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多芬《黎明》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及处理

2016-01-14 06:40王典
科技资讯 2015年3期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技法

王典

摘 要:《黎明》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其第一乐章以动感的旋律、丰富的内涵被世人所喜爱。贝多芬颇具气势的抒写,抒发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独特情绪,因此,探寻第一乐章的演奏手法与情感表达就成为本论文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贝多芬作品的分析,论文逐一对作品的旋律、节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诠释,切身体验音乐的表现内容,尊重钢琴音乐本身这一至关重要的艺术体验,并结合贝多芬中期的创作特点较之初期的变化,对作曲家的风格变化进行着重论述,使文章体现出较为独特的研究风格。

关键词: 贝多芬 黎明奏鸣曲 技巧 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1 作品背景及演奏技巧分析

贝多芬的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53号)在1804年完成。本部作品是他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华尔斯坦伯爵的,所以被成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也称《黎明》奏鸣曲。名字跟大自然有关,它鲜明的反映出了贝多芬的对自然的热爱并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社会和自然观的认识。

在钢琴的技巧方面贝多芬也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比如在对钢琴织体的变化做出了很多不同的尝试,这首钢琴曲子是自莫扎特之后首次可以运用超过五个八度的音域;也在本钢琴曲中运用了当时极少用到的和弦反复和震音,还有跨度很大的跳跃分解八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踏板方式把主和弦和属和弦,大调,小调都分别混合出华丽的效果。颤音的效果令钢琴也能拥有像其他乐器一样的持续性使钢琴音色拥有了很好的连贯性和紧张度;在调性中多为近关系调,和声应用简单,有时候甚至取消缺少张力的和弦,主要以主和弦和属七和弦作为动力,音响效果饱满,有力,具有较强的交响性效果;其次在其内部的复对位的变化变得更加具体化。

2 作品的处理技巧

2.1 呈示部(1-90小节)

乐章一开始就出现了独立意义富有表现的背景,注意开头前几小节速度,掌握好乐章的基本流动方向,注意力度由pp-f-sf-p的一个转变。而在这呈示部主要有两个动机:第一,是回升式的音型;第二,是短促跳动的节奏。在弹奏第一个动机时要注意心理要保持稳定的速度;弹奏第二个动机要注意弹得要清楚明亮,并且装饰音不能弹奏的太长或者太短。

谱例1

在第31-34小节弹奏的时候要明显的让人们感觉到是高低音之间的模仿,它是慢慢的进入副部的前兆,所以要渐慢并且渐弱的弹奏。这几个小节属于一个过渡的小节段落,之前是十六音符的使曲子有气势磅礴的感觉,但是到了这里注意下方的p,一定要变的和之前的触键方式不同,弹奏时要把力量通过手臂送到指尖,感觉似跳非跳的味道要弹出来。

谱例2

在41小节处开始往后变成了三连音,也由之前的静往动方面发展的过渡段,它的主题在左手处,所以上面的右手音量要适当的变小,突出左手的和弦。另外注意其实这是三声部的段落,右手有两个声部,所以中间声部一定要注意弹奏出来,此时可以多加一些踏板,但是注意弹奏时要一个和弦一换,不要混音。

谱例3

在72小节处我们看到左手是用的颤音。主要采用的是颤音的变奏类型,此处弹奏就是把颤音变成十六分音符,和右手的音对照起来弹奏即可。它是向副主题乐段转调的过渡,使得声音弹奏出来的感觉是一种明快流动而又喧哗的氛围,在pp的力度下变得轻快明朗。

2.2 展开部(90-156小节)

谱例4

我认为“cresc”只能从148小节开始。因为前面都是十六分音符,但是在这边我们看到了右手的音型有了变化,所以严格上说,渐强只能从148小节开始一直到达157小节ff力度后立马回到pp的再现部分。右手在弹奏的时候也要注意,休止符要弹奏出来,不要踩踏板,因为它在不断的渐强,而踏板只会让这些小节变得柔软无力。

再现部(156-250小节)

谱例5

摘自198-204小节。它属于再现部的副主题,主要是A大调为主出现的音,这些和弦比较宽广,所以弹奏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指法,和弦要把力量集中起来,一起按下去,这样子能保证听着是一个完整的和弦,也要注意里面的升降号,不要碰错音,在弹奏的时候可以加踏板突出华丽庄贵的感觉。

2.3 尾声(250-304小节)

谱例6

譜例6是尾声开始一小段(251-260小节)。它是一个结构较长的部分,开始是降D大调,但是很快又回到了主调上面,在254小节要注意p和f要做一个鲜明的对比以及257小节中,左右手的第2拍和第4拍的sf要注意弹奏的强烈些,以及到了259第一拍ff到达最强小节。

谱例7:

此处是277小节。左右手注意衔接一定要连贯,而此处旋律线转到了右手弹奏的音(即G-升G-A)。在279小节注意左手的第二拍低音是sf的音量,而到后一小节处,sp的插入,我认为不用做出太大反应的强弱处理,右手一只保持平稳上升状态弹奏即可。

谱例8:

此处是结尾的最后几小节,在a tempo回到了原速,并在301处突加力量变为ff,速度不要改变,但是最后要在长音敦促而又有力量中结束乐章的终结。最后五个跳音是本章的精华,此处和弦要通过腰,大臂将力量传到指尖上面,强并且“松”。

3 结束语

《黎明》这首曲子反应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热爱以及在大自然的洗礼下获得的精神和想象的力量,是贝多芬在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一个佳作。本曲子也是贝多芬在探索奏鸣曲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整首曲子的强弱变化就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贝多芬之前的作品中是极少见到的。曲风也是高亢嘹亮,热情,既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内心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的表现。他所创作的音响艺术世界仅仅是他的灵魂回到上帝面前----大自然的一种崇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

[2] 刘一贯.古典音乐欣赏入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3] 杨新宇.金色大厅的辉煌—西方音乐欣赏.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4] 舒风. 扼住命运喉咙"的音乐家:贝多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4月

[5] 夏艳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

[6] 王晓宇.西方音乐鉴赏语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猜你喜欢
贝多芬黎明技法
黎明之光
亦远亦近贝多芬
黎明之子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美若黎明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