认知,以自我为中心,道德认知盲目。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对是非观念的明确,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心理健康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从而有利于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心理素质作为每个人的基本素质,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中小学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从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在不断前进,教育体制改革中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表现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新工程[1]。
(三)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
心理健康作为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对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处于第一地位,大量的事实证明,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才,都是以个人的心理健康为优先条件。中小学学生正处于其自身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日益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解决其存在心理问题,促进中小学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还是以上课为主,途径上存在单一性的弊端。部分学校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上建设不完善,难以形成全方位、系统性、多层次的健康教育系统[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需要财政支持、设备配套、师资水平等等多方面的融合,但是这些在短时间内难以健全。同时由于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和长效的沟通机制,导致双方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把心理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最大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心理健康老师作为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必须具有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但是目前,部分中小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缺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培训,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大多实在优秀的教师骨干中选出来的,心理教育知识的培训时间短,导致教师的心理教育专业技能不到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单一,教育方法僵硬
现阶段,部分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以上课方式为主,具有单一性,在课堂上的讲课形式主要是学生讨论、教师授课等,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力度,导致中小学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刻。某些中小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学生的考试课,这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体会。作为考试科目,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最后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生活学校中的渗透力不足,没有与教师工作、班级活动、课外活动等有机结合,缺乏实践性。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
首先中小学校要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力度,学校应该应聘专门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的主要教育人才,让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涌入教育事业中来。对在校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于培训后的优秀教师,让他们转换岗位,从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中小学可以聘请高校的相关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人才,来学校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讲座、报告,并且对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应该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以学校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的心理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能力,提高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并由专门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专业定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成立专门的研讨机构,学校根据中小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最终的教育目标,将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落实到位[3]。同时,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运行机制,家长也要明确职责,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形成一种和谐的家庭和学校双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针对全校学生,中小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师讲课、学生讨论、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使其的心理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保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四)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加深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理解
我国的教育方向是以素质教育为主,一次,中小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将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校教师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加深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学校领导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在思想上做到根本转变。
总结: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新时期人才建设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论述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发现目前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系统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途径单一和方法僵化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健全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和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加深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理解的对策,目的在于不断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效、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建军.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33:87.
[2]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46-148.
[3]张铭,张晓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92-93.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