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福蒙特州远离城市的山间农庄里,蓝天白云、四季更迭,婀娜多姿的山间景色诠释着逐渐被城市人们遗忘的自然对我们的优待。就在这个现代人梦想的“诗和远方”的净土上,有一所学校,依山傍水,享受着自然馈赠的“奢华”。
这所学校名为山间学校(The Mountain School),它坐落在美国福蒙特州,每年招收90名11年级的学生到这所学校及其农场里进行生活、学习,每个班45人,长度各半年(一个学期)。学生需要和老师同吃同住,亲密无间,同学、老师构成了学生社会生活的全部,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结的共同体。
这所学校的历史要追溯到1962年。当时,来自帕特尼高中的克纳尔夫妇买下了佛夏尔的一片山地,也就是现在山间学校的校址。克纳尔夫妇在那里办起了一所学校,将其创办成为一所4年制寄宿学校,倡导环境的可持续教育。
在坚持了20年后,夫妇两人退休,让位于一对新的夫妇——格兰特夫妇。美国1980年代的观念已经不如1960年代那样开放,变得更加保守。在格兰特夫妇接手时,这个不太正统、偏于一隅的学校已经很难吸引学生入学,学校很难再办下去。但格兰特夫妇知道,必须要让这所学校坚持下去,这两对夫妇共同努力,设计出了现在这个以学期为单元的培养项目。在度过了艰难岁月之后,山间学校终于迎来了春天。
除了学习经过认证的学术课程以外(英语、数学、历史、物理、化学、人文学科、艺术课程等),这所学校将环境课程加入必修计划,充分运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350英亩的农场、牧场和森林作为学校的拓展,进行“实验性学习”。
学生前一秒还在课堂中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下一秒就走出课堂,到他们的天然教室去观察这些物种、规律在自然中的呈现。通过观察森林目前的趋势以及研究它过去受到的影响,学生不仅了解了森林发展历史,而且还能了解塑造新英格兰地区生态和文化的影响因素,由此推断出世界范围内环境变换的部分原因。
除了融入式的环境课程以外,学生每天还必须有两个半小时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农活之中。他们需要和同学、老师一起劈柴、搬运木料、饲养牲畜、种植蔬菜等等,这是他们在城市里完全想象不到的生活。
最让他们有自豪感的是,他们亲手收获的蔬菜就是他们的晚餐,他们亲手劈的柴就是当天生火供暖的原料,让他们觉得付出都有了回报。
因此,他们对自然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而且他们感到自己是团体生活的一员,自己的付出最终都为共同体的生活服务,应该对他人的健康和幸福负责任。
7:45 给炉子添柴火,保证学校室内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
8:00 早餐:用自己酿制的蜂蜜抹煎饼
8:25 晨会
8:45 英语课:杂志阅读并到室外讨论Robert Frost的诗(美国著名诗人,以乡村题材为主)
9:40 微积分入门:小组讨论并准备测试
10:30 大课间&加餐:自家田里的胡萝卜配土豆
10:40 艺术课:每日写生一棵大树
11:35 自由时间:随意干点啥,比如完成环境科学课程的作业
12:25 午餐:自制的披萨和大棚里的新鲜蔬菜制作的沙拉
13:30 工作时间:在大棚里种植一批绿色蔬菜
16:10 环境科学课:与同学一起建立自己的科学网站并采集土壤样本
17:05 人类学:介绍生物科技方面的进展,并就图书《Ishmael》进行分小组讨论
18:15 晚餐:鸡肉、自制果汁、布朗尼面包
19:30 静心学习:英语演讲练习、晚餐人文课程阅读、在夕阳下完成大树的写生、复习微积分,或者分析环境科学课程上的土壤样本
21:30 闲谈时间:与宿舍朋友们交流一天的感受
环境课程还要求每个学期抽出3天的时间让学生去田野旅行,他们背着大大的背包去露营,在更深入地考察自然中更加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
这所学校和一般学校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共同体建设。学生需要和老师24小时生活在一起,平时对学生而言还有些陌生、疏远、严肃的老师,在这里完全变了一个样。老师和他们一起做农活,一起打扫校舍。一个学生看到这样的景象时说:“这太奇怪了,但简直酷毙了!”还有学生说:“以前放了学,是很难再看到老师的,而现在你随便打个电话,或者敲一敲她的门,她就会立刻出现,给你支持,这是特别让人惊喜的。”
在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农场学校里,没有纷繁的网络世界的干扰,没有喧嚷嘈杂的城市噪音,只有“我和你”的关系。每天有这么一个温馨时刻,结束一天的学习和劳作以后,所有学生和老师坐在温暖的客厅里,坐在沙发上、地上,把屋子挤得满满的,谈天说地,有时老师的家人和小宝贝也会加入到其中,这样的画面让人动容。
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名导师,负责他们的生活、学习的一切事务。他们经常会在学校天然的草场里散散步,谈谈心,学生说:“老师不再仅仅是老师,更是兄长、姐姐、家人、挚友。”
这种独特的寄宿制生活体验,也让他们和朝夕相处的同学走得更近,让他们学会在集体生活中更加包容彼此,求同存异,尊重他人。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让我为大学做了更好的准备,因为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