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冷暴力”的特性及成因

2016-01-07 12:14冯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冷暴力成因特性

冯敏

摘 要: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的生活重心之一,家庭关系的和睦也关系着一个人幸福心理指数重要指标。然而,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拳脚相加的传统家庭暴力行为有所减少,但是新型的家庭“冷暴力”却日渐甚嚣尘上。本文拟从家庭“冷暴力”的特性和成因入手,对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缓和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家庭“冷暴力”;特性;成因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港湾,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慢慢改变,家庭关系的处理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夫妻间发生矛盾时以肉体摧残式的肢体暴力解决问题的现象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表面上不易为人所知的方式——以冷淡、漠视、疏远等为主要特征的精神虐待正悄然流行。我们把这种以语言心理折磨为特征的伤害姑且称为“冷暴力”,它不同于过去更常见的以蛮力动作侵犯为特征的“热暴力”。在中国,“冷暴力”越来越成为一个棘手的家庭问题,同时也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本文试图从家庭“冷暴力”表现出的特性和社会危害,以及其形成原因的角度出发,分析家庭“冷暴力”对家庭的影响,提高社会对家庭“冷暴力”的认识,为促进家庭和谐、 缓解家庭矛盾提供方向。

1 家庭“冷暴力”的特性

1.1 消极怠工和言语攻击性

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精神施以无形伤害的行为,或者以作为方式的精神暴力,即语言攻击式的“争吵、辱骂”等,它区别于传统的针对身体残害式的“热暴力”。家庭“冷暴力”是精神折磨摧残的暴力形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非暴力伤害,在处理夫妻关系时通过暗示威胁、语言攻击、经济和性方面的控制等采取不作为或者“消极怠工”的形式,不关心对方,语言交流减少或为零,停止或敷衍性生活、不承担家务等。这种方式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可能会使对方接近崩溃,同时伴随着的是婚姻的隔阂与不信任,严重者导致婚姻的结束。

1.2 双方性

传统的家庭暴力绝大多数是由于男女力量、体格悬殊,表现出来的是女性受到身体伤害比較多,而家庭“冷暴力”是双向的,有的是男性对女性实施的,有的是女性对男性实施的,有的又是双方互相实施“冷暴力”。由于经济的发展,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夫妻间不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双方对问题认识不一致时,都可能采取这种精神暴力,而不仅仅是过去单纯的女性受伤害的局面。在传统的家庭暴力时,多是男性针对女性,而在家庭冷暴力事件中,男女双方都有可能成为实施家庭冷暴力的一方。尤其在男方事业失落,压力大的时候,女方对其的冷暴力行为,危害程度远远要大于暴力。

1.3 隐藏性

许多家庭关系中,在外人看来都是和睦和谐的,直到婚姻关系破裂时,才会被发现两人关系异常。这就是因为家庭“冷暴力”具有私密性和隐蔽性,外表不易被人察觉。 一般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知识人群强烈的面子观念等观念,使得家庭矛盾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不足为外人知道。现代社会,小户家庭的居住,住宅的相对独立、对他人私生活的尊重等生活习惯也使得家庭冲突不易为他人发现,再加上,冷暴力没有肢体上的伤痕等,这些因素为家庭“冷暴力”的私密性和隐蔽性提供保护,使得家庭冷暴力被隐藏以致蔓延扩大,也使得外界介入、调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4 多样性

家庭“冷暴力”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由于每个家庭具体情况不同和家庭成员的个性特征也不一样,有的脾气暴戾的,表现为冷嘲热讽,在言语上进行恶语相加、诋毁谩骂,故意贬损、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挖苦和诅咒对方;有的性格孤僻的,表现为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去关心对方和家庭,不再承担夫妻和家庭的义务、责任,有意避免夫妻之间的独处和接触;也有的表现为听之任之,就当你不存在;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完全丧失了主动解决问题的意愿,对方的一切都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视如空气,仅仅是为了维持婚姻形式,成为“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冷暴力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实质是一样的,即夫妻之间缺少关爱,缺乏正常沟通。

