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捉妖记》声画制作

2016-01-06 01:11
电影中国 2015年7期
关键词:捉妖记全景

画面:许诚毅掌控全局

中国人并不缺乏想象力,也有很多基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奇幻作品,主打的自然是《山海经》、《西游记》,从上世纪60年代的《如来神掌》系列到新武侠时期的《新蜀山剑侠传》、《倩女幽魂》等等,如果再把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僵尸题材纳入进来,更是多到数不胜数。但进入新世纪,反倒怎么拍都不对味儿了。《白蛇传说》几乎被吐槽成一个笑话、《大闹天宫》的特效看上去更接近网游,《钟馗伏魔》尝试了表情捕捉,却让变身后的钟馗看起来毫不流畅。电影导演有很好的想法和概念,传递出来之后,技术团队能不能理解、能理解多少,直接决定了成片的质量。在梦工厂浸淫多年的许诚毅恰好能够掌控全局,这保证了他的想法能很好的付诸实践,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上。

许诚毅看过很多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印象最深的是《山海经》,里面有很多羊,还有各种怪兽。所以他认为做出来的电影,必须有中国色彩,跟美国和日本的奇幻电影不一样。在读《聊斋志异》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感概现代人的想象力还不如三百年前的蒲松龄。在《捉妖记》里面,你能看到《山海经》和《聊斋志异》的影子,比如说,《聊斋》里面就有一个男人生小孩的故事,这在电影里被设置成故事发生的前提。从这些古代志怪小说里吸取的灵感,必须是贴合故事发展的,并不是生拉硬拽的。在这方面,江志强也给了许诚毅不小的启发,比如说J.K.罗琳的《哈利·波特》,里面的世界是非常大的。当然其中也有和现实产生交集的,但是罗琳她想出了一个魔法世界,一个完整的空间,里面的魔法学校、国王十字车站、对角巷,这些都是罗琳创造出来的。那拍《捉妖记》也是一样,就是要创作出一个这样的世界。

他最初是想和江志强合作拍一部动画片,但因为江志强不懂动画片,最终确定拍一部跟特效有关的片子。后来许诚毅和编剧袁锦麟见面,一起聊到《山海经》,看过影片的观众会发现,虽然《捉妖记》是个和《山海经》完全不一样的故事,但有一些《山海经》的精髓融入到了影片里,比如4只手两条腿的妖怪形象。他们希望能通过《捉妖记》把中国的妖怪用很新鲜的形象呈现给观众。

胡巴的创作也比较艰难。最初的创作是许诚毅画出来,江志强给意见。画了200张还觉得不够,继续画,这有点像当年创作史莱克一样,那时候画了近千张。其实细想一下,这就像演员试镜一样,如果胡巴是由一个真人来演的话,也是要找好多小朋友来试镜。初期画了很多,但都感觉和美国电影的妖很像,不够有中国特色,后来画了一个洋葱头的妖,觉得方向很好,然后才一点点把胡巴的形象完善出来。胡巴是一个有故事的妖,观众看到它会笑、会爱怜,会勾起很多的情怀。

《捉妖记》堪称命运多舛,中途还因为柯震东的原因经历了一次补拍,最终付出了3.5亿元的高额成本,这也是江志强投资成本最高的电影。最烧钱的在特效部分,拍摄过程中许诚毅跟江志强建议过,特效可以不做这么多,减少一点也可以完成的很好。但是反倒被江志强一直追问这个地方、那个地方为什么不加特效?到后来审片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胡巴的镜头不够多,让许诚毅再往里加。这些努力,让在影片过半才跳出来的小胡巴分外吸引眼球,不但在戏份上和白百何、井柏然平分秋色,更因高超的CG动画,萌翻观众,成为影片的绝对主角,也让《捉妖记》成功晋级为优秀的合家欢作品,对票房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声音:曾景祥把好最后一关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观众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两个途径感知电影,声音和画面同样重要。《捉妖记》在声音方面非常出彩,妖怪的声音和形象契合度很高,打斗的音效让人身临其境,穿插在影片中的几首歌曲,几乎让影片变成了百老汇的歌舞剧。大面积的弦乐和打击乐器也承担了烘托情绪的作用。音效的设计,归功于由曾景祥一手创办的MBS。

