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的战略构想
于小涵,章军杰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出境游目的地几乎遍及全世界。但是,出于国际政治因素及其他原因,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出入境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引发了国内外各方的积极关注。①2014年6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历史源流上进一步确认了“丝绸之路”的跨文化纽带作用。②如何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下,抓住三国联合成功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契机,推动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架构“新丝绸之路”和“古丝绸之路”的内在关联,值得认真探讨。
一、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的提出
“古丝绸之路”是横亘亚欧大陆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大动脉,增进了中华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等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融合,成为推动不同国家、民族、区域间和平对话和共同发展的典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与重构,这就决定了它不仅是联接亚欧大陆资源与市场的商贸通道,也是推动亚欧大陆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指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是世界上最具获利潜力,同时也是未经真正开发利用的投资佳地……丝绸之路地区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而旅游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是文化与历史旅游景点及生态旅游的开发。”③文化旅游具有高度的文化融合力和产业关联度,是联系“古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和“新丝绸之路”经济诉求的桥梁纽带,也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和最大优势,可以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但是,“新丝绸之路”和“古丝绸之路”横亘亚欧大陆,涉及多个国家、民族、文化生态,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带建设必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则为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带建设提供了聚焦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涉及中哈吉三国,包括22处中国遗产点、8处哈萨克斯坦遗产点和3处吉尔吉斯斯坦遗产点,又集中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3处)、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3处)一带,有着文化旅游资源魅力独特的文化特性和高度富集的产业特性,具备建设文化旅游先行带的资源优势。
同时,中哈吉三国具有成熟的贸易合作基础和区位条件。通过构建文化旅游先行带,国内游客可改变以往通常从东部地区出境的行程,而经由该文化旅游先行带自东向西从新疆出境游览至哈萨克斯坦或吉尔吉斯斯坦再通往其他中亚国家及欧洲,国外游客也可经欧洲、中亚自西向东游览并经哈萨克斯坦或吉尔吉斯斯坦从新疆入境,实现中国“由东到西”和“由西到东”跨境旅游大循环;且新疆作为我国西北方向与中亚、欧洲互通的新起点,必将受益于文化旅游先行带最核心的枢纽地位而在交通、贸易、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迎来新机遇,进一步推动新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加快我国西部开发和向西开放进程。
二、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的可行性分析
构建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不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行为,而且还有自下而上的需求基础和现实支撑,具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经济交往等多方面条件。
第一,构建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具备较为良好的交通条件。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界长达1780公里,正式开放边境陆路口岸7个;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界长达1100多公里,正式开放边境陆路口岸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直接接壤,具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阿拉木图市和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直线距离仅有200公里。地处亚欧大陆交通、商贸、文化聚集与扩散的中间地带,在发展边境旅游方面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西部最大陆路口岸和新型跨境经贸合作区,也是经我国和对方国家中央政府批准的首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初步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邢厚媛:《以全球视野推动跨境合作区创新发展》,载《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1期,第4-8页。
此外,新疆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渝新欧铁路线”的重叠省份,是我国西部边境旅游的前沿阵地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到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和比什凯克均有直达航班。铁路方面,兰新高铁已于2014年底全线开通,新疆到兰州的车程缩短为12小时,乌鲁木齐到北京的高铁将于2017年建成,届时两地车程将由现在的41个小时缩短为16个小时。
201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提出,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福蒙蒙:《“亚太梦”下的中国机遇》,载《华夏时报》,2014年11月17日第5版。文化旅游先行带沿线交通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构建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具备较好的经贸往来关系。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已有成熟的贸易合作基础,建立了长期、稳定、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直接外资来源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新疆口岸对哈萨克斯坦贸易额达228.16亿美元,占同期新疆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1.1%*杜刚、蔡国栋:《2013年新疆口岸对哈贸易同比增长13.4%》,新华网,2014年2月9日。;2013年上半年,新疆与吉尔吉斯贸易额达17.66亿美元,占全国与吉外贸总额的79.3%。*吉尔吉斯是中国在独联体第五大贸易伙伴,商务部官网,2013年7月25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位居新疆第一大外贸伙伴和第二大外贸伙伴的战略地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与哈吉两国开展经贸往来的前沿阵地,也是目前我国与两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重点地区。
如何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加快推动三方合作领域由能源、矿产等资源领域拓展到文化、旅游等非资源领域,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三方在运输、农业、经贸、金融等多个领域互动,逐步建立较为稳定的经济文化合作共同体,全面提升三方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已经成为国家高层会晤关注的焦点问题*201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阿斯塔纳同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期间表示,要扩大非资源领域合作,打造合作新亮点和共同发展新引擎,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升级换代。,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必将得到国际社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第三,构建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具备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对话、交流和融合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郑汝可:《丝绸之路申遗开放合作新起点》,载《大陆桥视野》,2014年第7期,第28-31页。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凸显了中哈吉三国商贸交通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积淀,也深刻反映了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等民族的传播、扩散与融合。总体而言,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文化上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地理环境、民族风俗、语言特点也具有一定共通性。以“古丝绸之路”为纽带,以“中亚风情”为核心,积极打造“大漠丝路”“草原游牧”“东方旋律”等融合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一体的文化线路,共同打造“新丝路”的文化标识,具有较好的人文基础和沟通条件。
