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靖
他,戏称自己是“土鳖青椒”;
他,两年读完博士研究生,且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他,以副研究员的身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他,发现了经典Lorenz系统与它的对偶Chen系统之间的临界混沌系统,被千余篇SCI论文称为“吕系统”;
他,突破传统模拟电路的瓶颈,解决了近三十年来长期悬而未决的多方向、大数量多卷波的存在性与模拟电路实现的理论和技术难题,被J·Vandewalle院士称为“多卷波的里程碑”……
他叫吕金虎,2015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然而,这位斩获各类殊荣的青年科学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谈不上成功。”
“土鳖青椒”逆袭学霸
“一流名校的本科,洋博士,高薪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这类人们耳熟能详的学术大牛成长史中的典型桥段并不适用于吕金虎。“相比一路顺风顺水的‘大牛,我的成长经历属于典型的‘土鳖青椒类型。”采访一开始,吕金虎就“自黑”。
吕金虎从小酷爱科学,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1993年,由于高考“失利”,他进入湖北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湖北农学院当了一名助教。1998年,他破釜沉舟辞职考研,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延续了他的科研梦。
“这机会太难得了!我必须把在工作上耽误的一年时间赶回来!”吕金虎暗下决心。在陆君安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他潜心研究,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每天只睡5~6个小时,提前一年毕业,并考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同样还是两年,他奇迹般地复制了硕士生阶段的成功,攻下博士学位。
当谈及读博士的经历,吕金虎坦言这是一个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刚入中科院时,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作为本科出身普通院校的“土鳖青椒”,他深感学术上差距很大。“记得导师给我布置第一个研究课题时,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入手,只能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大量阅读外文论著,一年下来啃了上千篇论文。”
“做科研就像写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吕金虎说,先看别人怎么做,慢慢地就会有自己的想法。终于,在导师张锁春研究员和陈关荣院士的指导下,他在混沌反控制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后来被称为“吕系统”的工作就是在当时完成的。这使他逐渐找回了“自信”,对科学研究的酷爱促使他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2002—2004年,他有幸继续留在中科院追随郭雷院士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时变复杂网络的同步、小世界网络的同步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吕式Style做高品质研究
“拥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甘于坐冷板凳,尽最大努力做精品,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做高品味的研究”“做基础研究要有自己的Style”,这是郭雷院士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吕金虎说:“郭老师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耳濡目染,吕金虎也形成了自己的Style:不跟风,不逐利,不浮躁,踏实做好每一项研究。
他回忆说,当初做复杂网络研究,很多人都认为是冷门,前景不乐观,很难有大的发展。十多年前,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复杂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为此,他“跨界”借鉴了《Nature》杂志上关于蜜蜂导航的生物学论文,即只有大约5%的蜜蜂知道食物在哪儿,它们却能把整个蜂群引导到有食物的地方。他受此启发,把复杂网络的节点比作蜜蜂,探讨是否可能通过仅仅调控一部分网络节点(如5%)来实现对整个复杂网络的有效调控。他与同行合作,首次给出了一类典型复杂网络的牵制控制器的数目和网络的耦合强度之间的理论公式,从而解决了牵制控制中的一个基本科学问题。
十多年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复杂网络研究的应用空间逐渐凸显。2015年,美国国防部将基于社交网络的人类行为的计算模型研究列入未来重点关注的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之一。网络科学与工程研究逐渐由“小众”变成“大众”。
如果有一个犯罪嫌疑人,今天出现在这里,明天出现在那里。如何破案?现在基本是靠人耗费大量时间,通过监控视频和明察暗访把他找出来。如果能通过社交网络的人类行为分析在原本杂乱无章的视频和事件之间建立网络关联,找到关键线索—这个人有自己特定的社交网络,具有一些特殊的爱好和习惯,然后把他找出来。这就是复杂网络的一个典型应用。
相比信息领域动辄二三十人的研究团队,吕金虎带着他的5个研究生显得“势单力薄”。如何在长时间内单枪匹马坚守在科研第一线,为此他们只能“拥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甘于坐冷板凳,尽最大努力做精品,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笑谈这是被逼出来的科研秘诀。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走自己的路
2012年,他因在复杂网络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方面的贡献当选为IEEE Fellow,成为当年全球当选的八位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之一。同年,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父亲是小学老师,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使我很小便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记忆深刻的是早起,十岁左右正是贪睡的年龄,父亲却很早便把我叫起来,节假日也不例外。这使我从小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而且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如此。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严格要求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毅力,使我很早便能独立生活。而且父亲总在我艰难的时刻给我自信。他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说。
他秉承父训,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和儿子,并试图去影响周围的人。在给母校—枝江一中的信上,他这样写道:从1993年高考失利到2004年彻底摆脱自卑,我整整花了11年时间!人生变化无常,有时候一个小的失误要花很多年才能弥补,有的甚至留下终身遗憾!如果当年我考入一所重点大学,发展肯定要顺利得多,但在学术上除非运气特别好,肯定很难达到我今天这个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早年遇到一些大的挫折对人生的成长未必是坏事,相反它更能激发我奋斗的激情。
从懵懂青涩的学生到杰青获得者,到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再到如今的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吕金虎说:“人生的轨迹都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看准了方向,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没有山穷水尽之前,千万别说自己不行,科研工作很多时候就是绝处逢生。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和奥妙!”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