《捉妖记》的整个声音部分都交给了曾景祥,包括配音、效果。最难的当属妖怪声音创意设计,这部分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借鉴其他的影视作品,一切从零开始。曾景祥介绍说,声音是无形的东西,导演许诚毅没有给太多建议,只能是慢慢摸索,做一个版本让他们听,觉得不合适再重新设计。好在先知道了各个妖怪的形象,能够确定大体的设计方向,譬如说胡巴要可爱一点,而曾志伟和吴君如是正派的妖,在人变妖后和白百何打斗的音效设计上,不能处理的很凶、很坏的感觉,不然会对角色有影响,而对他们穷追不舍的大妖,则通过凶神恶煞的嗓音和震撼低频的烘托,做出大妖来袭的刺激、紧张感。所以整体的音效设计,都要揣摩故事,跟导演在前期也经常开会沟通,最后达成一致。

整个声音后期速度很快,只花了两个半月。MBS投入了比常规影片制作更多的人力,包括3个效果剪接师、3个混音师,用了两间效果剪接室。MBS做声音后期很多年,以前是梦工厂东南亚的混音中心,因此许诚毅在美国的时候,两个人就有过很多合作,并不陌生,这使得声音后期速度加快了很多。

对白方面现场的录音只做参考,基本上都没有用,《捉妖记》参与客串的演员较多,多数都是在国内录好对白,再拿到MBS做整合。曾景祥说,现在各个录音棚的技术水平都不错,不算太困难。他最初看这部片觉得制作全景声会更利于电影的发挥,虽然制作时间很紧张,但最终还是增加人力投入,把全景声做出来了。影片中的妖很多,动态很大,5.1根本很难有很好的表达,所以做全景声是对的。另外,做好全景声之后,再降到5.1的格式,也要比原生5.1的效果好,这也是我们做了对比后得出的结论。做好全景声后再制作5.1、7.1音轨比较容易,不会花太多时间。

对于目前的行业状况,曾景祥认为中国的电影因为资金和制作周期的限制,时间永远不够,而在声音后期部分,只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做到完美。他举例说刚刚做完的一部戏,画面特技部分还没有做好,完全看不到效果,就要开始做声音后期,给声音制作带来不小的困难。而声音作为最后一关,只能尽最大努力做好。

杜比全景声:让电影如虎添翼

基于当下的电影制作,已经很少会用到现场录制的声音素材,那么决定杜比全景声质量主要就落在了两个环节:后期制作和影院的回放上。随着杜比全景声混录棚的增多,杜比实验室也不断关注着整个杜比全景声制作体系,并确保影片的制作水准。杜比实验室相关人士介绍说,每一间制作杜比全景声的混录棚,都是经过杜比实验室认证的,杜比实验室有一套严格的混录棚认证体系,其中包括对混录棚软、硬件的各种要求,如房间尺寸,声学特性,所用设备的各项硬性指标,画面亮度及分辨率等。

但对于混录棚来说,制作杜比全景声并非高不可攀。杜比实验室有关于杜比全景声混录棚认证以及杜比全景声影片制作规范的白皮书,其中非常详细地讲解了杜比全景声影片的制作流程及各翔指标要求。在硬件方面为了适应混音师的工作习惯,虽对所选设备技术指标有基本要求,但不会对具体品牌、型号做限定,只要所用设备的技术指标能够达标,杜比实验室就会予以认可。通常满足杜比对5.1环绕声混录认证标准的混录棚,只需要简单的升级就能在设备上满足杜比全景声的要求。

杜比实验室对制作环节全程跟进。影片最终混录完成的母版输出环节,杜比实验室会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现场,和混录师协同完成本环节工作,确定声音无误,并将最终输出的文档交付给混音师及客户。而对于最终回放的影院,杜比为了能够把控质量,要求所有杜比全景声影厅的安装、调试都由杜比工程师亲力亲为,从而实现把控最终还放的效果。

在杜比实验室的积极推进下,目前全球有超过100家混音工作室使用杜比全景声,有超过275部影片采用杜比全景声制作。而在影院端,有超过1000张银幕安装杜比全景声,随着观众对杜比全景声的认知度逐日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杜比全景声影片问世。

猜你喜欢
捉妖记全景
客厅影院拥抱全景声的至简之路 Jamo HCSB5有源全景声音响系统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剖析村全景扫描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北美权威票房网不认《捉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