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刘琴,张继良,薛以硕
(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宏观环境因素六个方面构建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评价我国沿海地区的12个主要城市城市创新能力.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选取的评价指标的角度对各城市创新能力的强弱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因子分析[收稿日期]2015-07-20
[作者简介]刘琴(1992-),女,湖南衡阳人,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张继良(1961-),男,江苏宝应人,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政策与差异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城市创新能力是从区域创新能力中衍生而出.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简单介绍,第一,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述.国内外关于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的,由于创新活动的方式以及不同学者对于城市创新能力的不同理解,使得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指标的选取、评价的方法等都还没有得到统一[1].国外学者在对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大多从创新指数、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力等角度进行相关研究[2].国内关于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张洁等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潜力四个层次来搭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黄继等学者认为城市创新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评价城市创新系统,可以从各个子系统衍生来的指标进行评价[4].第二,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很多,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评价方法主要由两类构成:一类是主观赋权法[5];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文章选用的主要是第二类客观赋权法[6].
1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1.1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评价指标由22个指标构成(见表1)[7]:
1.2 数据来源
受数据收集的限制,本文选择评价年份为2014年,主要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的统计年鉴等经过计算并整理得.
1.3 实证分析
1.3.1 主因子提取
表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表2中左侧部分为初始特征值,中间为提取主因子结果,右侧为旋转后的主因子结果.根据表2的实证结果,从中提出五个主因子.
1.3.2因子的正交旋转
通过表3的因子载荷表,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主要由X2、X3、X13、X16、X17、X20决定,第二主因子主要由X5、X8、X9、X11决定,第三主因子主要由X4、X13、X15决定,第四主因子主要由X1、X12、X18、X21等指标决定,第五主因子主要由X10、X12决定.
1.3.3计算样本城市的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表3 旋转的因子载荷表
表4 样本城市的城市创新能力各主因子得分
根据表4可以计算出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的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计算时以表2中五个主因子的各个特征值分别除以五个主因子特征值之和所得出来的值作为五个主因子的权重,这五个主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455、0.256、0.145、0.084、0.06.根据表4的城市创新能力各主因子得分计算出样本城市创新综合能力得分.如下:
表5 样本城市的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根据样本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表,北京的综合创新能力占第一位,其次是上海,排在第三位的是深圳.其余样本城市的城市创新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苏州、广州、杭州、南京、天津、厦门、济南、青岛、福州.整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及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较高;经济发展稍弱及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的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较低.
2结论和建议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城市地理位置同属于我国沿海地区,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各城市创新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任务,从以上研究结果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升城市创新能力[8]:
1)增强城市知识创新的资源优势.高校、科研机构是高智力群体聚集地,有着丰富的人力科教资源,城市应该扩大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投入,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技术共享平台.
2)重视制度创新环境.政府可以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相应支持,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创新,从而为企业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3)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高科技产业比重,把增强城市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结合起来,从而为提高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培育技术创新环境.一方面,城市应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应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完善科技人才市场,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
5)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任何活动的进行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娟,霍佳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14,6:85-93.
[2]秦启园.安徽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5:159-160.
[3]陶雪飞.城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3,10:16-19.
[4]张洁.区域特质、创新模式与提升路径-以河北省科技创新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2,12:82-85.
[5]易朝辉. 柳州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3.
[6]李高杨,刘明广.创新型城市的评价研究现状评述[J].工程管理学报,2013.12(6):51-55.
[7]高晓霞,芮雪琴,宋燕.中国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研究-基于2001-2010年面板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5-19.
[8]张健荣,裴梦婷.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J].对外经贸,2013(10):92-94.
[责任编辑:闫昕]
Evaluation Analysis of Major Cities Innovation Capacity in Coastal Areas
LIU Qin, ZHANG Ji-Liang, XUE Yi-Shuo
(The School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From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macro environment factors in six aspects: construct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use SPSS software for factor analysis evaluation of 12 major cities in the coastal area in our country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Angle of sele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ach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strong and the weak to carry on the simpl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Key words: cities innovation capacity; evaluation index;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