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亮
2015年10月底,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率领南京市民和平之旅代表团一行八人来到日本宫崎县,向宫崎县政府递交了一封公开信,要求日方返还二战期间建造“八纮一宇塔”(现称“和平之塔”)时从南京明故宫和中山陵拆卸的三块石头。这一事件在日本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八纮一宇”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紧密相连
“和平之塔”位于日本宫崎县和平台公园内,二战前被称为“八纮一宇塔”(也称“八纮之基柱”),因塔的正面刻有“八纮一宇”四个大字而得名。该塔在日本近代史上地位异常重要。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建立了近代天皇制国家体制,天皇成为日本国至高无上的精神权威和政治权威。就如日本著名思想家丸山真男所说,天皇的权威不仅来自于宪法,还与“祖宗的传统”不可分离。据传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他建立了日本最早的大和王权,被称为日本的开国始祖和天皇之滥觞。而在神话中,神武天皇的父亲彦波潋武鸬鹚草葺不合尊的出生地以及神武天皇率众东征、创建大和王权的出发地就在宫崎县,古称“日向国”。而“八纮一宇塔”的建设就是与神武天皇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的勃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据《日本书纪》记载,神武天皇曾用“掩八纮而为宇”来概括自己的建国理想。“八纮一宇”是日本宗教学家田中智学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造语”。他在1925年陆军主办的讲习会上对“八纮一宇”的内涵解释为:“集万邦为一家,即为八纮一宇,也就是统一世界的意思。”伴随着日本加快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八纮一宇”遂被用作描绘日本未来蓝图的词汇。1940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审议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其中将“八纮一宇”定为日本的国家基本方针。“皇国之国基于八纮一宇肇国之大精神,以确实实现世界和平为根本。”由此可见,“八纮一宇”在日本法西斯主义疯狂发动对外战争之时,本质就是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统一”世界提供一个“正义”的口号。东条英机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当天的广播演说中称,建国2600年来,我们日本战无不胜。在八纮一宇之皇谟之下,纵然英美也不足为惧。
“八纮一宇塔”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下建造出来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当天,相川胜六被任命为日本宫崎县新任知事。时年正值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相川认为神武天皇创建日本国的出发地是在“日向国”,只有这里才是日本人的“祖国”。神武天皇建国的“远大精神”,也应被扩展到东亚甚至世界。而这种精神需要用某种具体的东西把它表现出来。于是,他在宫崎县议会上提议将神武天皇的建国精神具体化为“八纮一宇塔”。昭和天皇的皇弟秩父宫雍仁亲王亲笔为该塔题写了“八纮一宇”四个大字。雍仁亲王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曾先后在参谋本部和大本营战争指导班任职。他本人在思想上曾一度受到日本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影响,在青年将校中颇有威望。
“八纮一宇塔”为日本近代国家对外战略服务
