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胜,字匪躳(一说均德),号蹇臣,元末河南江北行省安庆路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桐城古邑,负山瞰河,形似金龟,师法自然。桐城文化,孕育于唐、宋,发展于元、明,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元朝泰定帝元年(公元1324年),王胜出生在桐城会宫(今枞阳县会宫乡)一个勤劳而殷实的农民家庭,全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时以强权高压来维持其统治的大元帝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战乱频仍;朝廷腐败没落,天下百姓聊无生计。比起桐城当地百姓,王胜一家尚能勉强度日,多少免除了饥寒交迫、避乱逃荒、流离失所之苦。
年少时,王胜喜好读书,聪颖骁勇,志存高远,欲造福于天下百姓。其祖、父辈有多人为桐城名士清流,崇文尚武,家中亦或族人家中藏书甚多,有儒家孔、孟之书,亦有兵家孙、吴之经典。出生于王氏书香门第之家的王胜,在父辈们的耳提面命之下,受到良好的家教。
青年时代,王胜长得身材修伟,体魄强健,英迈豪放,胆略过人。他在勤劳耕作之余,手不释卷,读完四书五经、春秋左传和《战国策》,又研习孙吴兵法、文武韬略,敬仰和效法历代兵家名将,探研天下兴亡玄机,结义兵保乡里,誓于乱世之中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
年稍长,曾于元顺帝至正元年(1342年)在元朝宝学士属下任“百户”之职。因不满元朝官场黑暗,遂辞归故里,暗中聚义,结寨自保。会宫位于桐城东南,四面环山,三面临湖。北眺浮山、柳峰山,峰峦迭嶂;东西南为城山、黄公山、拔茅山、青山等,和丘陵岗冲所绕,山丘错落。东西南三面还分临白荡湖、菜子湖和连城湖,山水相依。坐落于湖光山色之中的会宫,地理形势得天独厚。王胜继承先辈们的耕读尚武传统,结交各村寨年轻壮民,避开元朝地方官吏的眼线,或于夜色笼罩大地之时,或在天然掩蔽的山林沟壑、湖畔水面习功练武。王胜勇力绝人,练得一手好刀法,在当地颇负盛名,被百姓赞为“大刀王胜”,成为振臂一呼的英雄豪杰之士。至今,在皖桐地区仍流传着“大刀王胜”的传奇故事。他率乡民伸张正义,杀富济贫,为民请命;抗击地方官兵、盗匪,卫村寨保一方平安。其后,王胜组织的练武乡民,发展到近千人。
元顺帝至正年间,天下激荡,兵荒马乱,元帝国大厦将倾。时朝廷腐败至极,皇室骄奢淫逸,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官吏横征暴敛,滥杀无辜,贿赂公行;社会经济崩溃,国库枯竭;加上天灾人祸,饥民遍野,终于爆发了席卷大江南北的农民大起义。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白莲教首领韩山童与其门徒刘福通等于颍上(今属安徽)率红巾军起义,攻占颍州(今安徽阜阳市)、罗山(今属河南)、真阳(今河南正阳)等地;八月,白莲教信徒李二、彭大在徐州(今属江苏)领导红巾军起义,迅速攻占徐州及附近各县。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郭子兴、孙德崖等起兵反元,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等地。这三支义军,活动于今江淮大地,史称“东系红巾军”。
白莲教信徒徐寿辉、彭莹玉等亦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领导鄂东红巾军起义,相继攻占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黄州(今湖北黄冈市)等地;布王三领导的豫西南红巾军,先后攻占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今河南邓州市)、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等地;孟海马领导的鄂西北红巾军,相继攻占相均州(今湖北十堰市东北)、房州(今湖北房县)、襄阳(今湖北襄阳市)等地。这几支义军,主要活动于汉水、湘水流域,史称“西系红巾军”。除东、西两系红巾军的起义外,还有台州(今浙江临海市)人方国珍于至正八年(1348年)十一月,在浙东海上举行的反元起义;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人张士诚等领导的聚众起义。