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铿的3D生物打印“+”

2016-01-06 02:55滕继濮
创新时代 2015年12期
关键词:蓝光打印机器官

滕继濮

杨铿不是发明这台机器的人,他是“+”出这台机器的人。

在全国双创周上,一台四川成都高新区推荐参展的3D生物血管打印机引起关注。

“配合‘生物砖技术,依靠云平台的数据模型支撑,我们借助3D生物血管打印机成功地实现了血管再生。我们在实现器官再造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几天后,国际再生医学研究应用与规范联盟主席、“千人计划”专家康裕建,在成都发布会现场介绍着这台全球首创的3D生物血管打印机,而留着板寸发型的杨铿安静地坐在台下。

当更多人好奇何时才能打印器官时,杨铿想的却是如何让科技成果转化得更顺畅,让科学家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声里,杨铿一直在打磨“核心技术+资本”与“科学家+企业家”的模式。

3D生物打印血管的突破性意义

杨铿说他有大健康产业的情结。他曾被成都大医院的人山人海震撼过,当然他更知道个性化医疗领域面临上千亿美元的市场。

3D打印是解决健康产业个性化需求和规模化制造矛盾的方案之一,被置于制造业的塔尖,其定制性对于个性化治疗是个福音。《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作为上市公司,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铿认为房地产仍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倚重之所在,而大健康产业则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3D生物打印血管的突破性意义在于,我们以利用干细胞为核心的3D生物打印技术体系已经完备。其中包括医疗影像云平台、生物墨汁、3D生物打印机和打印后处理系统四大核心技术体系。”杨铿告诉记者,有了这套技术体系,器官再造在未来成为可能。一年前,由蓝光英诺研发的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入围国家863计划,科研时间为期三年,但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提前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杨铿与美国华尔街的投资家罗杰斯是老朋友,罗杰斯曾与索罗斯一起创办了著名的量子基金。罗杰斯说在美国看过多家3D打印公司,但大都没有实质性进展,甚至他都不太确立什么是“判断其成功的标准”。他说在西方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在创新领域“擅长复制”。杨铿对他说,去我那里看看吧。

当罗杰斯看到猪装上3D打印出的心脏还能存活,以及从机器里打印出具有生命活性的血管后,他就成了杨铿的义务宣传员,逢人便说,你应该去看看。

“核心技术+资本,企业家+科学家”

杨铿今年走了不少地方,遍访英国、美国、加拿大的知名医学院,他发现3D生物打印方面,大家都在起步阶段。杨铿打算与国际上以医学院为背景的医院加强合作,并希望课题注重转化。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黄文华这样评价杨铿,他虽然不懂技术,但是知道怎么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杨铿在成都某国企技术开发部当过多年主任,他长期都被一个现象所困惑,很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家,心思都放在“写文章、评职称”上,结果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

对此,经过多年思索与总结,杨铿说,“我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怎么样让科学技术与资本进行结合,让企业家和科学家结合”。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康教授私下叫我老弟,我叫他老兄,这就是缘分。”杨铿回忆道,认识康裕建是在政府举办的招商引资、投资洽谈活动上,康裕建作为首批“千人计划”专家在华西医院作客聘教授。在这个的平台上,两人有了多次交流。

康裕建早已在猪身上成功实现了世界首例3D打印人工心脏全新置换手术,提出了“干细胞+3D打印=3D”生物打印的概念,研发了“生物砖(Biosynsphere)”技术,用于复制胚胎发育时期的各种微环境,其将使干细胞在体外得到精确的定向分化控制,让器官打印成为可能,是器官再造的“钥匙”。

康裕建当时也在为自己的科研找寻突破机会,其研究也急需资本推动。有了“生物砖”这个构建器官的生物材料后,实现器官再造还需要两件关键性的工具: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和3D生物打印机。前者为3D生物打印提供了精准的数字模型,让组织、器官打印有了数据基础;后者则能让细胞实现精准排列分布。如何建立云平台?如何研发、生产3D生物打印机?这显然就不再是再生医学、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事情。

杨铿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推动3D生物打印这个项目。除了资本的力量,这一项目需要与多学科合作,另一名“千人计划”专家周惠兴教授加入,主研3D生物打印机开发。

其实,“核心技术+资本,企业家+科学家”的“+”本质上就是通过一个商业模式来整合资源,这个商业模式里面的核心要有股份分享计划。杨铿说:“市场化对接的程度越高,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就会发挥得越好。今天,核心科学家都是我们的股东,现代企业如果没有一流的、最好的激励机制,就不能称之为现代企业。持股计划不但要做,而且要一轮一轮地做。”

据了解,康裕建占蓝光英诺30%的股权,英诺的管理团队占股5%,其所属蓝光发展则持股65%。资本和技术,企业家和科学家就此走到一起。

2015年10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该修订强化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也完善了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制度。杨铿所做的尝试也恰恰契合了这一点。

铺设一条技术大道

杨铿的另一个“+”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我理解的‘互联网+更在于‘+的延伸、拓展,即和其他行业、技术的结合、嫁接等。”杨铿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是小微企业的专利,涉足全新的3D生物打印,发展合作模式的创新,对于杨铿来说就是一次创业。因此,不久前,蓝光英诺被四川成都高新区推荐参加全国“双创周”展览。

“不只是创业模式的革新,从技术层面而言,蓝光英诺3D生物打印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互联网+模式的典型代表。”杨铿说,“从应用市场看,蓝光英诺3D生物打印能提高诊断正确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极限的3D看片系统;基于大数据健康云平台的智慧医疗等领域都需要广泛使用互联网技术。”

杨铿表示,未来他们计划在世界范围内投资、收购、引进和3D生物打印、生物医药、再生医学等相关的人才、技术、实验室等,正是出于这种“+”的理念。

“这台打印机只是一个载体,我们已掌握了核心技术。”杨铿希望在医学领域形成系统化的3D生物打印技术应用平台,并向社会提供完整的医学解决方案,包括医疗影像云平台、生物墨汁、生物打印机以及打印后处理系统。这就相当于铺设了一条技术大道,让所有医学研究机构共享合作,共同发展。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蓝光打印机器官
器官也有保护罩
类器官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
另类3D打印机
打印机基板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FDM型混色3D打印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