1.5 高知性

家庭“冷暴力”多出现在城市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干部家庭、高收入家庭。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拥有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质和职业身份的特殊关系,也因目前国家法律政策对家庭暴力的约束和制裁的影响,当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时,尤其是产生激烈冲突时,很多人认为拳脚相向这种暴力方式不符合自己所受教育和个人的职业形象,加之他们能更好地自我情绪控制,于是他们往往会避开“热暴力”的极端方式,而采取比较隐蔽的“冷暴力”方式来解决矛盾,认为以“冷处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更合适与“体面”的。

2 家庭冷暴力的危害

家庭冷暴力各式各样,中国法学会曾对浙江、湖南、甘肃三省3500多个家庭作过调查,发现在有矛盾的家庭中,六成以上的家庭出现过“冷暴力”。实际上几乎百分之百的家庭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冷暴力现象。

家庭冷暴力普遍存在,它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

其一,冷暴力虽然不见伤不见血,但往往这种伤害性远远大于身体的伤害,常常会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疾病,轻者会发生心理畸变,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甚至自残、自杀或杀人。家庭“冷暴力”已成为现代婚姻家庭的隐形杀手。有部分人就表示“不死不活”的家庭状况受够了。

其二,司法实践中取证难,定性难。新《婚姻法》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因而对肢体残害类“热暴力”行为的处理方法是,轻者可视为违反夫妻双方应尽的抚养义务,严重的可以归为遗弃。法律有明确规定,定罪量刑及其救济都有法有据,但“君子动口不动手”却难倒法官,使得司法认定陷入僵局,很多受害者即使身心遭受严重创伤,也因无凭无据,法院调查无从下手。在处理婚姻矛盾时,基于证据的缺失而错判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案例时有发生。

其三,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一个在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在社会上难与人沟通,难以融入社会,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3 家庭“冷暴力”的社会成因及心理因素探析

近年来家庭“冷暴力”的日益增多并不是“一日之功”。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3.1 新的社会形势下女性经济、心理地位的提高与传统男性中心地位的冲突引起的家庭矛盾

中国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传统封建思想依然影响着现代家庭的格局,男性一直处于家庭中的强势地位,把女性当作附庸品。但如今,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生存能力不再依赖于体力劳动,加上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成为能够通过劳动养活自己的劳动者。但是,不少男性还是难以完全摆脱“父系氏族”的观念,甚至一部分男性奉行“男权社会,女色消费”的粗鄙意识,把女性当作生活中的调味品。当家庭生活中发生矛盾时,丈夫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和家庭中的中心地位,甚至是不屑于听从女性合理的声音时,在不愿或不能使用武力征服的情况下,选择以漠视、疏离等方式,以期达到控制妻子、巩固自己家庭地位的目的。

但对于当代女性来说,自己是接受着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心理认知中认为男女平等,夫妻关系也是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之上,双方是一种沟通妥协的关系,而非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另外,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当代女性也有了维护自身权利的底气,即使离开丈夫,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

由于这种思想的支撑,很多女性完全否定了传统女性隐忍的心理习惯,不愿意再主动让步求和,或者忍气吞声;相反,还可能针锋相对,睚眦必报。有些女性自我意识比较强,为了强化自己的家庭指挥地位,也时常成为家庭“冷暴力”的制造者和升级者。家庭生活中,谁更有发言权和支配权的权利之争,常常都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暗自较劲中发展升级的。这种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男性旧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的矛盾,是导致现代家庭“冷暴力”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人们的情感交流匮乏与淡薄,使夫妻问题加深

