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基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相对较为深奥,难以让所有群众理解。因此,开展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从社会科学普及层面,提出几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科学普及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118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深奥到通俗、从抽象到具体以及从被少数人掌握到被社会大众所掌握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即大众化,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实现使得大众真信、真懂、真学以及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先决条件[1]。所以,要想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要通过社会科学普及,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目标。
1 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视程度
社会科学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加强科学思维与理论认知,其属于所有进步与变革的先导,同时也是我国不断发展的重要财富与资源。社会科学所普及的主要是各种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属于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其是有效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上层,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哲学。当前社会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大致上都与社会科学发展与普及存在的滞后性相关。所以,这就需要在社会中构建一个学习社会科学、应用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科学的普及。这就需要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大社会科学的普及与宣传工作,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深入掌握社会科学知识,采用先进文化来进行知识武装,切实改变落后、愚昧的理念。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能够推动人民群众理解科学、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活动,其是促进社会与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工程,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性质,尽管其不能够直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然而其却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培养人文精神、建设思想道德都必须要依靠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普及。所以,必须要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视程度,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构建长效机制,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普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漫长的工程,其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与责任,这就需要构建一套长效机制,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序开展。现阶段,我国部分城乡基层的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理论普及工作相对较为薄弱,再加上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多元化的发展形式,各种问题、矛盾通常都会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思想当中[2]。在这种形势下,社会科学的普及应当是坚持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所以,必须要通过长效机制来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普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拓展到广大基层群体,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广大干部、党员以及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与理念基础。
3 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学习当中,是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之一。首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风格与传播话语都应当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传播的具体内容也应当尽可能接近社会实际,在进行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时候应当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如此才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愿意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并且逐渐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其次,积极利用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基本内容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处事原则、处事方法、行为守则、规章公约以及道德规范等,比如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时,可以将当中的相关要求纳入到某个相关行业的规章制度当中,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去自觉遵守,使得社会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新风尚。而上述这些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影响的生活习惯必然能够成为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真正成为引导人民群众思想理念的重要手段。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形式和载体
一种思想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现代社会尤其如此。我们党历来重视借助各种媒介有效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延安时期,办报纸、办刊物、出书籍成为党的宣传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以此推进毛泽东思想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传播,使毛泽东思想为人们所认知、认同和接受。除此之外,还利用贴标语、图画和演讲等简单易懂的形式,在农民中宣传党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也非常注意出版书籍、办各种刊物、拍摄影视作品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诸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走近毛泽东》《红色的摇篮》《百年中国》等影视作品,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苦探索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呈现多渠道、多样性的特征,给人们的学习交流带来便利。但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也会传播一些错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地位构成挑战。当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借鉴以往的有效传播形式的同时,应当努力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一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向群众学习语言,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群众明白易懂的语言;二是不仅要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展开理论宣传和进行理论阐释,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可信性,而且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广大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推出一批通俗且具有时代感的理论读本、文章、歌曲、影视作品,创造出具有号召力、感染力的标语、口号;三是要广泛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型媒体引导舆论,增强理论宣传效果,重视互联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科学普及层面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我国改革当中的某一个阶段的问题,也不是历史当中的某一个时期,其属于一个长期的,能够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联系的重要课题,其必定能够在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彰显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当前必须要采用历史的眼光来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发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针。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支具有坚定政治方向,业务素质精干的工作队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也要重视理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仅要能够担当起理论研究的重任,而且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善于把理论通俗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梅荣政.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37-42.
[2]程恩富,余斌.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整体性研究——围绕“四个哪些”的阐述[J].学术研究,2013(1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