这场风云激荡的农民大起义,把王胜推上乱世搏击的大舞台,他领导的桐城义兵乡勇也卷进了“红巾军”的革命洪流之中。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出身贫寒、曾在濠州皇觉寺为僧的朱元璋投郭子兴红巾军,先任“九夫长”,因作战勇敢,机灵多谋,深得郭子兴赏识。后因回乡招募子弟兵,壮大义军队伍,坚守濠州,相继攻占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安徽和县),累功晋升为都元帅。在郭子兴死后,他实际上掌握了全军的统兵大权。驻兵和州期间,因军纪严明,深得百姓拥护,各地反元志士闻风竞相来投。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听说朱元璋义军打到和州,王胜率桐城壮勇乡民千余人在会宫举义,义军迅速发展到3000人,于是前往投军,被朱元璋委任为“千户”军职,仍指挥桐城义勇。此后,王胜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屡立战功。
三月,元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埜先率10万大军反攻和州。和州为江淮水陆之要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天山峙其南,濠滁环于北”,进可攻,退可守。朱元璋指挥义军数万,苦战拒守三个月,城中粮草将尽。元军分屯和州高望、新塘(均在今和县东北)、青山(今和县北)、鸡笼山(今和县西北)等处,绝断朱军饷道,和州城危如累卵。朱元璋留参谋李善长守城,亲率镇抚徐达、千户王胜等将,集中兵力,分攻元军诸隘,将守敌逐次击退。旋元军乘朱军出城之机,兵分五路围攻和州。此时,和州仅李善长指挥万人防守,孤城岌岌可危。朱元璋令徐达率所部乘夜暗秘密向城下运动,援救李善长;令王胜等将夜袭元军后路,与徐达、李善长守军协同作战,内外夹击敌军。王胜一马当先,指挥所部桐城兵约2000人直袭元太子秃坚的帅营。保护太子的元军,豪无防范,于睡梦中以为神兵天降,被武艺高强、勇悍无畏的桐城兵杀死大半。王胜令亲兵放火焚烧帅营,一时火光冲天,元太子仅随数名护兵侥幸逃命。夜袭元军的其他路诸将亦纷纷得手,元军虽众,犹如惊弓之鸟。李善长与徐达军遥见敌军帅营大火,急速出城反击,杀获甚众,五路元军狼狈溃逃。和州保卫战,朱元璋以少敌众,出奇制胜,王胜首立大功,为尔后攻占集庆(今南京)开辟了前沿阵地。
六月,朱元璋率水、陆两军渡江,欲攻采石镇(今安徽马鞍山市南)。采石镇南之采石矶,亦称牛渚山,三面环水,西南麓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元军于采石矶上列兵布阵,防守严密。朱元璋以水军从正面登岸,进攻受阻。于是,令保卫和州之役时投军的常遇春等将继续攻击,令王胜从敌侧后登岸绕袭。曾随王胜长期在菜子湖习武的桐城兵,熟悉水性,武功高强,在王胜的指挥下,乘正面攻击之机,潜水游至采石矶右后侧,攀绝壁而上,发起突袭,配合正面已登岸的常遇春水军,一举击破敌军防阵,攻占采石矶。朱元璋挥师追击,乘胜进攻太平路(今安徽当涂)。王胜冲锋在前,率桐城兵冲破城门,后续诸路蜂拥入城,元军守将、平章完者不花等弃城逃遁。朱元璋入城后,改太平路为太平府,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任大元帅。王胜因功从千户升为元帅府“镇抚”之职。他指挥的桐城义兵因艺精强悍,遂调为朱元璋元帅府亲军。
至正十六年(1356年),采石大战,水军大破元军。朱元璋攻占太平后,元朝派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等率大军以巨舟阻截采石,封闭姑孰口(今安徽当涂西),从四面包围太平;并以陈埜先部之水军元帅康茂才为先锋,率水、陆数万分道攻城。朱元璋令徐达、邓愈等将率主力出城迎战,令常遇春、镇抚王胜等将率所部潜出敌后,夹击元军。元军溃败,民兵元帅陈埜先被俘虏,降者甚众。二月,元军进攻太平失败后,阿鲁灰率元军陆师主力驻裕溪口(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北岸),蛮子海牙率舟师结寨于采石,陈埜先之子陈兆先统其父众屯方山(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朱元璋令常遇春统军再攻采石。常遇春“以奇兵分其势,而以正兵与之合战”,令王胜等将各率所部出奇制敌。王胜率桐城兵出太平城西进,急趋江边,尔后沿江北上,将临采石矶,即下江潜水,游至元军水寨。桐城兵一部潜至敌军战船底下凿船,一部乘敌不备登上以铁链相拴连之敌水军巨舟,纵火焚烧战船。一时间,采石江面烟火冲天,元军水寨大乱,常遇春挥军攻击,诸路并进,再克采石镇。元军大败,蛮子海牙仅以身免。
