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标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中心校 236000)
游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王成标(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中心校236000)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程式化的、机械性的。这种“填鸭式”的语文教学因学生学习苦,教学效率低而饱受诟病。所以,语文新课程倡导要遵从语文教学规律,激发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把紧张的语文教学变成愉快的语文学习,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本文正是对语文游戏教学及实践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游戏教学游戏以学生为本快乐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29
2011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语文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整个教学应该是“诗意的栖居”,中学语文教学也应如此。宋其蕤所说,“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它的课文具有丰富细腻多彩的情感,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重要的因素。”[2]事实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却并非如此,它的教学往往是机械的、程式化的,教学目的功利化,教学就是为了考试,完全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人,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美和真[3]。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存在,分数成为教学的唯一、学习的目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学习的机器,机械地接受知识。师生的互动也只是教师要学生背背诗歌、默写易错的词语,或是请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学生则是要一字不差地翻译某篇文言文,背诵某篇美文[4]。作文日记是学生倾诉情感、表达思想的工具,然而却成了学生的负担,完全量化的、无差别的写作要求。机械的套用范文,久而久之让学生丧失了写文章的乐趣。学生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美文的阅读赏析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享受,然而学生却只是呆板地套“公式”说明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通过……表现了……”,只理解文章中的只言片语。机械的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语文教学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成了工厂里生产的千篇一律的产品,缺少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没有了自己思想判断。
机械式的语文教学切断了学生学习、生活及自我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难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主导作用迷失
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一味地被动学习,语文教师似乎是罪魁祸首。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也报怨教育的无力感。一方面是教育教学规律、语文教学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科特点,张扬学生个性;另一方面是主管部门明确的考核要求、家长的期盼、社会的期许,繁重的升学压力压得语文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为了近在眼前的考核、学生的分数上做足工夫。“45分钟要效益”课堂上教学过程公式化——“作者生平介绍”“词语解释”“文章通读讲解”“阅读拓展”……每节课都内容都是满满的,然而形式大同小异,缺少新意。这种老套的语文教学模式“学者厌,教者倦”。
(三)语文教学呼唤游戏精神
语文教育的终极是“人”的语文,其关键就是“游戏精神”,真正使语文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说,“教育包含游戏成分,游戏能够帮助教育。”语文教学应该与游戏紧密结合,让游戏创设有效的情景。让师生双方皆能从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感受生命的愉悦,还语文教学于生命与活力。
(一)游戏性教学的含义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5]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拉夫·科斯特对于游戏的认识是“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辞海》解释游戏的含义时说,游戏“以直接获得愉悦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6]。
人类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关键要建立一个真实的学习体验情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孔子说过:“顺其天性而育之。”所以,所谓的语文游戏教学指通过游戏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愉悦学生身心,以达成教学目的的语文教学活动。语文游戏教学依据人的游戏天性,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内在诉求,强调教学的游戏性,教学要体现游戏的自主自由、快乐和谐,超越功利等精神品质[7]。
(二)游戏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游戏性语文教学中,把游戏的形式和教学的内容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曾经在《风筝》中提到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即使是初中生,他们的天性也无外乎是游戏。所以把教学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这既符合青少年活泼爱动的天性,又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持久稳定,达到发展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思维和创新等各项能力的目的。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创造精神。无论从人类的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看,还是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8]。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真正转变观念,探索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通过适当的教学游戏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把紧张的语文教学变成愉快的语文学习,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3.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意志。淘汰性游戏和知识类竞赛游戏都有很强的竞争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提前
做好准备,快速地开动脑筋,尽力做到最好。这类竞技类游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锻炼学生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4.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学生在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游戏的过程中,利于加强学生组织和纪律观念教育,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游戏精神内涵真正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去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研究者依据教学规律,对语文课堂教学做了初步的尝试。
(一)“听写大会”,竞技激发动力
