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里波利战役*加里波利是伸入爱琴海的一个狭长半岛,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侧,在今土耳其共和国境内。,亦称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有学者将此战役称为“现代登陆第一战”,而英国人蒂姆·纽更是将其归入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之列。拂去历史尘埃,反思20世纪初发生的这场战役,对于今天而言仍有一定的意义。
1914年马恩河会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部战线进入了僵持阶段,堑壕战取代了运动战,战争转入消耗战模式。西线的僵局和巨大的伤亡使另辟战场的主张在协约国“领头羊”国家——英国越来越有市场。问题的关键是在何处开辟新战场。当时在英国国内有三种声音:在南线开辟新战场,占领达达尼尔海峡,进而控制黑海海峡*黑海海峡又称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与爱琴海、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地缘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世界名城伊斯坦布尔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在波罗的海沿岸登陆,在德国的背后来一次大胆的强攻;在萨洛尼卡登陆,赢得希腊的支持,支援塞尔维亚作战,切断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联系。经过激烈讨论,海军大臣丘吉尔主张的第一种方案得以通过。丘吉尔认为:如果能占领达达尼尔海峡,进而控制黑海海峡,就可以使战争形势大为改观。因为这样不但能快速攻占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阵营。的“心脏”——伊斯坦布尔(旧称君士坦丁堡),导致敌方阵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崩溃,而且还能使英法等国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实施迂回包围,并通过经由黑海海峡的补给线加大对盟友沙俄的援助。对于同盟国而言,达达尼尔海峡同样非常重要。德国海军大臣认为:“如果达达尼尔海峡失守,那么我们就在这次世界大战中输定了。”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登陆与反登陆的大战就在这里爆发了。
从协约国一方来看,加里波利战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至于加里波利战役的开始时间,有不同说法。由于两栖登陆是从1915年4月25日开始的,因此有学者将该时间作为战役的开始时间。但从战役的完整性来看,1915年2月至3月协约国海军单独作战应被视为此役的一部分。:
第一阶段(1915年2月19日至3月18日),海军单独作战。1915年2月19日,由英国和法国战舰及辅助舰船组成的联合舰队在英国海军中将卡登的率领下开始对奥斯曼军队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要塞进行炮击。开局不错,形势大好。但由于天气原因,英法联合舰队被迫停止炮击,直至2月25日天气好转之后才开始重新攻击,但奥斯曼军队趁机加强了防御,并将英法登陆部队击退。3月上旬,卡登因压力过大病倒,将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助手德罗贝克将军。3月16日,英国战争大臣决定派遣陆军参战,由汉密尔顿担任统帅,指挥陆、海军作战,攻占加里波利半岛,控制达达尼尔海峡,为将来控制整个黑海海峡及占领伊斯坦布尔打下基础。英国陆军部队遂奉命从本土出发。丘吉尔在获知这一消息后,为抢占头功,急令德罗贝克发起新一轮进攻。3月18日,德罗贝克率领联合舰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击行动,遭到奥斯曼军队岸炮的猛烈轰击,冲在前面的法国战舰被迫撤退。撤退中,法国战列舰布维号触雷而引发爆炸,舰长和639名水兵沉于海底*[美]梅尔著,何卫宁译:《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1914—1918》,16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年。。而英国战列舰无敌号、不屈号、海洋号也相继触雷,结果两艘沉没,一艘搁浅。德罗贝克眼看形势不妙,紧急命令联合舰队全线撤退。在撤退过程中,又有多艘协约国舰船受损。自此,英法联合舰队只得偃旗息鼓,等待援军到来。
第二阶段(1915年4月25日至10月14日),两栖登陆作战。英法联合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失败,使协约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仅仅依靠海军无法达成战役目标,只有采取陆、海军协同作战,才能赢得胜利。因此,协约国军队决定在达达尼尔海峡西岸的加里波利半岛登陆,从陆上夺取奥斯曼土耳其人守卫海峡的要塞,从而保证联合舰队成功突破。4月24日傍晚,260多艘协约国军舰在汉密尔顿将军的指挥下,从希腊利姆诺斯岛上的穆兹罗斯港出发向加里波利半岛驶去*[美]梅尔著,何卫宁译:《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1914—1918》,204页。。4月25日凌晨,英军在加里波利半岛最南端的赫勒角的五个登陆点实施登陆。由于登陆点分散,加之奥斯曼军队指挥官对登陆点判断有误,登陆部队未遭遇强力抵抗。但是,由于现场指挥官未能接到下一步行动计划,登陆部队白白错过了巩固滩头阵地、向内陆进攻的大好时机。奥斯曼军队很快调来增援部队,守住了阵地。经过数日的鏖战,协约国军队与奥斯曼军队陷入僵局。进入5月后,疟疾和痢疾开始流行,双方非战斗死亡人数剧增。8月6日,汉密尔顿增派4个师在苏弗拉湾登陆。他计划让这4个师与先前登陆的澳大利亚部队协同作战,将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守军拦腰切断,由于组织指挥不力,各部队缺乏配合,未能成功。此后,双方再次陷入僵局。不久,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双方(尤其是协约国军队)蒙受巨大损失,协约国军队的士气愈发低落。
