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2016-01-13 07:16钟喜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中医辨证眩晕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钟喜明

江西省永新县曲白乡卫生院,江西永新3434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9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6%;治疗后研究组眩晕持续平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偏头痛;眩晕;中医辨证;逐瘀通脉胶囊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083-01

收稿日期:(2015.07.2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神经血管性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40岁为发作高峰期[1]。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9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研究组中男9例,女31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0±3.5)岁,疼痛分级: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9例,剧痛5例;对照组中男9例,女30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49±3.3)岁,疼痛分级: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8例,剧痛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①瘀血阻络型,方剂:醋延胡索15g,醋柴胡9g,石菖蒲15g,郁金15g,白芷10g,丹参20g,桃仁9g,赤芍药12g,川穹9g,红花9g;②风痰上扰型,方剂:刺蒺藜15g,天麻10g,茯苓10g,蔓荆子9g,甘草6g,白术15g,法半夏9g,橘红6g;③肝阳上亢型,方剂:茺蔚子15g,桑寄生15g,牛膝15g,石决明30g,夜交藤15g,黄芩10g,栀子19g,钩藤15g,川穹9g,天麻10g;④肝肾亏虚型,方剂:枸杞子12g,山药15g,熟地黄15g,党参15g,杜仲12g,山茱萸12g,川穹9g,当归9g,制何首乌30g。此四种分型中药复煎,于早晚餐前口服,每日1剂,连续使用30日。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逐瘀通脉胶囊治疗,每日3次,于餐前口服,每次2粒,连续用药30日。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观察眩晕发作情况。

1.3疗效判定参照有关文献[2]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期间眩晕未发作或者发作次数≤2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期间眩晕发作次数≤5次;无效:患者症状未缓解或者加重,随访时间内眩晕发作次数>5次。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内眩晕持续平均时间比较研究组治疗前眩晕持续平均时间(42.5±10.3)h,治疗后为(23±5.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眩晕持续平均时间(45.6±11.5)h,治疗后为(33±6.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眩晕持续平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偏头痛性眩晕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范畴,究其发病机制,可归纳为“痰淤互结”、“痰扰清窍”、“痰饮至眩”,简而化之为“风”、“火”、“虚”、“痰”四个方面,不仅与外感六淫之邪有关,还和饮食、情志等密切相关。逐瘀通脉胶囊主要药物成分为虻虫、水蛭,配以桃仁、大黄,具有良好的清血活血、化瘀通脉效果。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其中肝肾亏虚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时轻时重,舌呈暗红且苔少,口干,脉弦细数,治疗以滋阴养血,裨益肝肾为主[3]。而方剂中的牛膝可以强筋壮骨、滋补肝肾,当归具有祛风解表之功效,川芍能祛风、活血、止痛,诸药连用,可通经脉、补气血、减疼痛;肝阳上亢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脉弦数,舌苔薄且黄,治疗以熄风止痛、平肝通络为主,方剂中石决明、天麻、钩藤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夜交藤则能安神定志,桅子、黄芩可清热泻火,桑寄生补益肝肾,诸药连用可有效治疗偏头痛性眩晕;风痰上扰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欲裂,舌肥大而口苦,脉弦滑,治疗以降逆止痛,祛痰化浊为主,法半夏、甘草、橘红可化湿和中、补脾益气,茯苓、白术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蔓荆子则散风止痛、天麻平熄内风,诸药合用可以祛痰化浊。瘀血阻络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如刺,舌呈暗紫,脉弦涩,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其中川穹为主药,可以祛瘀散风、温通血脉,其辛香行散可上行至头目,而醋柴胡能够祛风散邪、疏肝解郁,桃仁与红花具有通络活血的作用,此方中所采用药物则符合治疗原则。综上,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闫婷,陈春富.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3-15.

[2]刘永平.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综合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4):462-463.

[3]杨颂.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9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282.

猜你喜欢
中医辨证眩晕偏头痛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所致痴呆疗效观察及评估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镇脑宁神胶囊治疗血瘀质型偏头痛80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