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定义的多元化界定

2016-01-04 02:54李怀建
文教资料 2015年24期
关键词:定义意识

李怀建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意识定义的多元化界定

李怀建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印度作家泰戈尔在《人格》中写道:“人的进化一直是一种意识的进化。”意识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鉴于对意识的认识,本文主要对意识的定义和作用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分析。

意识 无意识 注意

意识一直是哲学领域里一个让哲学家模糊的概念,人们对意识的概念很难定义。“人的进化一直是一种意识的进化”,泰戈尔对人做出了哲学上的定义,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意识在交叉学科的影响下越来越难以界定。在哲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医学等学科领域涉及意识,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意识的意义越来越清晰,然而,意识的定义越来越模糊化,难以界定。

注意是一种人的行为上的研究,注意是和意识紧密联系的概念,但是,注意并不完全等同于意识。意识指一个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的觉知,以及对自己与其他个体相互关系的觉知。注意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意向性不同于意识。许多有意识的状态都不是意向性的,如一瞬间的得意感,而且许多意向状态不是有意识的,如我就有当下未加考虑而且可能从不会考虑的信念。为意识与意向性的等同进行辩护的人有事会说,所有意识都是涉及什么东西的意识,只要一个人是有意识的,就总会存在某种他意识到的东西。

在哲学上意识是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尤其是以马克思对其定义更为人们所知,意识就是物质的反映。可以说意识自古希腊起就是一种唯心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时代,意识都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哲学的涵盖在古希腊文明时是一切知识的集合,包括所有科学,只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慢慢把哲学分化成了数学、物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在此总括的角度分析意识,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意识,以此达到对意识的新的认识。

一、怎么给意识定义

研究人的意识,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的大脑。大脑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能够产生意识,产生一切我们称之为主体性的东西,对意识的思考,曾一度是纯哲学的,把意识等精神现象作为科学对象的最初尝试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做出的。1944年,美国举办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关于意识的科学基础”的国际会议,这也是国际上对意识的又一次研究提升。

西方很多心理学家大多研究过意识问题,最著名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nd1856-1939)对意识做出了一个恰当的定义,指出意识指与外界联系的,可以自由表现的心理系统,它代表理智和社会伦理道德。他的观点就是心理即意识,意识是心理学对象,这里弗洛伊德又提出了无意识概念,无意识被当做与心理学无关的对象,他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意识是整个心灵分离的部分。另外,弗洛伊德发现了意识背后的潜意识存在,相对于潜意识来说,意识状态只是潜意识状态显露的“冰山一角”。由此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意识是通过潜意识转化来的,意识是受某些因素制约的。

对于意识的定义心理学家亨利·詹姆斯给出了一个定义,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1843-1916)说:“经验是无止境的,它从来不是完整无缺的,它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感受,是悬浮在意识之室里的用最纤细的丝线织成的一张巨大无比的蜘蛛网,捕捉着每一颗随风飘落到它怀中的微粒。”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意识是经验的集合,而经验一直在捕捉有用的知识。

这里都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意识,意识的定义又有了另一个表达,意识是对环境和认知事件,诸如世界的形象、声音及人的记忆、思想、情绪和本体感觉的觉察。这里我们可以简化为意识是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性事件的觉知。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意识是对环境刺激的觉察。例如,你可能突然间留心到一声鸟叫、一声汽车的鸣笛,或回忆起某个事情。二是人们对心理事件的觉察,这些想法来自于记忆,你对自身觉察和自我的内在感受,例如,你可能会想那只鸟的名字,那辆汽车的品牌,或者是哪件事情的缘由。

汉王充《论衡·实知》:“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北齐书·文宣帝纪》说:“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说:“此怪大佳,其意识在绮罗人上。”

中国古代对意识的认识,是一种行为上的意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认识到的”、“感觉到的”,这种意识是一种行为,没有在更深层次上做出研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用“意识”的文字和话语,如“你意识到没有,今天要下雨”,“这个人意识到她自己有危

险”,等等,这里(仅仅限制在汉语里)所说的意识,很简单的一种行为,当然,意识在不同场合有不同意义,带有不同的语言作用,有时候,在汉语里,意识是名词性的,如“他没有学习的意识”。有时是动词性的,“她意识到她有危险”,所以意识是很微妙的事情,只是我们在运用的时候把意识过于简略化了。

二、生理学与意识联系更加密切

意识是与神经相联系的一种潜在的人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大脑和心理的有机结合,意识是不能单独用脑或心定义和分析的。意识广泛用在对人的精神病理分析、犯罪行为分析和各种教育形式上。