第三阶段(1915年10月15日至1916年1月9日),撤退。尽管协约国不愿意承认加里波利之战的失败,但战场损失巨大,加之西线形势吃紧,从加里波利撤军成为协约国唯一的选择。1915年10月14日,汉密尔顿被解除职务,接替者是查尔斯·门罗中将。由于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协约国军队于1916年1月9日全部顺利地撤出加里波利半岛。这次撤退被认为是战争史上最出色的一次两栖撤退*[英]彼得·哈特著,何卫宁译:《世界大战(1914-1918):一战中的关键战役和重要战场》,129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在此次战役中,协约国一方有近50万军人被先后派往加里波利,其中英军41万人,法军7.9万人。最后,英军伤亡21.4万人,法国伤亡4.7万人,伤亡人数超过50%。奥斯曼帝国至少有50万人参战,死亡25.1万人*吴凤明等编著:《20世纪十大登陆战》,13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尽管双方损失相差不大,但却面对不同的结局:奥斯曼军队挫败了协约国军队的进攻,成功地守住了黑海海峡的南大门——达达尼尔海峡;而协约国军队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仍无法达到目的。
加里波利战役被认为是现代登陆作战的“开山之作”,它对此后的登陆作战而言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
(一)作战决心必须坚决果断。就这场战役而言,协约国一方(主要是英国)在此方面问题突出。在是否使用陆军的问题上,英国内阁的决心可谓飘忽难定——本来不打算使用陆军,随后又决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决定不用陆军而只用海军来执行任务。在海军单独行动受挫后,才匆忙决定派汉密尔顿为统帅,采取海、陆军协同作战的方式来占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展开后,在登陆点选择、行进速度、攻击力度等方面定下决心均不够果断。上述失误都对进攻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协约国军队而言,反倒是撤退的决心下得比较果断,这使得组织程序的实施、兵力兵器的使用等都较之前更为高效。此次战役进攻和撤退的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恰恰证明了指挥员果断下定决心并坚决执行的重要性。
(二)作战准备必须认真细致。汉密尔顿本人对于奥斯曼军队和加里波利半岛的了解仅能依靠1912年版的奥斯曼帝国陆军操典、一张不完善的地图和临行前冲进当地书店买来的相关旅行指南。作为登陆部队主力的英国陆军第29师,虽然在出发前接受过一定的训练,但其训练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针对加里波利半岛的地形地貌。至于参加此次登陆作战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他们不但装备落后,而且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登陆作战的训练。反观另一方,早在1913年德国就派出一个以李曼·冯·桑德斯为首的军事代表团,着手训练奥斯曼军队。战前,奥斯曼帝国还专门在加里波利半岛组建了第5集团军,可见其对达达尼尔海峡防御的高度重视。登陆部队的仓促备战与防守部队的充分备战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作战指挥应保持畅通连续。加里波利战役中,协约国军队在作战指挥上有多方面的不足值得总结。一是战场指挥官更换过频。协约国军队前后四次换帅,而同盟国军队一方,前后始终是德国人桑德斯和奥斯曼人穆斯塔法·凯末尔。协约国每一次换人,都给了对手喘息和准备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协约国在作战指挥上所犯的大错。二是高层对战场指挥官的干涉过多。战役的第一阶段,丘吉尔虽未亲临前线,却在伦敦坐镇指挥,德罗贝克的出击就是其急于争功之心理所致。汉密尔顿指挥两栖登陆作战时,让各登陆部队自行选择登陆点,而这正是英国战争大臣基钦纳的意见。三是战场指挥不畅。在两栖登陆作战中,登陆部队多次出现上岸后不知所向的情况。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客观原因主要是当时的通信技术尚无法满足战场作战指挥的要求;人为因素主要是与战场最高统帅有关——汉密尔顿本人首次指挥两栖登陆作战,明显缺乏经验。
(四)战场保障应做到超前预置。加里波利战役中,协约国军队的战场保障非常不充分,突出表现在装备、卫勤和情报等方面。装备保障未能及时满足部队需求。两栖登陆作战前,当奥斯曼军队在德国人指挥下拼命构筑防御工事时,英国陆军第29师终于在亚历山大港下了船。但下船后却发现他们缺乏堑壕工具。卫勤保障考虑不周、准备不足。由于缺医少药,疟疾和痢疾等传染病流行之时,大量人员因病死亡;遭遇恶劣天气时,由于没有储备足够的保暖衣物和药品,不少人被冻伤,甚至被冻死。情报保障不到位。英法联军原以为奥斯曼军队在达达尼尔海峡的防御很薄弱,结果派侦察人员深入侦察后,却发现奥斯曼军队拥有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而在战前协约国军队对上述情况竟然一无所知。此外,协约国军队的许多前线指挥官对加里波利半岛的地形根本不熟悉,因此在具体实施登陆过程中经常犯选错登陆点、行进中偏离正确方向等错误。这些错误与情报保障不到位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