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栋梁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政府或社会,谁才是道德重建的主体?
——评《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及其基础的研究》
彭栋梁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精英就清醒地意识到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必须是道德的重建。但道德如何重建?政府或社会,谁才是道德重建的主体呢?近来读了廖加林教授的新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及其基础的研究》一书,发现不少有价值的思考和启发性观点。
首先,该著借重当今社会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吸收了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借鉴了哈贝马斯、阿伦特、托马斯·雅诺斯基等人的观点,将现代社会从结构上分为政治公共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市场领域和私人领域等四个领域,并认为社会秩序的形成有赖于各相对独立领域的秩序整合及领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对道德的生活基础的全新理解,与以往学界将社会划分为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三大领域的见解不完全相同。除私人领域外,前三者均因具有公共性特征成为一广义的公共领域而与私人领域相区别。作者认为我们对现代社会公共道德的理解不仅要从公私观念的历史流变中,从与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等概念的相互关联中去理解,而且要从现代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中去把握。市场经济使道德的生活基础和人伦关系结构发生了公共性转型,伦理学理论范式从德性伦理学转向了规范伦理学,其中心视域也从注重个人的内在生活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向社会公共生活转移,从而尊重、宽容、信任和参与等道德价值,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凸显的基本道德诉求,这就把握住了伦理学理论范式、中心视域和它的生活基础三者的内在关联,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诉求,并特别提倡和推崇公共参与和公共精神以及当今世界志愿组织的活动——一种社会维度的公共道德行为模式也就更有说服力。
其次,该著明确地区分了公共生活的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对公共生活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区分,使得该书研究的思路非常清晰。从霍布斯和洛克对自上而下的纵向的政治公共性的阐述,到亚当·斯密对横向的社会公共性的思考,到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成熟,西方文化中从纵向的政治维度和横向的社会维度思考公共性问题的路径就比较清晰了,这也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道德建设过程中区分国家伦理和社会伦理的依据,是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创设代表新的道德诉求的“公德”概念中政治内涵和社会内涵区分的依据。该书首次提出应从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去把握公共生活及其道德诉求的观点,也就厘清了自梁启超等从日本引入“公德”观念以后,建国以后我国却同时使用“公德”与“社会公德”这两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虽然作者认为公共道德的研究有制度伦理和公民道德两个理论维度,但该书主要是从公民这一道德主体的维度来研究公共道德。与第一章中对公民道德的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区分的内容相联系,接下来第三章中市场经济催生的社会自主空间,第四章中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积极参与,即托克维尔的“社会制约权力”思想以及第五章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政治哲学中的公民社会理论,特别是最后一章,对“志愿者行为:社会维度的公共道德模式”的思考,其社会维度的思考一以贯之,从而使该著研究的主题非常集中和清晰,论证逻辑性很强,也很有力量。
第三,道德建设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或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从道德的生成与实现条件看,很显然,制度是否正义,我们作为公民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但我们要怎样才能培育这种屡责的能力呢?这必须从公民生活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社会生活空间去思考。市场经济过程是个人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主体的确立过程。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分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异质化,这些彼此排他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包含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契约性人际关系纽带。这既是民主法治的基础,又是公民社会的基础。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不自足性,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权力的规制与协调,更需要公民社会的社团组织等机构提供的智力资源、伦理资源等精神食粮和理性动力。总之,只有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的有效互动,才能共同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有序。在西方的道德重建过程中,政治和社会的力量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同样,对于我国来说,政府应该通过法治和法制建设为社会道德提供有效和足够的制度保障,在社会和资本力量之间作为一个仲裁者,平衡两者的力量。除此,当下中国的道德重建更需要一场持久的公民社会运动。一个活跃的公民社会不仅可以训练发展社会的自主、自治能力,从而培育和提升社会的信任与合作。同时公民社会的多元利益群体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也培育和锻炼了民众的独立政治人格,有利于形成现代国家中强大的社会力量,从而对政治权力构成一种“社会的制衡”。中国公民社会虽然在发展,但对道德重建的意识还相当淡薄。公民社会是道德生长的场域,这是当下中国最需要的。
应该说,该著从宏观的角度为当代中国道德生活的变迁原理和道德建设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和有价值的思考。但读完后我们也明显感觉到,它对公共道德的性质和特征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只是在公共道德人格特征的研究中有所涉及,对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关系的研究就更少,这些也许是由于主题的限制,只能留待作者以后的进一步研究。
10.14067/j.cnki.1673-9272.2016.03.020 http://qks.csuft.edu.cn
2016-03-10
彭栋梁,教授,硕士;E-mail:xtpdl@sina.com
彭栋梁.政府或社会,谁和是道德重建的主体?——评《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及其基础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3):99-100.
[本文编校:徐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