社会交往方式的丰富性反衬夫妻情感交流的相对匮乏。城市化改造着人本身,也改造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也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网络的发展壮大更使得人们交往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亲属往来的初级社会交往方式已经渐渐弱化,社会关系(工作和社交而结成的)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关系网,新的社会关系网和交往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和延伸,男女双方都已经跳出家庭生活的个人身份,而希望建立起各自因工作和兴趣爱好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投入工作、学习和社交的时间、精力大大增加,相对的,夫妻良性互动的时间减少,感情沟通和共同协作的机会更是大幅降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夫妻关系的和谐,而这反过来又影响到双方交流的深入。现代生活需要更多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而强大的生活压力使夫妻间幸福感的不满足,这样矛盾冲突日渐凸显。

3.3 家庭结构简单化,使夫妻矛盾发生后缺少及时发现矛盾,调和矛盾的中间人

三口、四口之家的两代原生核心家庭越来越成为主流,使得传统家庭因血缘关系构建的大家族成员间相互支持相互扶助关系

的减弱,导致夫妻矛盾纠纷失去了亲缘关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途径。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原生态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了主导地位,家庭关系由亲子轴心关系转变为以夫妻为轴心的简单结构家庭。尽管家庭成员的减少和组织关系的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诸如婆媳、妯娌冲突的发生,缓和了大家庭错综复杂的矛盾,但也引发了另一种矛盾无法及时消化的问题,即夫妻间的矛盾,原本可以因及时发现的大家庭的成员的介入而缓和调解,因找不到良好的释放出口被强化放大。这种亲缘关系家庭成员的支持和救助关系的弱化,加上夫妇双方在矛盾当头都不愿谦让或退步,致使双方可能因为一点点小的问题而长期处于僵持、对峙状态,进而使小矛盾扩大化、复杂化。

3.4 文化程度的提高,知识分子自我管控能力的增强使家庭矛盾“冷处理”

当代人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处理事情更加理性,守法和维权的意识也逐步增加,使得人们希望用一种更文明更体面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冷暴力”就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下应运而生,把家庭矛盾的对抗形式升级为精神压迫和心灵的对抗,不再依靠野蛮的力量来处理矛盾。因此,冷暴力也被称为是一种“知识病”。

3.5 社会压力增大,个人心理调适能力弱,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中的矛盾,把这种不良心理带回家庭中,引起“冷暴力”。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对应的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工作压力都不断增強,但是,目前多数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没有专门的系统的心理健康学习过,也没有认真地静下心来很好地整理自己的心理状态,导致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与慢适应的心理应对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心理冲突又不能在社会上或是工作中发泄,那么往往最亲近的人也成了最容易伤害和受伤害的人——人们把不能发泄的怨气矛盾都带回到家里,对着另一半无顾忌无掩饰地宣泄出来,或者是要么是对方不能理解而自己闭口不言,要么是觉得心累不想表达。

尤其是,现在多数家庭都是所谓的“双职工”家庭,大家压力都大,都觉得憋屈,都想在对方面前得到安慰,又都没有意识体谅对方的难处。最终选择各自消化——互不理睬。

另外,现在独生子女夫妇增多,从小养成的遇事闷不做声,独自消化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更弱的情况更普遍。因此,冷暴力有时也是一种“心理病”。

4 结语

家庭“冷暴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日渐突出。本文从多方面指出了“冷暴力”的特性及危害,也分析了其发生和增多的原因。家庭如果不及时加以重视和疏导,可能会引起更多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如何防治家庭“冷暴力”,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身在家庭中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重视自身的问题,努力为家庭生活和谐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慧琴·解析家庭冷暴力[J].法制与社会,2007(10).

[2]张善英,邓永奎.浅谈唐律对妇女地位的确认[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1).

[3]仰滢,马建青.家庭“冷暴力”的主要特征与成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2).

[4]张翼杰.家庭冷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旬刊,2014.

猜你喜欢
冷暴力成因特性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色彩特性
家庭冷暴力引发离婚诉讼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以四川省某市A学校为例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班主任工作应杜绝“教育冷暴力”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