三月,朱元璋与大将徐达、总管都督常遇春等率大军沿江北上,水陆并进,直趋集庆(今南京)。王胜领桐城兵乘战船数十艘,紧随朱元璋帅舟之后,保卫朱元璋的安全和随时准备增援水陆两路的攻城作战。朱元璋督诸将多路进攻,先破城外元军陈兆先部,陈兆先降附,被朱元璋委为水师元帅;接着大败守城元军于蒋山(今南京紫金山),尔后合力攻城,占领集庆。元军守将、南台御史大夫福寿战死,水军元帅康茂才等率众归降,中丞蛮子海牙逃遁后投奔张士诚。此战后,王胜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深得其赏识。集庆系龙蟠虎踞之地,“右环大江,左枕崇岗,三面据水,以山为郭,以江为池,地势险阻”。朱元璋遂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置天兴、建康翼元帅府。
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领丞相、总省事。设江南行枢密院,又置左、右、前、后、中五翼元帅府及五部都先锋。王胜累功由镇抚擢升为元帅府右副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军攻宁国(今安徽宣城市),克池州(今安徽池州市)。四月,朱元璋令统军元帅徐达、常遇春率军进攻宁国,久攻不下。元将别不华等督军固守,常遇春受伤还应天。王胜随朱元璋率军增援,协同徐达军攻占宁国,俘元将朱亮祖,别不华以城降。十月,朱元璋令王胜等将随统军元帅常遇春攻克池州。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令枢密院判官胡大海率军进攻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因城坚久攻不下。朱元璋亲率统军元帅常遇春、元帅府右副元帅王胜等将兵10万,围城打援,先破敌军援兵,尔后大举攻城。旋破婺州,擒守将帖木烈思、石抹厚孙等。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朱元璋令王胜等将随统军元帅常遇春率军进攻衢州(今属浙江),擒元军守将宋伯颜不花。
至正二十年(1360年),王胜参加应天保卫战,复太平,下安庆(今属安徽),克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闰五月,鄂东红巾军将领陈友谅,击杀其领袖徐寿辉,在采石镇五通庙称帝,以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为都,国号汉,改元大义,尽有江西、湖广之地。从至年十八年(1358年)四月始,陈友谅先后从朱元璋手中夺走池州、太平,占据龙兴(今江西南昌),于是朱、陈矛盾日益激化。陈友谅攻占太平后,即率汉军并约会张士诚一同进攻应天。朱元璋令胡大海直捣信州,牵制汉军后路;令常遇春设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徐达所部列军于南门外,并分别派水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和驻守大胜港(今南京城西南大城港);王胜带领桐城兵随朱元璋督军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陈友谅率汉军抵应天龙湾(今南京下关一带)后,时天下大雨,朱元璋指挥水、陆两路夹击汉军,常遇春出奇兵伏击汉军。汉军大乱,伤亡甚众,争相登舟溃逃。时正值江水退潮,汉军巨舟搁浅,数万将士被俘虏,陈友谅乘小舟逃往江州。朱军乘胜收复太平,攻下安庆,胡大海部亦攻占信州。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七月,陈友谅派太尉张定边率汉军攻陷安庆。八月,朱元璋令统军元帅徐达、常遇春分率陆路先头部队西进,自率水师主力逆江流而上,向安庆进发。王胜带领元帅府帐前亲军,随朱元璋行动。朱元璋水师旌旗蔽天,浩浩荡荡,陈友谅部沿江两岸守军不战而逃。水师进抵安庆江面后,汉军固守不战。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的陆路军兵分多路佯攻安庆城,水师元帅廖永忠、张志雄等挥师直取陈友谅军水寨,以王胜统领善水战、尤善潜水的桐城兵为水师前导,破除敌寨栅栏,扫清前进障碍。总攻发起后,水师击毁汉军水军战船80余艘,尔后水陆两军合力攻城,收复安庆。
