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相传,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居士山隐居时,一日偶染小疾,前去一药店买药。
柜台内站着一位衣着素雅、端庄斯义的美貌少女。王维想趁买药之机试探一下这女子的才气,便笑着说:“姑娘,我忘了带药方,能否凭记忆买几味药?”姑娘嫣然一笑,点头应允。
王维说:“一买宴罢客何为。”
姑娘微微一笑:“宴罢酒酣客‘当归。”
王维又说:“二买黑夜不迷途。”
姑娘答:“‘熟地不怕天黑夜。此药本店有的是。”
“三买艳阳牡丹妹。”
“牡丹花妹‘芍药红。”姑娘说:“芍药今天方才到。”
见姑娘对答如流,王维不禁暗暗佩服女子才思敏捷,他继续发问:“网买出征在万里。”
姑娘微微一笑:“万里戍疆是‘远志。”
王维继续发问:“五买百年美貂裘。”
姑娘答:“百年貂裘是‘陈皮。”
王维说:“六买八月花吐蕊。”
姑娘答:“秋花朵朵点‘桂枝。”
王维说:“七买蝴蝶翩翩飞。”
姑娘不假思索:“‘香附蝴蝶双双归。”
“妙,答得妙!”王维连声喝彩。见姑娘才貌出众,王维一见倾心。不久,王维及第,他马上赶往药店求婚,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某年,一位姓姜的秀才进京赶考,天黑后投宿一客店,但客店人满。秀才非常为难,正无可奈何之际,店主的女儿紫燕姑娘见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遂起了怜惜之心。紫燕决定先试试秀才是否有真才实学,再给予照顾。她对秀才说:“你既是进京赶考的秀才,想必是满腹经纶。我这里有副上联,你若能对得上,我去母亲屋里睡,把我的闺房让给你,如对不上,你就到他处投宿吧!”
姜秀才听后很高兴,应道:“请姑娘出题。”
紫燕姑娘莞尔一笑,念道:“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似水。”这副上联不仅切情切景,饱含诗意,而且叠字连出,一句上联中,有五个“月”字和三个“明”字,要对出与之匹配的下联,并非易事。
姜秀才左思右想,搜肠刮肚就是对不出下联。转眼已到二更,突然两声更鼓,敲出了姜秀才的灵感。他精神一振,一板一眼地吟出了下联:“更更更鼓,五更更鼓鼓如雷。”
姑娘连声叫好,姜秀才终于有幸住进了姑娘的闺房,并且时来运转,中了进士,与紫燕姑娘结为连理。
有个才华横溢、相貌堂堂的书生叫灵石。有一年隆冬,他翻山越岭,徒步到舅舅家拜寿,寿宴后义急急忙忙往家赶。由于路途遥远,天慢慢黑了下来,灵石心急如焚,不小心迷失了方向。
他穿过荒山野径,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见屋里亮着灯,便上前问路。
这户人家有父女二人,父亲囚到镇上办事未归,只留下19岁的女儿丽丽姑娘在家。丽丽听到门外有人叩门,就来到门前询问。听说是迷路书生,丽丽开口试探虚实:“你既是书生,可会吟诗作对?”
灵石听到屋内女子的问话,谦和地回答:“小生略知一二。”
丽丽心中一喜:“好,我出上联,你对下联: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灵石不假思索地应道。
丽丽随口又出一联:“处处飞花处处。”
灵石脱口而出:“潺潺碧水潺潺。”
想了一会儿,丽丽又出一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灵石听了上联一共5个叠音词,而且有色有声,沉吟了一会儿,道:“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
“对得好,对得妙!”丽丽不禁拍手称赞,并把门打开,请书生进屋。
灵石见丽丽素装淡雅,端庄秀丽,非常倾慕。丽丽见灵石眉清口秀,文质彬彬,心中暗生欢喜。两人在油灯下攀谈起来,如久别重逢的知己,彼此相见恨晚,他们彻夜在厅堂谈话论对,毫无倦意,不知不觉东方吐白。
灵石起身告辞。丽丽心中不舍,又不便明说,她取来文房四宝,写下了十个字:“天寒地冻,此地必定成霜。”灵石看了联句,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因为“霜”与“双”谐音。灵石挥笔写下了下联:“月朗星稀,今宵断然无雨。”
而后,两人依依惜别。书生回家后,立刻禀告父母,托媒人撮合,终于与丽丽成为眷属。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白头偕老,留下了一段“妙对”结良缘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