同时,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具备构建文化旅游先行带的资源优势。三者均是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高度富集区,涵盖了高山、草原、沙漠、雪地等自然景观,集合了多国家、多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俗风情,与全球大多数地区相比风格迥异,可以满足游客历史、民俗、生态等多重文化旅游的需求。其中,新疆共有景点一千一百余处,拥有喀纳斯景区、克孜尔石窟、世界自然遗产天山等13个5A级景区,涵盖雪域高山、草原湖泊等各种自然形态,加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深厚的文化遗产,对国内外游客均有极强的吸引力;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交汇地带,也拥有诸多别具魅力的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如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开阿利克遗址、巴尔喀什湖、乌拉尔河、苏莱曼-图圣山、碎叶城、巴拉沙衮城、伊塞克湖等,旅游资源高度富集且尚处于开发初期,极具发展潜力。
三、构建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的思路探讨
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跨界旅游的首次深度战略合作,涉及多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需要有关各方智慧解决和协同创新,逐步形成跨境区域大合作格局。
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将是国际间政府协作框架下的文化经济协同项目,涉及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可持续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等问题,需要加强中哈吉三国政府调控与合作,推动中哈吉三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全方位合作,积极构建跨国文化经济协作体。在跨境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政府和哈吉两国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边界口岸区规划、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深化边境管理、旅游签证、投资贸易等方面的协作,推动三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例如国际签证方面,发展最为成熟的欧洲申根协议已有近30年历史,包括26个成员国,最初由法国、德国等五个国家签署,人员流动的灵活性极大促进了欧洲旅游业发展和一体化进程。文化旅游先行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各项协调机制,如简化签证流程、延长逗留时间、签署团队旅游互免签证协议等,甚至在一定时期之后仿效申根协议实行区域旅游免签,真正形成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实现区域间文化旅游的互动与共赢。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是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需要三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区域合作。作为新亚欧大陆桥铁路客运的一部分,阿斯塔纳至乌鲁木齐的铁路距离为1898公里,每周仅有一班国际旅客列车,260个铺位,运营时长39小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地之间的陆路出游;吉尔吉斯斯坦将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经济方向,比什凯克和奥什均有通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但境内铁路交通不发达,公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尚有待国家政策的出台。2015年,哈萨克斯坦拟推行“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国家政策正好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带的设想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我国可借此机会,积极运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和“丝路基金”平台,推动中哈吉航空、铁路和公路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真正形成文化旅游先行带“互联互通”的交通格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与对话的典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增进中、哈、吉三国的传统友谊与沟通对话,也为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和新纽带。依托“丝绸之路”的文化力量,积极整合、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极具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文化旅游线路,是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基本方向。根据旅游线路规划的市场需求、旅游体验效果、多样化效果等原则,本文设计了以下三条文化旅游先行带:第1条为环形游线路,第2条为单向游线路,第3条线路为三国环形游,如图1、2、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三条线路均属长线旅游规划线路,综合了大量代表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实践中也可择其部分推进“自由行”短途线路设计。
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既是对中哈吉边境地区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也是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这就决定了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是一条包括经济带、文化带于一体的综合体。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并不是建设起来的,而是根据贸易需要自然形成的。*矫枫:《丝绸之路上的新机遇》,载《今日中国》,2014年第8期,第48-51页。文化旅游先行带虽是政府主导机制下促进文化旅游协作的一种多边合作形式,但也必须强化社会群体对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终实现市场机制作用下文化旅游先行带的常态化运作。因此,要充分发挥三地彼此在宗教、文化上的较强相似性和共通性,积极培育地域群体对“丝路”建设的文化认同感,构建国家间文化旅游的利益共同体。可以强化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区域联系性和产品互补性,推动建立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区域联动的文化旅游发展机制,避免因争夺客源、扰乱秩序等恶性竞争形成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为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提供较好的社会生态。
图1线路1
图2线路2
图3线路3
文化旅游先行带的发展需要各个层面的多元参与,在前期政府主导阶段后还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明确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各大参与主体间的角色定位,形成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合力,推动实现文化旅游发展的区域互动和共赢。第一,三国政府是文化旅游先行带的主要推动者和战略管理者。要建立由三国政府共同参与的高级别定期磋商与交流机制,推动成立由三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的文化旅游联合工作小组,建立健全文化旅游综合协调、文化旅游联合监管等机制。第二,相关企业是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要充分维护和保障相关企业参与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利益,由相关企业直接支撑市场调研、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设计、咨询接待等工作,扩大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乘数效益和衍生效应,逐步构建权责统一的文化旅游多元主体协调机制。第三,社会力量是推动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的重要推手。要加强社会力量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快培育多元化投融资平台、立体营销平台等服务型平台建设,为文化旅游先行带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四、结论
通过借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和世界文化遗产新增点之势,将上述三地建设成为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可以有效串联地处新丝绸之路核心地带的三国交界处,打开我国西北省区迈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通路。待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先行带形成一定基础后,再逐步往甘肃、陕西、河南及东部地区拓展,并进一步向其他中亚国家及南亚、西亚和欧洲延伸,形成一条辐射我国东部地区和中亚欧洲国家的国际旅游新通道,凸显我国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建立中国-中亚文化经济共同体,进一步深化“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