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龙感湖风电低风速创造高效益

2016-01-09 19:22司亚琼
电力设备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风场风电场风电

宰 燕、司亚琼/文

龙感湖项目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境内,属于IV类低风速资源。自开工建设以来,由于低风速和高投入造成投资收益率较低,该项目一度搁置甚至险些成为无效资产。

2015年以来,一台台带“唐”标的百米风机拔地而起,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同时也开创了大唐集团公司调整电源结构、实施风电区域调整、“低风速”创造“高效益”之先河。经测算,百米风机每年通过增发电量可增收约1500万元,投资收益率跃居其他山地风场之上。今年10月份,龙感湖项目利用小时数达到了242小时,在大唐新能源公司系统排名领先,不得不让人惊叹这“高”出来的效益。

创造“百米”

2011年,新能源公司为加快优化布局,针对“三北”地区限电加剧的问题,拓展风电开发区域,将目光转向平原低风速地区,龙感湖风电场作为低风速地区的试点项目孕育而生,该项目于2012年3月份启动。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地处低风速地区,且开工较早,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设备只能采用造价高的进口风机,而上网电价也迟迟未兑现,龙感湖风电场项目在开工后不久就进人停工搁浅状态。2015年6月份,新能源公司党组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和寻找在低风速区域开发建设风电项目的办法,解决龙感湖风电项目建设中所遭遇的瓶颈。新能源河南公司就是在此时接到了龙感湖风电项目复工建设的艰巨任务。

为使项目尽快复工,首要任务便是优化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新能源河南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人员,与设计院和设备厂家展开沟通,决定从提高轮毂高度和增加叶片扫掠面积两方面入手来寻求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后,该公司最终确定采用金风厂家为低风速地区专门设计并推广的一项混合式塔架新技术,塔架由现浇15米混凝土和85米锥形钢制塔筒组合而成,轮毂高度从原设计的80米增高至100米,这也正是“百米机组”的由来。

为了盘活已投资金,止住“出血点”,确保项目建成后的投资收益率,该公司引进激光测风仪,连续3个月针对龙感湖地区100米高度进行独立测风,数据显示风速较80米高度提高了0.38米/秒,后经过测算该技术对龙感湖项目的整体经济性提升最大。

从接到复工任务到确定实施方案再到对方案的验证,该公司用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百米机组”风场顺利复工,工程建设全面铺开。

攻坚克难

2015年9月份,龙感湖项目正式复工,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一是混合塔架技术在当时尚属全国首例,混凝土塔筒和钢绞线的施工工艺复杂,没有其他风场的建设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依靠自己摸索前行;二是南方多雨,雨后道路泥泞,设备运输及吊装困难;三是现场协调任务重,涉及的政府部门多;四是公司严重缺员,特别是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打破僵局,确保工程进度,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难题。

面对困难,该公司结合施工技术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统筹协调,认真制订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提前筹划应对措施。为应对气候影响,该公司以“小雨室外不停工,大雨室内不歇工,不惜一切抢工期”的干劲,全力以赴追赶进度;为应对吊装条件的限制,该公司启动了“设备随来随吊,即吊即走的线性流水作业”的特殊吊装方式……

然而,事情并未如预想般顺利,2016年7月份,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龙感湖也未能幸免,强降雨导致水位猛涨,龙感湖水位最高时达17.24米,超过警戒水位2.24米,长江水位已超过龙感湖水位,全区所有挡水坝均处于超高位运行状态,龙感湖地区迎来超历史最高水位的严峻考验。

面对困难和险情,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该公司积极扭转工作思路,调整工程计划,对未遭遇洪灾的机组先行调试;同时配合地方防汛调度,响应政府号召,投入人力和物力,奔赴龙感湖堤坝和防汛道路的抢修现场。截至目前,该项目未遭遇洪灾的16台机组已先后并网发电,而龙感湖地区也已顺利度汛。为不耽误工程整体进度,该公司组织人员划船对剩余露出水面的机组进行调试,为后续投运工作奠定基础。

龙感湖项目虽以“零起点”开始,但该公司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类创新工作模式,以面对困难不退缩、不低头、不服输的精神,顺利完成预期建设目标。

浴火重生

龙感湖风电场的建设前后历经了5年,在这5年中从搁浅到复工再到投产,该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这也是一段记录了新能源人践行“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核心理念,不固避问题,勇于担责,力止“出血点”,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心路历程。至此,龙感湖风电场也终于迎来了浴火重生的蜕变。

2015年12月,龙感湖风电场首台风机并网发电,这意味着该项目在5年内可以享受每干瓦时0.07元的政府补贴,5年内每年可以取得约690万元的补贴电费收益,这是抢在2015年底首台机组投产的意义,也是辛勤付出带来的第一份收获和喜悦。

截至2016年10月份,龙感湖风电场24台风机全部安装完毕,16台风机投产发电。根据运行数据显示,该项目累计发电量2427.7万千瓦时,10月份可利用小时数达2 4 2小时,在新能源公司80余个风电场中排名领先,远远超过其他风资源较好的山地风场。经数据比对,100米塔筒风机的可利用小时数较80米塔筒风机的可利用小时数月平均值高出约40小时,加“高”的100米机组平均每台每年可增发电量约100万千瓦时,全场可增发约2100万千瓦时,售电收入增加约1500万元,这或许就是对该公司勇于探索新技术、敢于找出路最大的回报。

从项目困局到探索求解直至找到出路,这绝非运气使然或意外收获,而是承载了新能源人几年来面对困难不低头、从项目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求真、优化论证的艰辛付出。回首来时路,该项目从包袱变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集团公司全面实施区域调整、加大南方地区风电开发力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经验积累。

“百米机组”的陆续投产发电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同时也意味着新能源人探索内陆平原低风速开发新模式已试点成功。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来说,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为后期大力开发南方低风速平原风场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风场风电场风电
基于FLUENT的下击暴流三维风场建模
ERA5风场与NCEP风场在黄海、东海波浪模拟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巴基斯坦风电场环网柜设计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最美风场”的赢利法则
侧向风场中无人机的飞行研究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