朱元璋率水师乘胜进逼小孤山(今江西彭泽北),陈友谅部将丁普郎、傅友德归降。旋又进抵湖口(今属江西),再败陈友谅江面巡逻水军,乘胜追击汉军至江州。江州系陈友谅的“帝都”,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山拥千嶂,江环九派”,为兵家所必争。陈友谅只好率军与朱元璋决战。朱元璋督水师分两翼夹击汉军,陈友谅仓卒不能成军,遂弃都城逃至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安庆、江州之战,王胜累功擢升为元帅府左元帅,朱元璋赐给他金带一条、良马一匹。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月,驻守龙兴的陈友谅部将、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向朱元璋献城投降。朱元璋改龙兴路为洪都府,即派大将邓愈率部镇守。后洪都一度失守,邓愈逃回应天。四月,徐达统军克复洪都,由大都督朱文正、大将赵德胜和邓愈以重兵防守。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率水、陆大军号称60万围攻洪都,久攻不克。七月初六、朱元璋率军20万援救洪都。陈友谅围攻洪都85天后,听说朱元璋援军将至,遂解洪都之围,率汉军东出,进入水域辽阔的鄱阳湖,准备先灭朱元璋援军,尔后再破洪都。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泽、彭湖,位于洪都东北、江州东南,整个湖面呈不规则葫芦形状。湖面南端水域宽阔,有康郎山(今康山)矗立其中;北部水域狭窄多弯曲,南康(今江西星子县)东之罂子口,位于湖身收缩处,为鄱阳湖入长江之咽喉要道;北端之湖口,有大孤山翼障于口门,形势险要。湖内洲渚星布,水深不一,涨水时,除近岸、近洲外均可行船;落水时,湖水甚浅,大船难于行动。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水军抵湖口后,分别部署一部兵力扼守泾江口(今湖口东北,长江北岸)和南湖嘴(今九江东北40里,临鄱阳湖口),并调信州之兵守武阳渡(今南昌东南),威胁汉军侧后;他亲率主力进入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
七月二十日,朱、陈两军在康郎山水域相遇。汉军兵多将广,“舟大,乘上流,锋甚锐”,并以巨舟战船联结为阵,楼橹高10余丈,旌旗戈盾,望之如山;船队一字排开,绵亘数十里,犹如水上长城。而朱元璋的水师战船均为小舟、渔船,兵力寡少不敌,一些将士为陈友谅水军之气势所惊惧。
翌日,双方主力开始交战。朱元璋见陈友谅巨舟当前,令左丞相徐达、参政常遇春等分率舟师迫近陈友谅水军,先发火炮,再射利箭,继以短兵相搏,毁汉军巨舟20余艘,杀伤敌军数万。朱军同样伤亡颇重,元帅宋贵、陈兆先、程国胜等战死。朱元璋的帅舟因搁浅遭汉军水军围攻,幸左副指挥韩成扮作朱元璋的替身,站在帅舟船头向敌军喊话,当敌众之面投水死,方使敌之围攻稍缓,又幸王胜与常遇春、俞通海等将飞速救援及时,始得脱险。随后,汉军逐步脱离战场,双方水战呈现胶着状态。
是日夕阳西下之时,朱元璋会同诸将召开作战会议。会上,朱元璋激励将士奋勇作战,申明军纪,喻以生死利害。王胜与枢密院同知丁普郎提出“先诈降,后火攻”的建议;统军元帅郭兴说,“非用火攻不可”。深谙兵法的军师刘基也认为“诈降”“火攻”可行。朱元璋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即在军中招募“敢死队”,王胜和丁普郎率先慷慨应募,元帅余昶、右元帅陈弼、徐公辅,左元帅李信、刘义,枢密院判张志雄等30多名勇将,以及300多名善水战、勇悍无畏的水师兵纷纷报名参加敢死队。会上,朱元璋与王胜、丁普郎等约定进攻的时机和战法。夜幕初垂,丁普郎、王胜、余昶等率敢死队分乘大小渔舟数十只,从帅营的左前方出发,驶向陈友谅帅营。船上遍插白旗,除载有350多名将士外,还暗藏有火药、桐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临行前,朱元璋对王胜说:“此去恐不得生还!”王胜答曰:“既应死募,又岂望生还乎?”