“八纮一宇塔”选址极为讲究。它建在神武天皇当年挥师东征前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为八纮台的丘陵上,东临太平洋,西望高千穗峰,南俯大淀川,周围为年代久远的古坟墓群所环绕。从塔的外观看,它貌似日本神道祭祀中使用的御币。御币外形为一根木棍,上面缠着“之”字形的、通常为白色的纸条或布条。在日本神道中,洗濯去垢的祓禊仪式是获得神力的重要途径。天照大神就是伊邪那岐命通过祓禊仪式生出来的。而洁白无瑕的御币则被视为具有洗濯和除魔的神力。据说相川胜六在谈到“八纮一宇塔”的外形设计时就曾坦言,此塔外形蕴含着要用此御币“洗净全世界”的意思在里面。塔的内外装饰也尽显设计者的意图。塔的四面分别放着“荒御魂”(战士)、“和御魂”(工人)、“幸御魂”(农民)和“奇御魂”(渔民)四尊神像。塔内悬挂着雍仁亲王亲笔题写的“八纮一宇”真迹。塔内有一屋室,叫做“严室”。在严室墙壁上嵌着神武天皇从美美津出发东征大和以及大国主命(统治日本国土的本土神,或称地方神)向神武天皇奉还国土、天孙降临、神武天皇的父亲彦波潋武鸬鹚草葺不合尊在鹈户产房出生、神武天皇在橿原宫即位、明治维新、民族和谐图、东半球、西半球等八幅石膏浮雕。其中,在“民族和谐图”中,一位女神居于画的中心,在她的周围有三个孩子手牵着手,象征着大和民族与亚洲其他民族的大团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女神的背后却雕刻着飞行中的轰炸机和战斗中的士兵。由此可见,它所宣扬的“民族团结”只不过是日本通过军事力量强制融合其他民族而营造出的“和平”与“团结”的假象而已。这幅浮雕也恰恰暴露了“八纮一宇”的本质。
同时,“八纮一宇塔”的建造史也是一部日本法西斯主义对内欺骗压制人民、对外疯狂侵略他国的历史。“八纮一宇塔”是由以日本儿童为主体的“祖国振兴队”建造而成的,约有六万人参与了工程施工。相川胜六在决定建造“八纮一宇塔”后,寄给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一份《献石委托书》,请求陆军配合在世界各地收集建塔的石材。这份委托书为板垣征四郎所采纳,他随即下达命令,要求占领中国各地的各陆军部队每个军或师团交两块石头,其中一块得是军或师团司令部所在地附近的石头,另一块尽量是在最前线战场附近采集来的石头。接到命令后,各部队争先恐后献出当地最具特色的石头,这些石头被纷纷运抵宫崎。而伴随着日军的对外征伐,入驻外国的日本人居留民团体也进献了数目可观的石头。这次南京市民和平之旅代表团要求索回的麒麟浮雕石就是当时由“南京日本居留民会”奉献的。另据大阪每日新闻报道,中国泰山山顶的石头也被运到了日本。“八纮一宇塔”的塔基由大小材质完全不一样的1789块石头构成,每一块上面都刻着寄赠团体的名字。其中除来自日本国内的石头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日军占领或侵略地区运送而来的。据统计,从中国境内运来的石头达一二百块之多。
改名为“和平之塔”,就能抹去侵略历史吗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军占领日本。作为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造的重要一环,占领军司令部颁布了神道指令,要求禁止一切能够让人联想起国家神道和军国主义的东西。接到神道指令后,宫崎县当局为了逃避战争责任,主动将“八纮一宇塔”正面的“八纮一宇”四个大字削去,且撤走了司掌战争的荒御魂神像。1957年宫崎县政府决定将“八纮一宇塔”所在的“八纮台”改名为“和平台”,“八纮一宇塔”也改称“和平之塔”,企图使附着在该塔上的极强的战争色彩随之消除。塔的名字改了,但有些人却搞起了暗度陈仓的“小动作”。20世纪60年代,在时任宫崎观光协会会长的岩切章太郎等人的推动下,一度消失的荒御魂神像和“八纮一宇”四个大字又复归原位,“和平之塔”也被纳入宫崎县推荐观光路线中。岩切章太郎甚至将“八纮一宇”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提并论,他宣称,通过运动将世界联接起来,是奥林匹克的口号;而世界亲睦如同一家,是“八纮一宇”一词的本义。
另一方面,日本的反战和平人士也在行动。1999年宫崎电视株式会社制作了一个纪录片《石头的证言——和平之塔的真实》,对“和平之塔”的历史变迁做了详细的走访调查,揭露了“和平之塔”的前身“八纮一宇塔”曾经助力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事实真相。该纪录片荣获第八届日本富士电视台联播网纪录片大奖。为该纪录片做出巨大贡献的“和平之塔”史实考察会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当地反战和平人士自发组织成立的民间团体,该团体成员一直致力于研究日本“八纮一宇塔”的历史。为了揭露“和平之塔”的真面目,2009年12月中旬,该考查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了名为“石头的证言——虚假的‘和平之塔”的展览,展出了大量经过调查走访得来的珍贵照片,揭开了“和平之塔”的面纱。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曾言:“‘过去就是以后不会改变的资料”。“和平之塔”的历史亦是如此。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