然而我们的一切身心结合产生的意识,脑的活动可以被他人观察到(脑电图的应用),而“心理活动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17世纪初,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总结说:“意识的心灵只在一个位置上接触到物质的大脑——位于大脑低端的松果体。”这里联系到了医学中的脑科学,由此可见意识是让人非常着迷而又极具挑战的难题。从意识上说,很多哲学家有了另一种定义,这就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概念:大多数西方哲学家都是心灵主义者,他们相信心灵是一切现实的基础。此时意识上升到了身心结合。

20世纪物理主义认为所有意识经历都可以用神经活动来解释,如果用心理学的语言,就可以用可观察的刺激(输入)和反应(输出)来解释。外部观察的刺激就是人的感觉上的活动,这里源于古希腊的泰阿泰徳的“感觉就是知识”,这里的感觉就是一种人的意识问题。

意识是外显认知、瞬时记忆,无意识是内隐认知、长时记忆。意识很多时候是我们能看到的,是我们能够真正觉知和左右的事情。对于无意识我们就不那么敏感了,它是内隐的、看不到的知识。有的观点是意识总是集中于新异的事物上,或者“突破常规”的事物,即是一种期待与现实之间出乎意料的错误搭配(Mandler,1984)。那么这里的意识就是对外界新意事物的条件反射,只要有新事物,我们的意识就开始反应,开始了应有的反应。

WilliamJames对意识做出了一个总结,其定义是“就我所知,区分意识的特点是看它的效果”,对此他还分析了意识的功能问题,如果意识是一种主要的生物适应,它可能不止一种功能,而是有很多种,意识有以下一些功能:1.定义和设置情景的功能。2.适应和学习的功能。3.排列次序和通达控制的功能。4.心理和心理行为的调动和控制功能。5.决策和执行功能。6.错误检测和编辑功能。7.反射和自我监控的功能。

总之,意识似乎是神经系统适应世界上新异的、有挑战性的、信息含量丰富的事物的一种主要方法。然而意识会因为大脑损伤而消除,或者因为使用酒精、鸦片和大嘛而改变,因此,心理学必须包括一定比例的大脑生理学。

三、意识使用出现了混淆

GeorgeMiller在《心理学:一门心理生活的科学》一书中指出:“意识是被千万人自由谈论的一个字眼,基于使用它的修辞手法的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存在状态、一种实质、一个过程、一个处所、一种附带的现象。物质显现出来的一个方面或仅仅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或许我们应该把这个词禁止使用10年或20年,直到我们能够发展出更为精确的词语替代现今被‘意识’一词混淆了的几种用法。”在这里他分析了现代社会中意识定义的模糊性,以及人们对意识一词产生的使用上的错误。

美国哲学家Nagel指出意识即主观性。他指出当我们说出一种有机体有意识时,我们的意思是“作为那种有机体而存在时有某种感觉的——对于有机体而言,存在着某种感觉”。

詹姆斯说:“我们的经验来自我 ‘注意’的地方。”(James1890)例如,一种现代观点将注意描述为“意识大门前的岗哨”。另一种观点声称“位于注意焦点的内容将进入我的意识,不在焦点的则保留在前意识或无意识中”,另有人指出,即使注意确实掌握这意识的入口,我们也不能将注意和意识等同起来。心理学家ArienMack断言:“没有注意就没有意识的知觉。”人们很容易认为自从人类有意识以来,意识就一直有适应性功能。塞尔(Searle)宣称:“人类和较高等的动物显然是有意识的,但我们不知道在这种系发生尺度上意识延伸到多远。”

意识的定义让我们产生了不可感知的地步,我们阅读的时候是不是一直在意识的引领下?在我们写作的时候是不是意识引领了你的手做出反应呢?人们越来越注重意识却没有真正理解意识,在知识经济社会,或许知识的索求应该是我们的进步意识,然而意识的发展或许阻碍了 “知与行”的发展,导致知与行的分离,那就是我们的实践被意识代替了,意识成了实践的反应,这就是知识经济下的软实力造成的实践退化论。

[1]武秀波.苗霖.吴丽娟.张辉,著.认知科学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104页.

[2][美]约翰R·塞尔(JohnR·Searle),著.刘叶涛,译.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

[3]安道玉,著.意识与意义:从胡塞尔到塞尔的科学的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4][英]SusanBlackmore,著.耿海燕,李奇,等.校译.人的意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定义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永远不要用“起点”定义自己
定义“风格”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成功的定义
论低年级合唱意识的培养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