王胜等诈降陈营后,把握战机,按约定于深夜纵火焚烧陈营,火袭敌水军船队。火袭得手后,刹那间火苗蹿伸,碧焰迸溅,辛辣的烟雾滚滚四散,随风传布,笼罩的范围,达湖面数里方圆之广!湖面上形成一片火海。朱军敢死队的数十只渔舸,分散在敌水军船阵中穿梭突击,各自为战,见敌船就焚火,见敌人就搏杀,仿佛自四面八方卷压而至。陈友谅和他的水军将士从睡梦中惊醒,疑为天兵降临鄱阳,仓卒组织抵抗。王胜站在一只飞舸的船头,大刀挥舞,敌军将士的衣衫随着刀光纷碎飘散,血花点点,惨厉的呼声尖锐地响起,在朦胧的夜色中回荡袅绕,一声接着一声,一波连着一波……
五更天,陈友谅严令水军船队全面反击,剿灭“敢死队”,务必活捉丁普郎、王胜,以雪“诈降欺我”之恨。敢死队的飞舸、渔舟运转灵便,飞速进击,像狂风,像怒涛,凌厉搏杀,交击声乱成一片。
此时,有两艘汉军战船阻击王胜的飞舸,三名敌将手持长矛直刺王胜。王胜遂挥舞大刀砍向敌将,乱战中的他冲开一条血红色的水路,继续火攻,突击敌船……
又战了一个时辰,天空微露晞光。陈友谅水军“围剿”敢死队的战船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敢死队的舟船被焚毁20余艘,将士死伤百人之多。王胜、丁普郎、余昶等命令各舟船相对集中,急速突围,冲出敌阵,尔后在敌阵外围各自为战。
敢死队战船在突围作战中,遭到敌军的步步围攻。至二十二日中午,枢密院同知丁普郎与元帅余昶、右元帅陈弼、徐公辅等数十名将士先后战死,院判张志雄在反击敌军围攻时,精疲力竭,自杀身亡。王胜双目怒突,满布血丝,屹立飞舸船头,奋起全身之力,挥舞手中大刀,左攻右砍,锐不可当。
二十三日,王胜与副元帅吕文贵、左元帅李信、刘义等率50名将士冲出敌军的船阵,发现己方水师主力正在与敌军激烈交战,士气大振,继续与敌军战船周旋。当晚,他们又从敌军船队的左后方冲入船阵,攻击敌军后队,焚烧敌船,打乱敌军部署,支援和配合己方主力作战。
搏杀至二十四日,副元帅吕文贵、左元帅李信、刘义等将士先后战死。王胜身被创伤10多处,突然遭到敌军炮火的轰击,一身戎装燃烧起红红的火焰,面孔肤发无一幸免……生命垂危的王胜紧握大刀,跳入湖中,熄灭了火焰,也熄灭了他那年仅40岁的满怀激烈、英勇悲壮的一生。
朱元璋为“敢死队”送行后,于深夜遥见陈军水营大火熊熊,即知敢死队得手,亲率水师主力向敌军水营进发,于七月二十二日凌晨发起进攻。陈友谅一面令水军战船“围剿”朱军“敢死队”,一面亲率尚未着火的巨舟出战。朱军因舟小,仰攻不利,进击受阻。黄昏时分,湖面东北风起,朱元璋再组“敢死队”,以七只装满火药、火具的小舟,偷袭陈军。顿时风急火烈,焚陈军巨舟数百艘,水师趁势发起冲击。陈军大败,死者大半,陈友谅弟友仁、友贵等被烧死。
七月二十三日天明,陈友谅指挥水军发起进攻。先头战船因运转困难,指挥失灵,遭到朱军水师主力的环攻,全被焚毁、击沉,水军主力被迫撤出战区。朱军水师发起追击,陈军败归。二十四日,朱、陈两军再战,陈军复败。二十五至二十七日,两军相持。陈军因连战皆败,士气低落,不敢再战。朱元璋为控制长江水道,乘夜移军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陈友谅也移舟泊于渚矶(今江西星子南)。为阻止陈军逃遁,朱元璋再移军湖口,令常遇春等率舟师横截湖面。又令一部在长江两岸修筑寨栅,并置火筏于江中。至八月二十六日,陈军水军因粮食奇缺,将士饥疲,遂冒险向湖口方向突围,陷入朱军水师的包围。朱军乘机四面猛攻,陈军混乱溃逃,在泾江口又遭朱军伏兵截击,陈友谅中箭身死。平章陈荣于次日率残部五万余人投降。太尉张定边同陈友谅子陈理逃向武昌。