字词教学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都非易事。尤其对于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来说更是如此。相较于小学而言,初中字词量大,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不高,所以一些常见的字词都有可能读错,或者写错。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通过实践探索出学生识字教学的一些方法。而“识字大会”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受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电视台《汉字英雄》两档节目的启发,也尝试着在班级开办学生自己的“识字大会”。语文教学中,每完成一至二单元的教学后,也组织学生举行一场小型的听写大会。比赛早谋划,比赛的前两天安排学生相互听写,相互批改,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有效提高了他们汉字的书写能力,强化的字词义的理解。赛时场面火爆,比赛时,学生个个奋勇。教师给出偏旁,拼音,或者释义,学生都跃跃欲试,兴致高昂。一次游戏,就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程。字词教学正是借助这个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识记字词,理解词义。
(二)创设情境,阅读教学更进一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教师感慨自己出力不少,却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因为教师把学生置身事外,离开了学生的积极的文本探索,自然不能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使得教学效果打了折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虚拟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以再现文本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创设虚拟情境,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一种重要教学游戏就是演课本剧。如在《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陈太丘、友人、陈元方,再现文本的情景。登台表演的学生惟妙惟肖表演使台下的“观众”也投入到虚拟的情境中去,在看完表演后纷纷指责友人的无礼、失信。通过课本剧游戏使阅读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更深刻地把握了这篇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
除了课本剧之外,阅读教学也可以运用绘画游戏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兴趣。绘画游戏让学生通过双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并通过手中的笔把自己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如《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画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让学生画出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以及桃花源里的情景。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通过画画探究易于学生理解渔人的行踪,仿佛自己也进行了一次探险。背诵这篇经典作品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绘画理出清晰的思路,达到很好的诵读与记忆效果。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竞猜游戏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尤其是说明文的教学。如在《看云识天气》教学中,在与学生了解了各种云的名称和特点后,教师可使用班班通这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示各种云的图片,让学生仔细的观看,并猜出各种云的名称,看看哪个小组猜出的最多,就授予"火眼金睛小组"的称号。播放幻灯片时,学生全都瞪大眼睛盯着屏幕,争着回答,气氛活跃。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竞猜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得理解了课文。
创设情境,让游戏激活语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演出课本剧、竞猜游戏之外,还有很多,如“名人面对面”“分角色朗读”“直播法庭”等等。
(三)“头脑风暴”,让写作不是枯燥的文字游戏
很多教师报怨作文教学难,指导花了大力气,学生作文还是“一团糟”,究其原因是教师方法指导没有被学生所“领受”。想要写好作文,作文必须是学生生活的真正体验的,是发自内心的,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在作文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而“头脑风暴”作文法不失为一种好的作文教学方法。
“头脑风暴”这一游戏来自英国。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学生进行分组,一个小组一般有两个或者三个学生。之后,教师给出话题,小组成员围绕话题进行发散性回答。游戏中,学生尽可能地敞开思维,提出一连串问题让小组成员回答。所提问题只要与话题有关,任何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允许的。在列出足够数量的问题后,小组成员要重新审视自己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把问题的数量减少,然后再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最终完成作文[9]。
(四)语言竞技,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日常口语交际能力是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的基本能力。口语交际是说者与听者之间互助的过程,其核心是“交际”二字,强调的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校教育,离不开语文教学的指导。真正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并需要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去说、多去听。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听话和说话的训练。因此,教师应适当组织一些演讲会、辩论会等类的课堂游戏,就能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更能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
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做专题研究,主动地获取与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0]。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发现并获得亲历性体验,学会合作与分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综合性学习也是一种游戏性学习活动,是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补充。《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指出,观察、问题与探究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种主要方式。综合性学习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使小组成员通过观察以寻找问题,围绕一个问题做深入探究,通过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完成调查报告。当然,调查的过程既是游戏,也是学习的积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资料具有重要价值。而且,综合性学习还可以教会学生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录音等方式来展示汇报学习的成果。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性语文教学以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它虽然有许多不足,但却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的精神。活泼的课堂游戏,深入的学习探究,让语文不只是枯燥的方块文字,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参考文献: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宋其蕤.语文教学能否实现审美化?——关于审美化语文教学访谈[N].中国教育报,2003-8-7.
[3]贺继嶝.问题与反思——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http://lyyzhjd200906.blog.163.com/blog/ static/119718489201138111523565.
[4][7]李娜.语文教学的游戏性探索[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5](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申志伟.游戏产品有效粘合用户时间的策略研究[J].互联网天地,2014(12).
[9]叶军.做论文:把思想还给学生[J].语文学习,1993(3).
[10]黄小元.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6).
(责编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