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艳青 蔡福利
精细化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岳艳青蔡福利
精细化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分层次明确任务,精确统筹教育计划;下功夫认真备课,精细准备教育内容;抓实效走心入脑,精当采取教育方法;衔接好课内课外,精准扭住课外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落实
从部队当前的实际看,由于日常工作、战备训练和重大任务十分繁重,存在教育内容多而乱杂、教育准备不周、教育方法单一、课外环节衔接不好等现象,导致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精确统筹教育计划、精细准备教育内容、精当采取教育方法、精准扭住课外环节,才能精细化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分析出现教育内容多而乱杂的主要原因,是制定教育计划缺乏统筹协调,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扎实,基层落实教育计划标准质量不高。为此,党委、机关、基层之间应分层次明确任务,高起点筹划、高标准调研、高质量落实。
一是党委高起点筹划。党委要注意站在工作全局的高度,抓好党委议教和教育准备会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精确搞好教育计划的科学统筹。党委议教,主要是领会上级的指示要求,分析部队当前教育形势,研究部队思想状况,明确重要教育任务,提出教育目的要求,统筹解决教育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教育准备会,主要是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研究部署教育任务,组织备课示教,适时总结讲评当前教育的落实情况。
二是机关高标准调研。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政治机关制定教育计划是建立在对官兵真实情况准确掌握的基础之上。机关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个别了解等方法,把握教育的总体方向。善于从形势任务变化、政策制度调整、社会家庭影响以及官兵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教育计划的制定提供正确的依据。
三是基层高质量落实。基层要善于把落实教育计划同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开展教育既符合上级要求,又贴近单位实际。制定教育计划主要是起到引导规范作用,基层在落实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单位自身特点、担负任务实际以及官兵的现实思想情况,做好一人一事、一题一课、一难一解的教育引导,做到有什么模糊认识就澄清什么、有什么疑难问题就解决什么,既掌控群体性倾向又能解决个别思想问题。
不少单位对教育备课不够重视,到了教育时间便赤膊上阵搞教育,个别甚至存在拿来主义、照搬照抄的现象,到头来只能是“蜻蜓点水”,教育浮于表面。为此,要善于把握对象特点、善于剖析问题实质、善于运用兵言俗语,在认真备课上下功夫,绝不能急功近利和一劳永逸。
一是善于把握对象特点。精细化备课只有把握对象的成长环境、心理行为和结构成分特点,才能把握规律、有的放矢。只有身入兵中、心在群众,才能掌握不同层次的官兵最想听什么课、最喜欢怎样的授课方式。要用发现的眼睛见微知著,用敏锐的耳朵倾听兵声,用思考的大脑把准脉搏,才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让官兵学得轻松、学有成效。
二是善于剖析问题实质。备好一堂精品课,就如同打一场硬仗,要把问题剖析透彻,重点在于开小口挖深井,善于把要解决的问题聚焦到一个点上,说深说细,把问题讲清,把道理说透。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牢牢抓住官兵的兴奋点开展教育,善于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剖析问题,才能给人以启迪和警醒。
三是善于运用兵言俗语。备课过程中,善于运用兵言俗语,才能让官兵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要在讲述理论和道理的同时,运用官兵耳熟能详的兵言增添授课的趣味性,引导官兵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中,更加容易接受教育内容,才能做到真懂、真信、真用。要在平时深入兵中,官兵同乐,才能与大众化的俗语对接,从而灵活运用官兵中流传的民间谚语、歇后语、军营习语和网络流行语,达到教育通俗易懂、沁人心脾的效果。
分析出现教育方法单一、感召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施教方法不够灵活,战士没有融入感。为此,要变“我讲你听”为“官兵人人讲”,变“大课堂”为“小讲台”,变“单纯灌输”为“启发引导”,让政治教育离开板凳、走出课堂,采取精当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一是开展“互动式”教育。使教育走心入脑最管用的方法是开展互动式教育,鼓动官兵张开嘴巴说、开动脑筋想,与政治教员进行实时互动,改变过去上课官兵只是带着耳朵听、低下头来记的局面。要适当留出问题给官兵思考,授课过程中适时进行提问,促使官兵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员思考问题,做到问题从教员出、办法从官兵中找。要适当留出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一给“官兵访谈”,就官兵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使教员和学员在思想交锋中形成共鸣。
二是运用“滴灌式”方法。依据《训练考核大纲》,基层单位每年长达4个多月在野外进行驻训、演习,集中式的“大课堂”教育难以满足要求,要适时运用“滴灌式”的方法开展“小讲台”教育。要紧紧抓住训练间隙、开饭前后等时机,见缝插针搞教育,采取训前小动员、训中小讨论、训后小讲评,力求使教育渗透到每个部位、各个环节,做到三五句不嫌少、三五分不嫌短、三五次不嫌烦,将教育内容“滴灌”到官兵头脑之中。
三是活用“融入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依靠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份教案生硬灌输,还要注重活用网络平台、社会资源启发引导官兵,将教育融入官兵头脑中。要借助网络载体,开设网站博客、论坛,鼓动官兵积极参与,就热点、敏感问题发表观点,交流心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强化主流价值观。要适情组织官兵参观驻地的烈士陵园、革命历史博物馆、科技工业园等,让官兵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中净化心灵、提高觉悟。
少数单位满足于课堂教育,认为课上完了、笔记记录了,就已经完成了教育任务,忽视了课外的实践转化环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单纯任务观点。为此,要衔接好课堂内外,精准扭住教育环节,组织好课后的配合活动、讨论交流和第二课堂,促进教育效果的实践转化。
一是扭住讨论交流环节。组织好课后的讨论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官兵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提前预设主题。在讨论展开前,官兵要结合自身实际,对教育内容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讨论时才能做到直切主题、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方向。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但是对于模糊的、错误的思想认识,必须及时进行纠正,组织者要善于掌控场面,把好讨论的大方向。
二是扭住配合活动环节。为了促进教育效果的实践转化,要围绕教育内容开展好各种配合活动。要根据官兵成长环境、工作经历、家乡变化等,组织大家轮流上讲台说见闻、谈体会、话感受。要根据专业训练特点,组织小比武、小演讲、小竞赛、小创新、小发明的“五小”活动。要根据培塑官兵战斗精神的需求,组织革命歌曲唱起来、战斗电影看起来、战斗故事讲起来、先烈英模学起来的“四起来”活动等。
三是扭住第二课堂环节。着眼建设学习型军营、培养学习型军人,满足官兵成长成才的愿望,开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有力补充。要为有特长的官兵提供舞台,鼓励他们担任第二课堂的“小教员”,为有兴趣爱好的官兵进行辅导授课。要积极组织板报员、教歌员、报道员、裁判员和文艺骨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地方院校老师为官兵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修养和文体技艺水平,使官兵学有所长。
【作者系65657部队政治委员、政治处干事】
E2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