鄱阳湖大战的胜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为其尔后统一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王胜、丁普郎、余昶等350多名将士浴血鄱阳,效命疆场,功垂青史,名传千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春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建吴国(史称“西吴”)、称吴王,建百官司属,置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汪广洋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都事。夏四月,朱元璋没有忘记血洒鄱阳的那一批侠肝义胆的“忠良英烈”,即谕令修建“忠臣祠”于鄱阳湖康郎山,塑像祭祀韩成、丁普郎、王胜等300余名将士的英魂。
康郎山,位于今江西余干县城西北、鄱阳湖东南湖中,山势南北走向,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23.4米。因屹立于鄱阳湖中,能抗风涛,又称抗浪山。明朝严州府同知甘瑾有《康郎山》诗云:“云拥惊涛立半空,凭虚览胜倚孤篷。神祠箫鼓喧初日,贾客帆樯逐便风。平野欲吞吴地尽,众流不与海门通。楼船百战今何处?惟有湖山在望中。”
康郎山忠臣祠,在朱元璋下达谕令后的当月即开始筹建,于朱元璋登基的洪武元年(1368年)竣工,时当地百姓称之为“忠臣庙”。忠臣庙坐落在康郎山西麓凤凰嘴之上,坐东朝西,面彭蠡而踞康郎,气势雄伟壮观,前中后三进相倚相连,抬梁式木构架,高3丈。前进为“定江王殿”,中进为“观音堂”,后进是“三十六忠臣大殿”。大殿供奉36座塑像,塑像依照36将生前像貌塑造,按封赐官爵排位,韩成居第一,丁普郎居第二,王胜排位第三。其后,忠臣庙屡经天灾人祸,数毁数建,遗址尚存。1993年11月,江西余干县文化局、康山乡人民政府和当地百姓对忠臣庙进行了抢修,并给“忠臣殿”中的36位忠臣像再塑金身,成为鄱阳湖一大景观,供游人参观瞻仰。
朱元璋登基后,又给献身鄱阳湖的“忠臣良将”封侯赐爵,以彰其功。王胜被追封为太原郡侯,并在他的家乡桐城赐地以抚恤其家属。王胜封地,就在今桐城市孔城镇的白兔河边,名曰“养马圩”,遗址至今尚存。后又追授轻车都尉、追赠怀远大将军称号,世袭德安卫千户。
王胜壮烈战死后,鄱阳湖康郎山当地官员和原桐城义军的官兵,将他的遗骨运回家乡桐城会宫安葬。王胜的墓地,就在今安徽枞阳县会宫中学的校园内。墓碑尚存,碑文系明中山王徐达撰。
参考文献:
[1]《中国军事通史》,第15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2]《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
[3]《中国古代战争战例选编》,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