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青
摘 要: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猛,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和编排过程的传统观念,以受众为主体的电视节目观念得以确立,电视节目编排的方式和行为日渐丰富。基于此,该文以受众的角度为出发点,对电视节目编排工作的策略做出简要的分析,以期能够给我国的电视节目编排带来一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受众 电视节目 节目编排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b)-0028-01
电视作为我国的传统主流媒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频道的拓宽以及电视节目的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我国电视行业的竞争愈加的激烈。其中观众作为电视媒体服务的主要对象,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充分满足观众的需要,各电视节目正在积极的进行电视节目的编排,以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视听享受,使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1 分析观众观看规律,有效进行电视节目编排
流动性是电视节目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之一。由于时间的延展,观众群体在频道内和频道间呈现出不同的流动情况,所谓对观众的流动性分析正是以此为基础,对观众的观看规律进行分析,进而根据观众的流动趋势对节目进行合理有效的编排。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不同时间段的电视节目其受众群体是不同的。以学生群体为例,他们周一到周五的大多数时间实在学校课堂上度过的,有些学生甚至晚上回到家也有不少的作业需要完成,他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周五的晚上、周六一整天以及周日的白天,因此在节目编排的过程中应适当减少周一到周五白天的知识类节目。再以老人为例,老年人在家的时间较长,且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年人的关注点多集中的在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等内容上;另外,由于受生理的影响,老年人习惯早睡早起,晚上黄金段的观众群体中老年人的比例较少,反而清晨段的观众群体老年人占取了绝大部分,向北京卫视的《养生堂》、陕西电视台的《都市快报》等都是切实的迎合了老年人的观看规律。最后在以中青年人为例,他们白天主要在公司上班,只有在晚上才能得到停歇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他们是晚饭时间后主要的收视群体,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更希望看到一些与工作关系不大,轻松有趣味的内容。
2 针对目标观众群体,争取最佳节目编排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与传播媒体的关系也在不断的转变。受众不再是被动和消极的接受信息,而是主要的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尽可能的使信息能够为自己所用。因此在电视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观众群体,有针对性的向他们提供文化服务和信息输出,更好的满足这一特定受众群体的观看需要,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充分体现出“观众本位”的节目编排理念。首先就同频道的电视节目编排来讲,可以采取固定播放,通档编排的方法,针对目标观众的收视特点,进行节目的编排,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比如央视的《夕阳红》节目首播是在早上的8:35,也就是一般老人晨练或者买完菜之后,老人正好可以边休息边观看节目,同时这档节目的重播时间实在15:00,正好又是老人午休结束的时间。另外也可以采取整体推进,相互拉动的方式,打造频道特色,比如中央新闻频道一个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放新闻、评论、访谈的纯专业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东方时讯》、《新闻1+1》等都是其中的品牌节目,这些节目的连续播放很好的拉住了观众,有效的遏制了观众分流现象,既使得频道节目的收视率得以保持,同时又推进了频道收视率的提升。其次,从不同频道节目的编排而言,在编排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同一时间段上档过多的同质性节目,比如之前大批的电视歌手选秀节目扎堆,观众只要一打开电视,基本上看到的就是选秀节目,观众出现审美疲劳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应该错开这种同质性节目的播放,选择一些采取你无我有,他有我别的节目,进行多频道的合作,编排一些不同类型的节目,从而实现多方的共赢。与此同时,在节目编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察和对比竞争对手的节目,根据实际情况,或是采取先声夺人,抢先播放的策略,或是避其锋芒,采取逆向编排的方式,总之在编排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目标观众特点,培养固定受众,努力使节目的编排效果最优。
3 建立调查管理机制,掌握观众对节目的期待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称电视媒体为大众传媒,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革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开始出现分化,电视节目逐渐多样化,频道向着更加专业而个性化的方面发展,电视观众的“分众”时代来临。且随着电视节目受众的不断细分,节目收视群体的变数也就越大,电视媒体作为传统主流媒体,要想持续保持其在传播媒体中的主流地位,就必须建立健全的其观众调查体系,采用科学、系统、严谨的方法对受众的收视习惯、动机、爱好倾向做进一步的调查,向观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调查的过程中既要体现出调查的广泛度,即根据观众的特征将观众细分为不同的受众群体,同时也要注意调查的深度,即对针对某个或者几个特征群体做专业化的调查,分析这类受众群体的收视需求、收视习惯以及希望从节目中获得什么。另外在进行节目受众调查时,不能只做普通的收视行为调查,还有对受众的收视心理做专业化的深层次研究,挖掘和掌握受众潜在的收视需求和目的,并在后期的节目编排过程中根据这些调查结构,对节目做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留住观众。
除以上之外,在节目编排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特殊时间段受众对节目的需求,比如在寒暑假期间,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观看电视来作为假日期间的主要娱乐活动,这期间的节目收视率会大幅度的提升;再比如全民性活动或者重要会议期间,比如奥运会、青奥会、APEC会议等,大众对这些节目内容的关注度颇高,而常规节目的收视则会普遍的下降。此外,在农忙时节或者高考期间,观众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度会普遍提高,这期间的节目编排就可以适当的增加与这方面内容相关的节目。
4 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要想编排出一档真正受观众喜爱与欢迎的电视节目,务必要以观众为本,对节目做科学合理的编排和规划。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楚明确的认识到电视节目编排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长期的维持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使观众能够长期的将眼球锁定在本节目或者本频道上,因此仅是一味的顺应和满足观众的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引导观众养成与节目播放相一致的播放习惯,从而更好的达到节目编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冯颂.从受众角度看电视节目编排策略[J].记者摇篮,2011(7):100-101.
[2] 李幸.新的传播环境与电视节目编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