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点雾化吸入在喘憋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杨卫云顾玲燕李扬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雾化吸入在喘憋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9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全部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抗感染、抗病毒、平喘、止咳、化痰,并辅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两组患儿均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雾化每天2次,时间分别是8∶00和16∶00,观察组雾化每天2次,时间分别是8∶00和20∶00。治疗3~7 d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憋喘消失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及湿啰音消失时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间20∶00雾化吸入对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症状缓解时间缩短。
关键词小儿;喘憋性肺炎;雾化吸入;时间点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36
收稿日期:(2014-08-11)
收稿日期:(2014-07-24)
小儿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疾病,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炎症多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感染该病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性分泌物增多,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堵塞管腔,从而易导致肺气肿和肺扩张。雾化吸入是小儿喘憋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它可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的支气管,解除气管痉挛,消除水肿和炎性反应[1],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改善通气等疗效。雾化吸入常规都是每天2次,治疗集中在日间,一般为8∶00和16∶00,而笔者发现雾化吸入后患儿即时症状缓解明显,易于入睡,因此将第2次雾化吸入时间调至20∶00,对比其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咳嗽,喘憋,口周和面颊不同程度的发绀,并有明显的三凹征。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例因家属要求出院而退出研究。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月龄(8.12±5.83)个月。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平均月龄(8.18±5.34)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月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224006盐城市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
杨卫云: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1.2方法两组均采用喘憋性肺炎的常规综合治疗,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给患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 ℃,相对湿度50%~55%,避免交叉感染,要经常开窗通风,但也要避免受凉,治疗时间尽量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并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隔离。(2)心理护理 。在雾化吸入操作前,耐心与患儿及家属交流、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耐心细致的讲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情绪。对1岁以下的患儿可提供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儿童音乐、手机铃声、玩具等使其注意力分散;对2~3岁的患儿通过鼓励性语言,使患儿感觉被表扬而情绪愉悦,从而配合雾化治疗。(3)舒适护理。将患儿抱起或将患儿直立坐起,患儿较小难以坐起者可将其斜靠在家长臂弯处采取半卧位,调节氧流量5 L/min,雾化面罩出雾后置于患儿口鼻部,力度适宜,年长一点的患儿嘱其缓慢深吸气,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的变化,雾化刚开始时由于雾气大量进入气道从而刺激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再加药液味苦使患儿惧怕、哭闹等反应影响治疗,此时也要家长配合抚慰患儿,继续治疗,每次10~15 min,雾化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喘憋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雾化,待患儿平稳时再继续雾化治疗。(4)雾化后患儿的护理 。 雾化吸入后给予清洁口腔,会漱口的患儿予以漱口,不会漱口的患儿给予喂温开水,同时给患儿洗脸,以清洗患儿口鼻及面部的药液,去除药液的刺激和减少沉积。雾化吸入后痰液经稀释变得稀薄而容易咳出,应及时叩击患儿背部协助排痰,以免痰液阻塞呼吸道。(5)饮食护理 。母乳喂养的患儿应少量、多次、定时,避免用力吸吮和过饱加重缺氧,注意喂养姿势;年长一点的患儿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6)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体温过高时,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防止抽搐的发生,失水过多时静脉补充水分,当发现患儿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喘促时,心率超过每分钟160~180次,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应立即氧气吸入,减慢输液速度,同时汇报医师,并配合抢救。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每日2次,雾化药液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时间为8∶00和20∶00。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均同于观察组,但雾化时间分别是8∶00和16∶00[2]。
处,患儿易活动,留置针容易脱位。三口式绷带将踝关节的上下两部分分开,易于活动而不卷曲;同时不分离,借助脚跟和肝素帽的力量控制弹力绷带的位置。足背无关节,只能依靠肝素帽的力量牵拉。患儿足部活动过多时,绷带仍易出现卷曲现象,静脉输液完毕后,可协助患儿穿上大一号的袜子,能有效解除卷曲现象。头部静脉穿刺时须先备皮,造成患儿发型的不完整性;穿刺后位置醒目,易引起家长的焦虑;3 M贴膜易粘连患儿毛发,故留置针穿刺首选患儿四肢,其次是头部。弹力绷带不可固定过紧,以能插入操作者两指为宜,防止阻碍血液循环。静脉置管期间,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经研究发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超过96 h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加大,机化血栓也明显增多[2]。针对自控能力差的婴幼儿,我院儿科常规选择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 h。本组研究实验表明,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72 h内,实行巧开口的弹力绷带对静脉置管的安全有效性可达96%以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舒湘兰,海新霞.小儿静脉留置终止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9-40.
[2]张文,周海莲.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3):188.
(本文编辑崔兰英)
1.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儿喘憋、咳嗽、湿啰音症状的消失时间。(2)疗效评价。显效:治疗3~7 d患儿雾化吸入后咳嗽、喘憋、发绀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的喘鸣音明显减少;有效:雾化后患儿咳嗽、喘憋、发绀、三凹征等症状减轻,肺部的喘鸣音减少;无效:治疗1周后仍有咳嗽、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无明显减少。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2.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3讨论
多项研究显示[3-4],喘憋性肺炎应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效果明显,但没有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疗效的差异。笔者在治疗护理中发现,雾化吸入治疗即时效果显著,各不适症状均缓解,许多患儿因夜间咳嗽频繁,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将第2次治疗时间调整到晚间20∶00,治疗结束后患儿可很快入睡,夜间睡眠质量提高,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说明晚间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日间治疗。
晚间治疗能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从而增加患儿免疫力,加快患儿疾病的恢复时间,高级营养师孟令娜[5]在《启蒙》中报道,有效的睡眠在婴幼儿生长过程中与饮食营养同等重要,可以算作一种特殊的营养物质,睡眠不足会导致小儿生理机能紊乱,神经系统调节失灵,食欲不佳,抵抗力下降,而喘憋性肺炎,因憋喘、咳嗽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睡眠,而足够有效的睡眠能促进患儿体质的恢复,说明足够的睡眠可增加患儿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牟扬.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2):101.
[2]孙淑珍,杨文东,李召芳.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1,9(2C):493-495.
[3]梁道琼.普米克令舒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140-141.
[4]文艳,聂艳芳.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259-260.
[5]孟令娜.睡眠与营养[J].启蒙(0~3岁),2013(1):32.
(本文编辑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