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

2016-01-14 20:49狄海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预设思维

狄海平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开展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成长的“问题导学”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活动已经快两年了,我在实践中对探索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题研究的效果,感触颇多,归纳出从不同角度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一般策略.

一、围绕课堂主题,使课堂提问富有层次性、逻辑性

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课堂提问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

二、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适度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这样的提问,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三、设计能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

教师要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善于不失时机地安排提问.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发问,以便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要抓住知识的模糊点提问、点拨,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更全面、更辩证的认知结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四、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教师要选择提问的时机,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一方面,必须在遵循知识形成规律时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方能显出其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比如,有些教师上课时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起立回答,没有给学生合理的思考时间,这会使学生(甚至优秀生)在紧张中大失水准.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的停顿期间,环顾全班,认真观察学生的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教师要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运用追问、解释等方法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五、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

课堂提问不能太易或太难.一方面,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来讲,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此,经验丰富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这些教师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知识”与“最近发展知识”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物理思想、价值观念、良好的学习方式等的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知识”化归为新的“已知知识”.另外,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特点来讲,教师把握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时必须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培养高度”进行设问,把回答提问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提问一个人或几个人,受益大多数人乃至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六、课堂提问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始终要围绕学生认知的客观发展一步步推进,课堂提问预设的再完美,也只是教师的预设而已,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学生的思维是广阔的、多角度的和发散性的.学生认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随机的.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围绕自己预设的一系列问题推进课堂,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学生的认知实际水平和思维特点为主线,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灵活应变,调整课堂提问,扩大战果,真正体现课堂提问艺术般的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热情总是与其期望心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一旦产生了某种期望,就会对与之相关的问题发生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预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